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設備
A7M4
A6000
SONY 200-600mm
TAMRON 50-400mm x 2
SIGMA 28-70mm
SONY 20mm
攝影用途
90%是生態攝影,拍鳥,拍動物,拍昆蟲
跟老婆登山健行,二個人都是背50-400mm
偶而因應室內光線較暗才會上28-70
20mm購入後只用過一次(有點想賣掉)
由於A6000是塵封很久
近二個月才重啟給老婆用
發現機身性能與A7M4有明顯的差異了
想幫老婆更新(預算5萬以下的機身)
本來是在等待A7CM2
但想想幾乎都是生態攝影
是不是多等一下
SONY新的APS-C機身
焦段可以更遠
請問網友的想法
各裝上不同焦段鏡頭,可以雙全幅雙機帶出去拍很方便,
既不會因為片幅不同影響焦段,且電池、鏡頭等資源又能共享。
接著才是第3機選項APSC,可以依需求更換上場~
再來就是經費部分,有錢當然全新機,
經費少就買二手,相機買前一代之類的...
建議機身不用太執著,把錢花在鏡頭才是優選喔!
機身影響作品不大,主要除了對焦性能畫素可能還有風格色調不同外,
鏡頭就是直接會影響焦段、畫面、畫質等等的重點
-------------------------------
不過你是2個人各拿一台
同樣的,也是建議雙全幅最好~
資源共享,焦段感不變~
可裁切也不太需要APSC
除非考量體積重量的話~那就各自獨立系統就沒差了
AllenTang3434 wrote:
目前設備A7M4A6000SONY...(恕刪)
小弟用過NEX6-A6000-A6300-A6500-A6600
以對焦 跟焦來說直到A6500都有明顯進步(從A6500-A6600主要眼對焦不用另外按鍵)
二手A6500約15000 / 二手A6600好像3W / A7C新品好像4W初
A6500-A6600最遺憾的就是感光元件沒更新 ISO用起來不爽(不太想超過800)
個人建議小更新的話A6500二手品項好的真的超值
A6500/A6600搭配SONY 70350G真的超輕 對焦超快 但光圈對APSC真的不夠
FX30出來後 很多人覺得APSC感光元件有望更新 不過目前沒有明確消息
個人目前主力是A7C 偶爾拍生態
沒錯 A7C 用APSC CROP 的確不太夠 但可用ISO高 用變焦鏡真的有些優勢
APSC等效焦段遠 但是可用ISO一定低些
錢不是問題就直上A7R5 APSC CROP (不用追焦可選二手A7R4)
(省錢可以試試看二手A6500)
(目前A7C二代消息好像比APSC新機明確)
若選用a7R5,得不到有如a1的高速連拍,那可以用MOVIE 8K/24P的影片,來擷取每秒24P的STILL,或為16bit的STILL RAW(色階還可比原廠的14bit高

再參考看看,如a7R5蓋大樓大家的分享:
A.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699829&p=9#86877201
B.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300008&p=51#86877246

再作個色調與除躁之後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雖然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同意”…不過以我自己的觀點,幾年前老佳APS-C的Sensor昇到了32MP,我才願意換新機身;裁切空間永不嫌少,榨乾所有可能的光學極限,對我而言就是非常明顯而足夠的誘因;戶外長焦Wildlife & Sports…我焦段從未夠用過;
至於索家的A7R4/5開裁切就有26MP了,一台抵兩台用,所以回頭去看現有的APS-C機身…比較效應之下當然就容易心理不平衡,意興闌珊了;假如我是你…會更傾向於觀望下去,不會屈了自己接受不甚滿意的規格(看人家富士XT5都40MP了咧…);反正要等,乾脆順便就再多存點預算,若APS-C機身遲遲還不見提昇,仁至義盡了,那就果斷下手A7R4/5,你現有機身就給女王去用;假如未來新APS-C機身真有搞出點東西來,規格滿意再下手,省得後悔少點耐性,太早放棄隨便就接受了”退而求其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