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在上海Sony A900的熱騰騰親身試用感受

A900上市之後就一直高度觀注,心中的購買慾蠢蠢欲動,小朋友也準備好了
以前購入使用過Minolta A9,以及Sony A700,最念念不忘的是A9的機身手感設計
好不容易看到A900上市了,而且聽說在上海淮海中路的Sony全系列產品展示廳(兩層樓)有現機試用
趁著今天大陸當地中秋節補假一天殺過去試用了,哈哈,A900我來了

展示廳門口兩個櫥窗,放滿了Sony DSLR各機型機身,還有全系列鏡頭
超興奮的!!!
在上海Sony A900的熱騰騰親身試用感受

在上海Sony A900的熱騰騰親身試用感受

進去後就不能拍照了,其實很想拿出D700當場比拼的,可是被保安制止,殘忍.....
大門進去,在A900大型看板後方就是試用區,整個一樓屬一下總共有9~10台A900免費隨意可取用
你想拍多久就多久,想連拍就連拍,而且每一台都配備了記憶卡,可回放觀看
至於鏡頭,嘿嘿,9~10台機身接的不是G鏡,就是蔡頭,當然也有50/1.4啦
而且全系列鏡頭都在台子上,可自行抽換接上機身試用,呵呵,用的好爽
包含了菜頭24-70,菜頭85mm,菜頭135mm,70-200/2.8G,35mm/1.4G,50/1.4G
便宜的鏡頭就不接來試了

因為影像拍攝無法帶走,僅就其他部分提出"個人"的試用心得看法
而這一年來自己購入且使用的機子包含Nikon D700,Olympus E3,Canon 40D,S5pro
心得難免會跟其他牌機種稍微比較一下:
1.觀景窗:全幅的當然大又明亮,比APS機種好很多,但是與目前手頭上的Nikon D700差不多,無差異
2.機身握感及材質:這是最失望的部份,塑料質感是A700我最痛恨的部份,沒想到完全移植到A900了,只是握把處及其他處多了一些皮革,與D700,E3比起來,我覺得D900設計真的是不符此價位的水準,至少.而握把也是遺傳到A700,長時間握持真的要人命,人體工學設計的極度不合理,請親身試用就能明白我所說的感覺.而相對的D700,E3,40D要好很多,這一點Sony竟然沒重新設計就將A900上市,哀,若是維持A9的設計多好!!
3.對焦系統:幾乎跟A700一樣,指示全幅後範圍縮小了,對焦點的分布幾乎與A700一樣.而且A700的問題還是沒改善,就是今天試用時於室內的場所,不管是G鏡還是蔡頭,對焦還是前後猶豫了一陣子才合焦,未達D700,E3,40D的水準,還是稍慢了點
4.連拍及寫入速度OK,與A700的感覺差異不大,稍好些

其他的部份就懶的寫了,可以用一句話來結論,就是:
"裝了全幅CMOS的A700"
整個機身設計/質感/按鍵/LCD/表單.....都幾乎是A700的小改版,有些差異,但差異不大
是有點小小的失望,用過後心理已沒那麼興奮了
2008-09-15 17:37 發佈
stevenkc888 wrote:
其他的部份就懶的寫了,可以用一句話來結論,就是:
"裝了全幅CMOS的A700"
...(恕刪)


這台本來就是心臟強FF的A700阿(笑)

不過介面這東西發展到一個階段後
後面幾乎都差不多啦
頂多小改

至於AF
聽說是有改進啦,比A700快一點
希望下一台機種AF SYSTEM 能出新的
a900定位等級
是準備跟5d,d700等級比拼的機身

然而....
機身性能確是5d 甚至5d2搞不好也未及的24.6mp

寫入的話5fps 24.6mp
很快...
d3資料量應該也無法比拼..

以89900搭上24.6mp, 超大的觀景窗

雖然不能說超便宜....也算是有誠意...

機身外觀雖然塑膠感重,內部結構還是鋁鎂合金.....

套句我同事說的..這樣好 冬天摸起來比較不冰冷 :D

對焦點的話, 我已經習慣用中心點對焦後購圖, 不然就手動對焦吧

對焦真的沒比較快喔~!

跟a-700差不多的話~確實有點小失望噎~~
感謝分享~
[img]http://myweb.hinet.net/home2/tl1000r/mylogo.jpg[/img][img]http://tl1000r.my
stevenkc888 wrote:
A900上市之後就一...(恕刪)
日本有這種店家
真的好棒
台灣啥時才會有阿
機身等級感覺比5D II & D700差了一些
畫素很高倒是真的
普通人不會用這麼高也是真的
呵呵
上面的文是在上海把玩A900的

今天中午去的時候沒太多人,五分鐘我換了八台A900來試用,每台的鏡頭都不同
24-70/2.8,70-200/2.8,35/1.4,85/1.4,135/1.8隨你用

然後開啟JPEG+RAW的模式來連拍,看看像機關槍連拍後的寫入速度
超爽
a900的對焦馬達跟a700應該是同樣的
照SONY的行銷慣例,有加強的部分一定會提出來吸引玩家
這次沒全沒提到任何更強力的對焦馬達之類的行銷用語....
SO~~一樣是正常滴
有提到的就是那加大範圍的對焦點囉

小抱怨一下
啥時SONY才肯讓全部的對焦點都變雙十字,不用多~九點就很好用了....
我對那高達36~40MB的RAW可沒興趣啊
sleeper wrote:
a900的對焦馬達跟...(恕刪)


是的,難怪本次試用A900的時候,一點都沒有興奮的感覺,感覺幾乎是在把玩小改版的A700,不像之前自己的其它升級經驗,如:
Olympus E1,E300,E520升級到E3(翻轉LCD,多點對焦,機身質感,觀景窗1.2倍率)
Nikon D200,富士S5Pro升級到D700(51點對焦系統,高速連拍,高ISO,全幅觀景窗,3吋LCD)

就目前看來A700反而是個CP值極高的選擇
而值不值得多花三倍的小朋友去換2400萬的全幅,就自行判斷了

若是A900能夠再改進以下幾點更好:
1.對焦系統的速度及對焦點能夠追的上C,N兩家
2.機身質感及材質恢復到Minolta A9的水準
3.握把需要重新設計,長時間握持實在是太累了
4.增加Live view
5.白平衡的穩定度需要加強(至少與CN相同)
6.預設的Standard(標準)模式太鮮豔了,需要重口味者自行於軟題調整
7.增加攝影功能
8.上方的幾個智障按鈕(WB,ISO)調整至其他位置
stevenkc888 wrote:
其他的部份就懶的寫了,可以用一句話來結論,就是:
"裝了全幅CMOS的A700"

其實Canon推出5D的時候
也有很多人認為它只是裝了FF CMOS的20D
因為相較於20D的機身性能,5D並沒有多大增進

我覺得a900的定位也的確比較接近當時的5D(而不是1Ds系列)
畢竟它是SONY第一台FF機,先出來試試水溫的意味濃厚...
相較於5D推出時十幾萬台幣的售價
a900算是平價的了,而且還附送超高畫素...
這樣一想,就覺得SONY還是...蠻有良心的啦(差點說不出口)
yzchen wrote:
其實Canon推出5...(恕刪)







蠻有良心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