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關於底片增感...

其實小弟最近一直為買不到高感光的底片而煩惱
但聽說可以"增感沖洗"
所以想請問一下
小弟我平常用的都是ISO400的底片
若想提高快門速度, 最後用增感沖洗的方式
然後想保留一些增感會有的顆粒感
機身上的設定調成ISO多少會比較恰當???
ISO1600會太高嗎??

問題描述的很爛...感謝解答~
2010-02-10 14: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底片
400度的底片增一格還OK
增兩格會是什麼樣我就沒試過...

其實增一格就有點粗了...
以下兩張都是增感一格到ISO800
DNP 400



X-TRA 400
我是Hiroyuki
My Blog=== http://blog.xuite.net/commyy/twblog
henrry976 wrote:
其實小弟最近一直為買...(恕刪)

高感度底片不是買不到.可能你沒想到網拍買吧.事實上無論Y拍也好R拍也罷.什麼樣的底片都有.感光度從50~3200也都沒問題....而400度底片增感一格到800根本無意義.一個EV值在負片都是既定的寬容度.影響有限反而沖片時間因為延長顯影時間很快速.停開機之間非常短暫不好掌握.會有顯影過度的風險.顯影過度會有反差加大顆粒增粗的現象.倒是增感兩格以ISO1600拍攝較為適當......

這是過期FUJIFILM PRESS 800負片拍攝
想請問各位大大

能否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 來解釋增感拍攝

若果是說 底片為ISO400 相機設定ISO800 於沖洗時候 就是說增感一格(這樣說沒錯吧)
底片為ISO400 相機設定ISO1600於沖洗時候 就是說增感兩格(對嗎對嗎??)


那這部份 我可以用 EV值的設定來達成嗎

有差別嗎?差別為何呢?

EV直的運用在哪?謝謝大家不吝分享 非常感謝
ying960813 wrote:
想請問各位大大能否用...(恕刪)

底片增感跟拍攝時曝光加減ev值的光補償基本上是不相同的.增感必須整整捲底片是一致性的.它是在沖片過程中.以加長顯影時間.來補償拍攝時光線條件因素曝光不足.而以增加底片感光度方式的權宜做法;但若是拍攝過程中單一影像.因為光線明暗之間的落差做曝光補償.以光圈快門做調解EV值.在底片上是屬正常曝光範圍.兩者之間是有所差異的.......
ying960813 wrote:
想請問各位大大能否用...(恕刪)


你的意思是不是....

若你想用iso400底片 ,增感到1600
但不想動相機上的ISO轉盤而只是想調ev來做調整 是不是這意思

若你要用這方法 ,就要整捲36張拍完都保持一樣的調整

400調1600,一開始就要調成 -2EV (減二格)
這樣跟你調成1600是一樣的意思 ,但一定要整捲都調一樣的

這個方法是用在一般輕便小相機上,因為大多輕便相機都是感應dx碼 ,所以沒辦法調ISO

不過有的相機可以調EV值,便可以用這方法達成增感

若連EV都不能調 ,那只有把片殼上DX碼改成1600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Fox_huang wrote:
你的意思是不是......(恕刪)

若依您的方法最後必然會產生錯亂的現象.若有某些單一影像因光線條件的需要.得再增減ev值還得再次調整.若忘了調回那就有問題了.以DX條碼感應ISO值的相機.增感提高ISO的正確方法是修改片殼上的條碼.以黑色膠布(黑色油性粗簽字筆塗也可以)封閉切斷感應開口.或用刀片刮開黑色封口.讓感應條碼符合增感後的ISO圖形結構......
henrry976 wrote:
其實小弟最近一直為買...(恕刪)

增感的結果,會有粗顆粒,色偏以及反差過大,暗部細節流失等後遺症產生,
如果不是安全快門不夠,不建議增感. 正片增感,建議別超過一級,負片則不要超過二級.

前幾個月,我曾增感過RVP50(一級)/RVP100(一級)/RDP3(二級)以及E100GX(二級),
還有XTRA 400(二級),結論是,反差越大的底片,盡量別增感,因為原本細節就保留不多,
增感後照片與色塊無異,會變成油畫效果,這種花費玩下來,得到這種影像品質,感覺是在浪費錢.
倒不如勤勞一點,多帶一顆閃燈補個光,或許不需靠增感,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