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發表前,Sony E-Mount 的望遠鏡頭最遠只到 600mm,分別是「SEL600F40GM 與 SEL200600G」這兩顆,當然它們可以再搭加倍鏡頭來延伸望遠端,但除了會影響最大光圈之外,對焦速度及畫質多少也會被打折扣,否則也不會那麼多玩家對超望遠鏡頭趨之若鶩。

Sony 的 G 鏡可說是僅次於 GM 鏡的代表作,價格合理之餘、畫質也有一定的水準,推出多年的 SEL200600G 可說是 E-mount 超望遠鏡頭的指標產品,不用 58K 就能擁有,要拍攝飛羽或運動題材都能勝任;當然 600mm 如果是要拍猛禽或對於不喜歡二次構圖的攝友來說,新發表的 FE 400-800mm f/6.3-8 G OSS 當然是最佳解方,同時這顆新鏡也支援 1.4x 及 2.0x 的增距鏡,讓拍攝用途更廣!

去年同時間吉姆評測過的 Canon RF 200-800mm f/6.3-9 IS USM 與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有諸多相似之處,儘管它們的接環無法共用,但吉姆還是先來紙上談兵一下;Canon 廣角端有實用的 200mm,不論是拍攝前的構圖或取景彈性都有一定的優勢;Sony 則是使用內變焦與內對焦結構,在變焦時配重更加均衡,不過售價部分目前還未知,但至少有機會吸引一波超望遠需求的攝影玩家。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的重量約 2475 公克,相較於 SEL200600G 的 2115 公克來說多出 300 公克的負重肯定是有感的,體積部分這顆新鏡頭以 119.8 x 346(mm)的尺碼更勝一籌。
- 遮光罩
- 操作視窗
此鏡的口徑為 105mm 搭配超望遠鏡頭常見的 ALC-SH181 筒型遮光罩,同時有預留操作視窗,主要可用來調整偏光鏡的角度,另外遮光罩的內緣採消光黑處理,藉此來減少光線不必要的反射。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前玉配備氟鍍膜,光學結構為 19 群 27 枚,提供 6 枚 ED 低色散鏡片,並無非球面鏡片的輔助,但這似乎也是超望遠鏡頭常見的配置,此外還有多層次鍍膜的加持。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並非頂級用戶追求的恆定光圈鏡頭,通常超望遠變焦鏡頭多是這樣的設定,畢竟要為了體積及重量做出妥協,其最大光圈落在 f/6.3-8 也是相當合理的,畢竟這顆鏡頭還採用內變焦及內對焦結構,簡單說就是變焦時鏡頭長度不會改變,可說是難能可貴。
- A|400mm ISO640 f/6.3 1/400s
- B|400mm ISO400 f/6.3 1/400s
這顆超望遠變焦鏡的最近對焦距離落在 400mm 廣角端(約 1.7 公尺),這時的最佳放大倍率可達 0.23x,這樣的對焦距離還是比較適合在戶外發揮,如搭配 A7R5 這類高畫素且取消低通濾鏡的機型,則可以善用裁切的優勢來彌補放大倍率不足的部分。
- 對焦控制
- 防手震
望遠及超望遠鏡頭的用途通常都是比較極端且難以掌握的,為了讓攝影師擁有更良好的操控性,原廠也會提供較多的自訂功能,除了常見的「AF/MF」之外,其它設定請見下列解說。
- FULL TIME DMF:全時手動對焦可視需求快速進行開關,不必再進選單設定,線性控制手動對焦的特性就是依照你轉動的力道大小來決定對焦距離的遠近。
- 對焦範圍限制器:有「無限遠、無限遠~NEAR、無限遠~6m」的選項,可依照目標遠近調配最合適的對焦範圍,也能減少失誤的情況。
- OSS 開/關:防手震可直接從鏡頭切換開關,不過設定同時也對應到機身防手震上,無法單獨控制鏡頭 OSS 的開關或 IBIS 的開關。
- MODE「1 / 2 / 3」:內建光學防手震的開關,另外還有三種防手震模式可選擇,但有趣的是 Sony 官方似乎都不會透露 OSS 防手震的級數;「MODE 1」可應付四面八方的震動,也是最符合多數人使用的模式,「MODE 2」則是為了搖鏡(Pan)拍攝需求而生,至於「MODE 3」從觀景窗看出去的畫面並不會受到防手震的抖動影響,更有利於精準構圖。

主打一個「短」變焦行程,變焦環僅需 1/4 圈不到即可完成 400-800mm 的光學變焦,在遠近物的切換及捕捉反應上更為即時,例如你可以先透過 400mm 來觀察目標的動態,找到合適的拍攝時機後再立即切到 800mm,與此同時拍攝姿態與握持的重心也不太會受到影響。
- 400mm ISO800 f/8.0 1/400s
- 800mm ISO500 f/8.0 1/500s
從上圖可以比較出 400mm 與 800mm 的望遠視角差異,拍攝者的位置均固定僅作變焦來比較,原本目標只佔畫面的 1/9,當焦段延伸到 800mm 之後幾乎就要爆框了。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採用雙線性馬達的配置,也許是非大光圈鏡頭的緣故,在這樣配置下 AF 速度真的是飛快,在遠近景的切換絲毫沒有延遲或拖泥帶水的跡象。

鏡身的 12 點鐘、 9 點鐘及 6 點鐘位置,分別提供一顆「對焦鎖定按鈕」,這按鍵除了預設功能外亦可透過選單自訂為其它功能,用途相當廣泛。
- 固定底座
- 3/8"+1/4"螺牙
以 SEL200600G 及 SEL300F28GM 這兩顆鏡頭為例,它們所搭配的腳架座都是可快拆式而非一體成型不可拆卸的結構,腳架環底部設兩個腳架孔,分別是 3/8" 與 1/4",真心期望未來能支援 ARCA 系統。,例如這次的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與過去的 SEL600F40GM 都採同樣設計,目的就是讓鏡頭上腳架時更穩定不易出現晃動,當然這也是算準了這類攝影玩家拆卸腳架座的頻率並不高,因此才做出妥協。
- 產地
- 金屬接還
從鏡尾處可以看到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的產地為中國,防塵防滴也是 G 鏡的標配之一,另外還可以留意金屬卡口的螺絲數量,通常標準鏡頭都是 4 顆,這類巨砲的螺絲數量則來到 6 顆,藉此來強化鏡尾與機身卡口的穩定度。
- 2.0x加倍鏡
- 安裝範例
- 安裝手持
想必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已能滿足多屬人的需求,但肯定有極少眾的攝友需要 1000mm 以上的超超超超望遠,而這願望就讓 SEL14TC、SEL20TC 來幫你實現!前者能讓望遠端變成 1120mm f/11、後者則會延伸至 1600mm f/16;沒錯加倍鏡雖然能延伸實體焦長但同時也會強制縮一到兩級的光圈。
/// 對焦速度測試
▲400mm 對焦速度測試 | ▲800mm 對焦速度測試 |
/// 呼吸效應測試
▲呼吸校正 On | ▲呼吸校正 Off |
/// 防手震測試
▲Sony 的鏡頭防手震通常都不會清楚交代快門補償的級數,我直接透過 4K 影片讓各位瞭解鏡頭防手震開關前後的差異吧!
/// 畫質測試|400mm+800mm
通常這類非恆定光圈的超望遠鏡頭,開放光圈即是最佳光圈,畢竟進光量就偏向保守,如果要縮光圈才能提升畫質那真的玩不動...從實測結果來看 400mm 時 f/6.3~f/11 畫質都能維持一致的水準,f/16 以後畫質開始衰退;再來看到 800mm 的部分 f/8~f/11 屬於工作光圈,f/16 以後開始衰退。因為台北這陣子都是陰晴不定,就算天氣好、能見度也不一定跟得上,所以這部分的測試各位加減參考就好,看文末的實拍會比較實際。- 400中/6.3
- 8
- 11
- 16
- 22
- 32
- 400邊/6.3
- 8
- 11
- 16
- 22
- 32
- 800中/8
- 11
- 16
- 22
- 32
- 45
- 800邊/8
- 11
- 16
- 22
- 32
- 45
/// 畫質測試|搭配 800mm + SEL20TC
接著是 SEL400800G 搭配 SEL20TC 加倍鏡的實測,通常都是望遠端不夠用才來搭加倍鏡,因此我們直接看 800mm x 2 後 1600mm 的表現,1600mm 最大光圈就只剩 f/16,而這裡我想直接看 f/16 的畫質也就夠了,畢竟再縮下去只會降畫質而已,f/16 的表現也還 ok,但因為距離實在太遠,難免會受到空氣品質的影響。- 1600中/16
- 1600邊/16
/// 色散測試
我這裡就不再裁切了,直接給兩組開放光圈的原圖讓各位自己放大檢視,在 6 枚 ED 低色散鏡片的加持下,f/6.3 的色散抑制能力確實挺不賴的,不論影像中央或邊緣都是可圈可點。- 400mm ISO100 f/6.3 1/2000s
- 411mm ISO250 f/6.3 1/1000s
/// 抗耀光測試
以下分別是最大光圈與最小光圈,而在多層次鍍膜的輔助下,SEL400800G 抗耀光能力還挺不錯的,例外就是用這類鏡頭作業時,如果要跟點光源對視的話,比較有可能遇到的題材就是夜間棒球賽與足球賽的拍攝了。- 402mm ISO100 f/6.3 1/640s
- 402mm ISO6400 f/36.0 1/500s
///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使用心得與結語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這焦段囊括了超望遠到極望遠的範疇,正如吉姆前言所述它就是為了滿足不甘於現狀的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用戶們,雖然望遠端會犧牲 2/3 級的光圈,但畢竟 600mm 與 800mm 就是截然不同的視角,能倚賴光學而非裁切達成的原生畫質及畫素肯定更勝一籌,試想 SEL200600G 搭 1.4x 加倍鏡雖然望遠端能延伸到 840mm,不過這時最大光圈就只剩 f/9,這樣的進光量對快門速度及高感光度都是不小的挑戰!
這顆大砲想必也不是一般攝影包能裝得下,所以測試期間它都是躺在我的後車廂,如有當天有空檔就會帶著出門,不過這陣子北部的氣候多半是又濕又冷的陰雨天,工作日恰巧都沒遇到運動賽事,所以這次的實拍多半是以風景與動物為主。

全新的 SEL400800G 不僅畫質穩定且可靠,防手震也是超有感,就連 AF 速度也是飛快的驚人,如果沒有 GM 情節且焦段又合適的話,G Lens 可說是相對實惠的選擇,只是 f/6.3-8 的最大光圈可能會讓你的拍攝題材受限,我要說的不是散景、而是進光量!畢竟都 400-800mm 了,但這時光圈差一級就天差地遠,例如 1000s 與 2000s 在面對運動題材時的話面凝結能力就是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麼運動攝影師寧願追求超望遠定焦,而不會執著在變焦的便利性上。

截稿前吉姆還不清楚這顆 SEL400800G 新砲的售價,不過顯而易見的就是 SEL400800G 就是針對 Canon RF 200-800mm f/6.3-9 IS USM 而來的,而 Canon 的開價是 NT$58,900 元;再來原本的 SEL200600G 則是 NT$57,980,所以我想不論如何價格至少要壓在 59K 以內才夠漂亮。
稍早 SEL400800G 的建議售價公布「NT$85,980」,我個人覺得有點偏高,特別在 Canon 面前有著近三萬元的落差,只能先觀察看看市場如如何反應了!
★★★ 文末實拍圖分別搭配 Sony A1M2 與 A1,均為 50MP 高畫素,相信有一定的參考值,這也是 Sony 第一顆原生焦段來到 800mm 的鏡頭,想收編的請注意官網資訊唷!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 Sony A1M2 + A1‧機身直出 JPG |

ILCE-1 800mm ISO1600 f/8.0 1/1000s

ILCE-1 400mm ISO100 f/6.3 1/800s

ILCE-1 800mm ISO2000 f/8.0 1/2000s

ILCE-1 800mm ISO1250 f/8.0 1/800s

ILCE-1 400mm ISO640 f/7.1 1/400s

ILCE-1M2 441mm ISO500 f/6.3 1/500s

ILCE-1M2 800mm ISO10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400 f/6.3 1/400s

ILCE-1 405mm ISO3200 f/6.3 1/400s

ILCE-1 400mm ISO400 f/6.3 1/640s

ILCE-1 800mm ISO1000 f/8.0 1/1600s

ILCE-1M2 474mm ISO320 f/6.3 1/500s

ILCE-1M2 556mm ISO3200 f/8.0 1/160s

ILCE-1 400mm ISO160 f/6.3 1/400s

ILCE-1 800mm ISO4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3200 f/6.3 1/400s

ILCE-1M2 800mm ISO3200 f/8.0 1/500s

ILCE-1 656mm ISO1600 f/8.0 1/1600s

ILCE-1M2 488mm ISO800 f/7.1 1/500s

ILCE-1M2 800mm ISO25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640 f/7.1 1/400s

ILCE-1M2 503mm ISO1000 f/8.0 1/500s

ILCE-1M2 800mm ISO640 f/8.0 1/500s

ILCE-1M2 400mm ISO2000 f/8.0 1/400s

ILCE-1 400mm ISO800 f/7.1 1/400s

ILCE-1M2 626mm ISO400 f/8.0 1/1250s

ILCE-1 800mm ISO1250 f/8.0 1/200s

ILCE-1M2 800mm ISO4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1250 f/6.3 1/50s

ILCE-1M2 800mm ISO1250 f/8.0 1/500s

ILCE-1M2 800mm ISO250 f/8.0 1/640s

ILCE-1M2 460mm ISO3200 f/6.3 1/100s

ILCE-1 800mm ISO2500 f/8.0 1/320s

ILCE-1M2 445mm ISO250 f/6.3 1/800s

ILCE-1M2 800mm ISO3200 f/8.0 1/200s

ILCE-1 400mm ISO125 f/6.3 1/1000s

ILCE-1M2 800mm ISO250 f/8.0 1/640s

ILCE-1 400mm ISO160 f/6.3 1/320s

ILCE-1 400mm ISO800 f/7.1 1/400s

ILCE-1M2 800mm ISO1000 f/8.0 1/500s

ILCE-1M2 400mm ISO2500 f/6.3 1/400s

ILCE-1 800mm ISO10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1250 f/6.3 1/60s

ILCE-1 800mm ISO12800 f/8.0 1/500s

ILCE-1M2 488mm ISO500 f/7.1 1/500s

ILCE-1 800mm ISO1600 f/8.0 1/1600s

ILCE-1 800mm ISO4000 f/8.0 1/500s

ILCE-1 531mm ISO1000 f/7.1 1/500s

ILCE-1M2 604mm ISO2500 f/8.0 1/500s

ILCE-1 800mm ISO8000 f/8.0 1/500s

ILCE-1 800mm ISO1600 f/8.0 1/1000s

ILCE-1M2 800mm ISO3200 f/8.0 1/400s

ILCE-1 400mm ISO1250 f/6.3 1/60s

ILCE-1 725mm ISO640 f/8.0 1/500s

ILCE-1M2 800mm ISO3200 f/8.0 1/200s

ILCE-1M2 710mm ISO2500 f/8.0 1/500s

ILCE-1 800mm ISO64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800 f/7.1 1/400s

ILCE-1M2 400mm ISO2000 f/6.3 1/200s

ILCE-1M2 400mm ISO250 f/6.3 1/640s

ILCE-1M2 800mm ISO640 f/8.0 1/500s

ILCE-1 800mm ISO1600 f/8.0 1/1000s

ILCE-1 400mm ISO800 f/6.3 1/1600s

ILCE-1 400mm ISO1000 f/6.3 1/2000s

ILCE-1 800mm ISO1600 f/8.0 1/200s

ILCE-1 800mm ISO12800 f/8.0 1/500s

ILCE-1 400mm ISO1250 f/6.3 1/50s

ILCE-1M2 467mm ISO800 f/6.3 1/5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