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欲購第三鏡)A16 可否濃縮焦段提升品質 彌補 DT 18-250 ?

入手A350時,聽從店員強烈建議,一起帶了DT 18-250,
使用心得是,光線充足或順光時,拍攝效果不錯,
但是,陰天、陰影或是傍晚情形之下,如果不打燈(外閃還沒買),拍攝效果就沒那麼滿意。
而且,100mm 以上焦段幾乎很少用到,
在此建議,希望買旅遊鏡的人要仔細考量一下焦段需求問題。

第二支鏡頭選了Sigma 30mm F1.4,真的愛上了他,
很喜歡室內不打閃燈的自然光效果,唯一缺點是 F1.4 時,景深有點太淺,

欲購第三支鏡頭,目前相中A16的焦段、2.8固定光圈及平民價格。

請問:
A16可以明顯濃縮焦段提升品質,有效 彌補上述 DT 18-250 的不足嗎?
或是有其他建議呢? No 菜頭 & G !
---
Updated: 16-80z列入考量範圍。
---


謝謝。
2008-11-25 17:34 發佈
上述鏡頭小弟恰巧都有。

A16的確會有品質上的提升,變形、銳利等,尤以變形較為明顯。

在陰天、傍晚等情況,F2.8的確也不錯用。

但個人感覺您不如將這預算拿來添購閃燈,

記得一位大大提到過,不打閃燈究竟是不會打還是不想打?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是不想打,那A16會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不會打,多看書、多練習即可。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polinla wrote:
很喜歡室內不打閃燈的自然光效果,唯一缺點是 F1.4 時,景深有點太淺,...(恕刪)


大大這應該不算缺點吧!縮一下光圈不就得了,
買a16焦段有點重複,建議先買閃燈,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nokiaegg wrote:
大大這應該不算缺點吧!縮一下光圈不就得了...(恕刪)

呵呵!小弟是說了一句廢話,
哪支鏡頭F1.4時的景深會很深啊?
拍謝!

yenps wrote:
上述鏡頭小弟恰巧都有...
...記得一位大大提到過,不打閃燈究竟是不會打還是不想打?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恕刪)

謝謝yenps大大,
坦白說,外閃還沒買,也還不會打,
其實,小弟的下二個選擇正是 A16 或 外閃,

依兩位大大建議,應該先玩外閃囉?

那再請問,如先購買外閃,
在擁有DT 18-250+外閃情形下,
A16焦段雖重複,若論其F2.8恆定光圈及其銳利度,
是否仍建議購買呢?
polinla wrote:
A16焦段雖重複,若論其F2.8恆定光圈及其銳利度,
是否仍建議購買呢?



18-250mm的銳利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 你如果會認為它糊糊的, 最大的可能是在較暗的地方, 又沒打閃燈, 可能引起很小的手震, 即使開了防手震的功能, 照片仍然不會完全銳利而引起的. 而ISO的升高, 也會造成圖片的銳利度稍差.

如果你能克服室內不同光源造成的色溫問題, 而大多不開閃燈來照的話, 買A16就比較有意義. 但你如果買了外閃, 發覺它很好用, 而18-250照的因有閃燈所以比較不會糊的時候, A16就不一定有那種必要了!
polinla wrote:
那再請問,如先購買外閃,
在擁有DT 18-250+外閃情形下,
A16焦段雖重複,若論其F2.8恆定光圈及其銳利度,
是否仍建議購買呢?...(恕刪)

小弟雖上述鏡頭都有,但收入的順序跟您不一樣。

A16是小弟第一支鏡頭,當時購入18-250是為了"焦段"、"旅遊方便"。
您既已有18-250,又打算補上閃燈,
A16的優勢雖存在,但絕對不是天差地遠,
您可先用30 1.4 縮到2.8,模擬一下您假想的環境這光圈是否是您需要的。
個人建議應等你補完閃燈後,看看自己常用焦段是否在50內再決定是否購買。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我也是A350配這兩個鏡頭,但我的順序是
A350機身 + A16
後來未了出國玩 買了旅遊鏡 DT18-250
最後還是買了F58閃燈

建議你先買閃燈,多看書,多練習 ,你會發覺DT18-250可以應付90%的狀況。
其實你已有了 35/F1.4 應可以彌補一些其他不能開閃燈時的狀況。

我個人建議,將來你再補一個廣角鏡 - 這樣一機三鏡一閃,應該夠用了
Monte920 wrote:
18-250mm的銳利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
...如果你能克服室內不同光源造成的色溫問題, 而大多不開閃燈來照的話, 買A16就比較有意義. 但你如果買了外閃, 發覺它很好用, 而18-250照的因有閃燈所以比較不會糊的時候, A16就不一定有那種必要了!...(恕刪)

其實也不是說DT18-250不好,以光線適當充足的情形下,其畫質表現是滿意的,
倒是在較暗的地方,又沒打閃燈,會比較糊一點。
當然如您所說,手震也是原因之一,
謝謝Monte920大大的回答。
yenps wrote:
...A16的優勢雖存在,但絕對不是天差地遠,
您可先用30 1.4 縮到2.8,模擬一下您假想的環境這光圈是否是您需要的。
個人建議應等你補完閃燈後,看看自己常用焦段是否在50內再決定是否購買。
...(恕刪)

小弟這兩天的確是用30 1.4 縮到2.8在試,基本上,覺得蠻好的,
的確比18-250的3.5強了不少,何況焦段升到50mm左右時,以經是F4.5了。
ALW wrote:
...建議你先買閃燈,多看書,多練習 ,你會發覺DT18-250可以應付90%的狀況。
其實你已有了 35/F1.4 應可以彌補一些其他不能開閃燈時的狀況。...(恕刪)

有了樓上幾位大大的經驗分享,
增加了不少信心,應該會先買42或58外閃,
至於A16,看來得重新考慮了!
小弟前幾日入手42閃和a16,使用下來還是閃比較有用。或者購入1680.
a16 廣角端畸變有點大,稍欠銳度,色彩不錯,不過比較“干”
目前a16 sp90 16105 適馬70300apo
--- Updated ---
小弟決定多前進、後退幾步,用30mm 1.4 來取代A16,
這幾天要先找個時間前往購買58閃,

得知SONY直營店$15000以上有免息六期,
內心的讓小弟失眠了好幾天~

繼之前所問欲購第三鏡:A16 可否濃縮焦段提升品質 彌補 DT 18-250 之問題,
在同樣搭配58閃情形之下,
如果小弟想升級16-80Z,
請問是否可以明顯達到濃縮焦段提升DT 18-250 品質 ?

意思是在擁有DT18-250之下,是否值得多花20000多買16-80Z,
請問各位大大的經驗及意見如何?謝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