時間應該是1987年, 我當時國一
從爸爸的手上接收了這台Minolta SR505
應該說是老爸教我使用單眼相機拍照, 然後把它借給我"遠足"的時候拍照用
之後就被我接收了
這台相機大約是1975-1977年間出廠, 小時候爸爸帶著我們上山下海遊山玩水用它拍了不少照片
到了我的手上以後, 大概就是國中三年, 我也帶著它拍一些遠足和畢業旅行的照片, 當時並沒有特別不一樣或照片比較優越的感覺(班上老師倒是稱讚過), 在那個自動相機還不是頂普及的時代, 可以玩SLR只是拍照的其中一種方式, 不過同一時間家裡買了一台Yashica的自動相機給姊姊 (我沒有... 所以拿這台重重的相機)
一件回想起來還是很有趣的事, 當初爸爸給這台相機的時後告訴我相機自動測光有問題, 所以我都是用快門先決(固定在1/125) 加上人工測光的方式 (爸爸教我大太陽下用F11, 一般光線F8, 陰影F5.6, 更暗就不拍...) 其實就是以前底片盒或是照相館贈送的相本封底會印的那種測光提示, 多年後我才發現這顆鏡頭有F1.4的大光圈, 只是已經來不及體驗它在5.6以上的大光圈表現了...
說真的除了對焦跟測光以外, 其它的功能諸如ISO, 光圈快門間的關係在那時對我都還是一塊封印的地帶
上高中之後拍照的機會更少, 出去玩的照片多半是同學負責, 這台SR505就被我丟在衣櫥裡...
許多年過去, 一直到大學時代我幾乎很少再玩相機了(中間有一陣子偶爾會借用老爸的第二台Nikon SLR)
時間很快就進入了數位時代, 方便的數位相機也開始繼續擔負起記錄回憶的工作
從Canon IXUS 400, Panasonic Lumix LX-1, 到DSLR的 Canon EOS 400D, 然後是Ricoh GR Digital III
有機會再從衣櫥裡把這部Minolta SR505找出來整理一番, 竟已經是距離它出廠35年之後的事了
四海的老闆是這麼說的: 這是台好相機喔! 好好保養還可以用很久的... (當然啦~ 這趟CLA可花了我不少銀子)
7/16晚上把這台SR505連同老婆大學時代買的Nikon F-501一機二鏡從四海接回來
這台SR505當年可是Minolta 35mm SLR的高階機種
雖然整理過, 還是不免有點歲月的痕跡
反光鏡
簡潔俐落的機頂
機底是回片榫, 電池室(測光), 腳架螺絲孔以及測光開關 -- 可惜測光已經壞了
機背有一個ASA(ISO)跟DIN的對照表, 這東西那年頭的相機多半都有可是沒什麼用處
整理乾淨的快門簾跟底片室
背蓋的接合處看得出有點露出的銅色金屬層
鏡頭 -- 50mm F1.4的定焦鏡是當年的標準鏡, 這光圈換成現在的DSLR可要花上一小筆銀子
1.4 的大眼睛 (MC ROKKOR - PG 1:1.4 f = 50mm)
光圈是六個葉片
回到家迫不及待裝上一捲X-TRA 400, 但願明天有個好天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