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ソニー A7c2 A7C II A6700 ZVE1 FX30 A74 A7c A73 | Canon キヤノン R6 R62 R6 II R7 | 2023 我為了錄影選了 | TZWG

Sony ソニー A7c2 A7C II A6700 ZVE1 FX30 A74 A7c A73 | Canon キヤノン R6 R62 R6 II R7 | 2023 我為了錄影選了 | TZWG

我的 YouTube 頻道網址 【youtube.com/@TZWG】
2023-09-13 19:47 發佈
SKYDAI 大天王道 wrote:
Sony ソニー A7c2...(恕刪)
看過...

我認為都是自己的選擇,而要是以錄影為主、拍照為輔(或說各半),4K級我會選A6700。至於說怕它過熱,也只是一個被認為會有的問題!而純錄影用,我絕不會選那沒有觀景窗(目鏡)功能型(好怪,幹嘛閹掉使其殘缺)。

然我一向使用SONY相機,用它都主張攝錄「靜、動」,都設在STILL模式之下,如此......
1.
就不會有先開起相機的Video CODEC處理器,在STAND BY時耗電都是單處在STILL之下,就不會有切換在Movie之下,再多增加一個耗電源(CODEC處理器),與二者產生共熱效應在急速發熱。

2.
可好先機動的利用半按快門鍵來事先對好焦、鎖定標的或想要的區、域、點等,就可隨時視需要全按快門作STILL、或直按錄影鍵作MOVIE,與避開初時動作影像的不穩,更快的搶得先機,或說較不會錯失瞬間變幻的美妙、美姿之關鍵時刻。

3.
但在以前那個錄影鍵,已是經過多次的工學改進,放在機背上的位置(圖示紅色C1),我是認為這是最好用的最佳化作法了。然沒想到後來再度被改變,即新機都把它改成跟C1對調(原內定為白平衡鍵),而為迎合我上述說明的方式操作攝錄,即可以有雙指分立,各別用食指作STILL與拇指作MOVIE,還好沒被閹掉重定功能,可把它們設回去---如下圖示:
(我的a7R5自己塗改按鍵,好作識別之樣。)

即如此作法之後,不但可省電之外,又不用怕過熱的發生。這我都有在多機上作過測試,主要有在A1與A7R5上,錄影用最會發熱的最高規8K Video,可在常溫約26°C下都可讓一顆充飽電池耗盡、達一個小時以上錄影時間而不發出熱警告!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另外,我是有點怕索尼哪天笑笑,突然把錄影功能改成必要切在Moive模式才能用,因為早有遇過代言人在講AF-ON鍵無用論(當場被我回嗆)。

而另有個想法,目前8K已抬頭,錄用8K擷取成照靜,以a7R5言有33MP每秒24張,已在A9x之上,更不易發生有失落或拍不到的遺憾。

最好還更可以像RX10M2早有的一樣,開放錄影中可同時拍下靜照(或說擷取),就如我這樣玩...
2023.03.03恩愛農場の櫻花美妹
Sony α1& SEL70200GM2+SEL20TC

A.8K 4:2:2 10bit / 30P原生毛片

(手持遇到直接用打鳥參數直幹。)

B.擷取圖
a.稍調了一下


b.Jpeg 85%輸出
(點按為8K全畫素大圖。)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承上所言...

要是Movie作外錄,最高可以有16bIt的色階性能,又當擷取靜照就可得有16bit Still RAW,而我的意思是8K抬頭了,乾脆都拍Movie更不會落失,要有動、靜精質映像也皆宜。

以下是那一8K Movie在作擷取下的靜照,每張會有33MP、每秒有30張之下,關鍵時刻很難錯失、又可取得到最大有16bit Still RAW,還比一般Still 14bit RAW高,要再後製時會更有調控空間:

16bit DNG通用RAW檔(請看它的容量):

上圖未後製直接輸出JPG:
(8K全畫素Jpeg輸出,質地台面50%、台後點按85%。)

總結:
只要基本條件夠了、有些認知之下,就不用有什麼專業技能,幾乎都可以先亂槍打鳥,既好機動可輕快又舒暢,而成果還可高人一籌,反正跟本不需要、有些人在堅持的---什麼打扙要「王對王、將對將、帥對帥、兵對兵、卒對卒」的古老用兵戰法才行。

另外愛打鳥的,用a7R5作8K Movie再擷取靜照可比a9x強,如下URL開始的數貼分享: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699829&p=10#87031864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