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前規劃的行程
一個一個來實現
一樣的行程內容比三年前貴很多
只好安慰自己,”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芬蘭極地破冰船、極光

Day 2 轉機點/奧斯陸OSLO(挪威NORWAY)
桃園到伊斯坦堡(土耳其)
轉機到挪威
航程加候機,感覺坐了兩天飛機😂
將近三年沒看到雪了,零下5度也不覺得冷



Day 3 奧斯陸/希爾克內斯KIRKENES
旅遊世界各國,一直是跟團(旅行社),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日本旅遊,才放心自由行)
這次誤選了「行健旅行社」,去程沒坐上飛機,回程也差點沒坐到,逃難式衝海關,驚嚇破表😤
慎選旅行社
去程,挪威轉機到希爾克內斯,10幾個卡在機場找不到登機門,前50分鐘向領隊求救,領隊也不知道國際線、國內線走道不互通,衝了三次海關,最後我兩個登不上機,領隊陪坐下一班,花了三萬多塊,卡在機場一天,好在行李跟著到,到飯店8點多,錯過前場極光

到達飯店晚上八點多了,沒趕上大極光,撿了小極光,很漂亮的海景晚上也看不出來🥲

一大早(半夜)5點多就起床
希爾克內斯小鎮

北極圈內日出


Day 4 希爾克內斯~伊瓦洛IVALO(芬蘭FINLAND)
乘坐由雪上摩托車拉動的雪橇
前往北海上,抵達定點後,把預放的捕蟹籃拉上來查看今天漁獲,捕獲的帝王蟹將可帶回海邊木屋烹調享用





冰雪旅館







Day 5 伊瓦洛~薩里瑟卡SAARISELKÄ
早上參觀司機介紹景點(旅行社早上都沒安排行程⋯⋯😂)
凍得很開心(零下二十幾度的山上)






前往芬蘭北部小鎮~薩里瑟卡,哈士奇牧場,騎乘雪上摩托車。哈士奇雪橇(兩人一台),因爲可以自己控制駕駛,比黃刀鎮乖乖讓駕駛員操作,好玩太多,推薦。




現在都流行⋯⋯
我也有🤣
撐1、2分鐘還可以
但躺在冰上就受不了


從餐廳回房間(晚餐後)
一群人小迷路,走著走著就看到極光,感覺觸手可及,很近
用衝的回房間,相機腳架手忙腳亂
很難忘的 一夜





Day 6 薩里瑟卡~羅凡聶米ROVANIEMI
在行進間遊覽車上,看日出(早上10:00)

下午兩點多(日落),中途下車尿尿也要揹著相機🤣
只要天氣好,北極圈日出、日落
美得像幅畫


馴鹿雪橇(兩人 一台),薩米人當做交通工具,也是拉普蘭冬季代表性的戶外活動之一;搭乘著馴鹿雪橇在曠野森林行進,並在營火邊,飲用熱騰



Day 7 羅凡聶米~凱米KEMI
Ranua野生動物園距羅凡涅米一小時路程,公園飼養著典型的芬蘭和北歐動物,有50多個不同種類,包括熊、芬蘭北極熊、猞猁、狼、狼獾、駝鹿等。唯一來自國外的移民是瑞典的極地熊
這個行程好像只有三團有,含午餐只給兩小時,好在有看到北極熊,拍到沒記憶卡😂,其他的就沒時間逛到⋯⋯(相機雪地對焦好像會迷航)
極地雪鴞





冰上健行
要是白天應該更好



Day 8 凱米
1987凱米破冰船「三寶號」(SAMPO)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以旅遊目的而搭載著觀光客的破冰船。凱米市的Ajos港口開始,整個航程約4小時,沿著波的尼亞(BOTHNIA)灣最北部為運行範圍。破冰船重達3540噸,擁有和一般船隻不一樣的船體外觀,縱向短、橫向寬,此設計是為了避開較寬的航道,而船身的鋼板材質經過特殊設計其厚無比,配合著柴油渦輪引擎和電動雙效動力的推進將猶如圓刀設計的船首底駛上冰層,如冰層厚度少於0.5米,破冰方式以艇首破切冰層進行,如冰層較厚時,將會用採用重力破冰法。
每年冬季十二月到次年五月,位於芬蘭國土西側,波的尼亞灣的北部都會形成厚達數尺的海冰冰層。但Ajos港的年冰期日數依然保持在140-196天之間。面對着冰封的海洋,破冰船成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三寶號”破冰船自1961年就開始在波的尼亞灣的冰海上航行服役。
好天氣、破冰體驗,應該很難忘

行駛在波羅的海,不到半小時就到

冰海龍蝦🦞

整裝龍蝦裝漂浮衣







回程






最後 一晚,沒有極光,波西米亞灣夜景

日出

Day 9 凱米~羅凡聶米/轉機點
地球最北的麥當勞(極地圈)

回程,從羅凡聶米要坐飛機到伊斯坦堡,公司給領隊時間是5:40,我們三點到機場,本以為可以整理過夜包⋯⋯⋯
地勤人員吿知4:10的班機,一陣逃難式的衝海關,瓶瓶罐罐只好先丟,一件外套不見,腳架也差點來不及放行李箱,總共有8袋,很怕又跟去程一樣坐不上飛機,驚嚇破表,⋯⋯⋯⋯
# 行健旅行社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