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愛上用底片拍攝上網買到這台30年前的老相機查好像也沒啥資料発売年:1978年レンズ:FUJINON 38mm/F2.8サイズ:128×72×51mmシャッター速度:1/8~1/500秒重量:約285g電池:単3乾電池2個当時価格:29800円鏡頭來一張背部第一捲 底片還沒拍完再看看這老傢伙可以拍出啥不過我有一疑問觀景窗旁的那片乳白色的東西是做啥的阿?
第一捲測試照出爐搂 底片是用reala 100雖然找不太到這鏡頭的資料(網路有人說是銘鏡?) 感覺就是富士的味跟EBC鍍膜 感覺差不多 給各位看看分享吧台中金霏林沖+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另外想請問各位高手 15 16為什麼會變成那樣呢?明明沒做什麼特別的事的說...
realmantw wrote:第一捲測試照出爐...(恕刪) 我有一台這台的兄弟機,自動對焦版(第一代自動對焦)加有日期打印的(無法使用了),感覺拍出來的確就像你講的富士味觀景窗旁的乳白色那邊好像是測光吧?只可惜快門卡住了,要送修又覺得不值得
blockquote>royhsu wrote:我有一台這台的兄弟機...(恕刪)你說的該不會是這台吧http://homepage1.nifty.com/fukucame/ffujiaf.htm<快門好像要裝上電池才能動作...因為它是電子快門的原因吧^^
觀景窗旁邊那個白色的沒有任何功用....純粹是因為他和AF共用機身設計..原本這邊是裝設AF機構的..這台沒有..所以裝個白色的擋起來...這在RF機和估距機共用機身設計的版本上也很常見..他的測光是鏡頭前方下面那個透明小窗..15,16我比較認為是耀光...老相機直接面對高反差場景時常會出現這狀況....如果是曝光不足硬拉的..還會產生很嚴重的顆粒感...
julien wrote:觀景窗旁邊那個白色的...(恕刪) 白窗有功用的,通常是觀景窗資訊增亮用的,就算是有AF系統的RICOH R1/GR1也有那個白窗因為R1/GR1的觀景窗裡面有對焦顯示,是從那個白窗投影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