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確認一下我觀念有沒有正確 舉例FF A7R5 跟APSC A6700的比較

基本上實體焦距的公式就是 焦距/光圈
例如APSC 75mm F1.2=62.5 就是全幅 112mm F1.8
APSC 光圈 跟全幅的對照就會是

APSC
F1.2= FF F1.8
F1.4= FF F2
F1.8= FF F2.8
F2.8= FF F4~F4.5

由於A7R5 的APSC模式畫素跟A6700一樣,基本上每像素的進光量會一樣

在同為APSC比較下
A6700會比A7R5 少1.5倍的視角
進光量 同光圈是一樣的
A7R5不管是FF 還是APSC的狀態 每像素進光量跟A6700一樣

看起來APSC系統的宿命就是大光圈要常交換鏡頭才可以達成
如果追求方便性的話
APSC 追求F2.8 大三元= 全幅FF 的F4小三元
如果需要追求方便性跟散景的話,應該要拿全幅 A7R5或是A7C2
因為在全幅的系統下 一顆F2.8變焦=APSC系統的F1.8

APSC系統就算把手上鏡頭都換成F1.8 光是鏡頭數量就沒有全幅輕便了

例如 TAMRON 28-75MM F2.8 G2 只要開F4 就 等於16–55 mm F2.8 G的效果了
TAMRON 28-75MM F2.8 G2 光圈全開的情況下等於 18–50 mm F1.8 (APSC)

如果真的要方便性的話,如果只追求到APSC F1.8的效果,應該要投入到全幅陣營才對
因為 TAMRON 28-75MM 2.5萬+2萬機身價差 (A7C2/A6700)

價差選A6700 差價拿去買APSC鏡頭的話
SIGMA 16mm F1.4 1.1萬
SONY SEL35 F1.8 1.3萬
SIGMA 56mm F1.4 1.2萬
其實成本只比全幅 省1萬,而且散景的效果就卡死上不去了

那些說進光量有優勢的可能說法上還是有問題
散景完勝APSC是確定的,沒買F1.2的APSC 遇到效果不理想就只能換系統,因為F1.2 在APSC裡面已經是極少數好鏡了,全幅F1.8爛大街
2024-08-12 19:30 發佈
APSC追求方便還是可以的
18-135這種就比全幅同規格的輕不少
而虛化現在寧可買全幅的2.8定焦了
flody wrote:
APSC追求方便還是...(恕刪)

對 長焦是APSC優勢,我自己明顯感受到沒F2.8 要晚上拍東西很困難,要快門不怕手抖,F1.8才是基本盤
SONY FF 優勢:
●FF鏡頭山,副廠有跨越三元焦段涵蓋,兩隻打三隻
Tamron
35-150 F2-2.8、50-400、17-50F4

SIGMA
60-600、28-45mm F1.8

●ISO優勢/ISO自由(100-12800爽爽用),怎樣都比APSC 那ISO 800好
一些畫面FF可以拉高ISO拍的,APSC只能上腳架,拍人上腳架就沒搞頭了

●同畫面放大100%差異

●機海選擇多、價格優勢,FF A7C四萬多,A7CII五萬多,誰跟你買A6700
flody

28-45規格太奇妙

2024-08-12 20:46
妖狐藍風

跟flody大大同感

2024-08-13 12:44
umax wrote:
SONY FF 優勢...(恕刪)

來不及了 頭已經洗了
所以我鏡頭才收15 1.4跟75 1.2
到時候27 1.2也要補一顆,因爲35 2.8的鏡頭蓋不給力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基本上實體焦距的公式...(恕刪)


公式套用誤導吧。有效光圈值是不變的。
135格式的FF和APSC只是有效感光面積不同而已。
外圍焦外虛化由於APSC面積較小而被裁走,視覺上虛化效較差。
flody

不純粹是裁走,裁走影響很微,主要是實際焦距越短虛化越不明顯

2024-08-13 0:39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基本上實體焦距的公式就是 焦距/光圈
例如APSC 75mm F1.2=62.5 就是全幅 112mm F1.8
APSC 光圈 跟全幅的對照就會是

APSC
F1.2= FF F1.8
F1.4= FF F2
F1.8= FF F2.8
F2.8= FF F4~F4.5...
景深與拍攝距離呈正比,以相同的視角(構圖)為前提下,裁切係數越高退越遠,焦內清晰的涵蓋範圍就越廣,所以光圈值不是這麼"等於"的,只是拍攝距離影響到景深而已;

例如你說的A7R5,同一支鏡頭光圈與實體焦段都沒變,只是開了APS-C模式之後,若要構圖相同就必須增加拍攝距離,所以景深隨之加深;主要的變量是距離;若是以實體焦段來看,焦長與景深呈反比,比如說等效FF的50mm視角,光圈.拍攝距離與ISO都相同,APS-C的實體焦段是33mm,M43是25mm,那麼計算下來景深最淺的當然就是50mm;

F1.2拍的都是F1.2,不同的是相同視角之實體焦段;若真的這麼在乎散景,不必搞到那麼"複雜",直接入FF系統便是;別有時候嫌景深太淺很難拍就是了;
Bello Mondo wrote:
景深與拍攝距離呈正比...(恕刪)

了解了 本來是想說有篇文在教怎麼算等校光圈(等校散景) 才想說對照一下全幅
後來發現 要選擇不應該是感光度而已,基本APSC的散景效果 一下就到極限了
本來以為是進光量問題,但是同光圈的進光量是一樣的
以前我還以為APSC F2.8進光跟FF F4一樣,後來才發現大家常講的其實只是等校光圈的散景效果
flody

光圈F可以理解成“點”進光量

2024-08-16 18:43
感覺樓主把一堆[現象]和[解釋]堆在一起,分別看都對,但彼此不一定為因果關係
都買來拍就知道差異在那
理論和現實還是要分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