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FE 20-70mm f/4 G 這顆變焦鏡頭其實從去年底就流出相關消息,最受大家關注的當然就屬「20mm」這個接近超廣角的焦段,且正好用來取代 FE 24-70mm F4 ZA OSS 的角色,畢竟這顆蔡頭推出至今也近十年了,也算是官方週期更新的例行公事;不過近年副廠鏡皇的強勢作風的確吃掉原廠鏡不少市場,特別是 f/2.8 標準變焦鏡最為搶手,因此 FE 20-70mm f/4 G 要如何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便是原廠的首要課題,接著就讓吉姆來介紹這顆「超廣角與標準焦段」兼具的全新鏡頭吧!
/// 外觀比較|SEL2070G vs. SEL2470Z
- 外觀比較
- 口徑差異
/// SEL2070G 外觀及特色介紹

FE 20-70mm f/4 G 的外觀質感與去年推出的二代鏡皇 FE 24-70mm f/2.8 GM II 相當接近,都屬於緊湊型的鏡身結構且都支援防塵防滴,SEL2070G 的體積為 78.7 x 99.0(mm),因口徑加大加上鏡片數量也略有增加,所以重量也比 SEL2470Z 要重了 62 公克來到 488 公克,上圖搭配的機身為 A7M4。
- SEL2070G
- 遮光罩
- 前玉
- 鏡頭蓋

SEL2070G 焦段涵蓋 20-70mm,相較於同級產品大多是 24-70mm 或 28-70mm,「20mm」的出現更是難能可貴,松下在 2020 年推出的 Lumix S 20-60mm f/3.5-5.6 在當時也曾引起極大的迴響,雙鏡的定位其實挺接近的,不過 SEL2070G 的光學用料更紮實且還有 f/4 恆定光圈。
- 20mm
- 70mm

其光學結構為 13 群 16 枚,其中內含 7 枚特殊鏡片,包括 2 枚 AA 進階非球面鏡片、3 枚超級 ED 低色散鏡片、1 枚 ED 非球面鏡片與 1 枚非球面鏡片,光圈葉片的數量為 9 枚;近拍能力也是 SEL2070G 這次的亮點,最近對焦距離為 25 公分,70mm 望遠端的最佳放大倍率來到 0.39X。
- 【A組】Crop - 720 x 480
- 【A組】原圖 - 70mm ISO100 f/4.0 1/80s
- 【B組】Crop - 720 x 480
- 【B組】原圖 - 70mm ISO800 f/11.0 1/800s

如果你是原廠控的話,或許也有察覺到近年的 E-Mount 鏡頭幾乎都標配「對焦鎖定鍵」與「對焦控制鍵」,鏡身上的兩顆「對焦鎖定鍵」方便拍攝者不論在水平或垂直拍攝時都能順利操作,至且這顆按鍵也提供使用者自訂,意思就是你可以透過選單指派你想要的功能,不論是喚出「對焦區域」、「人臉/眼部對焦」功能皆可。SEL2070G 切換到手動對焦時亦支援「線性響應手動對焦」,提供精準且即時的對焦回饋。

SEL2070G 搭載 2 顆 XD(極高動態)線性馬達,其對焦速度較 SEL2470Z 提升 60%,且追蹤性能也提升 2 倍之多,當然這對抓拍或錄影作業時更有優勢,另外 SEL2070G 針對「呼吸效應」這部分也下了功夫,搭配 A7M4 或 A7R5 這兩款新世代機身也能藉由機身的「呼吸補償」功能去抑制呼吸效應。
- 光圈環
- 光圈環鎖定鍵
- Click 開關
- 泰國製造
- 金屬鏡尾
/// 拍照視角差異|20mm vs. 24mm
以下是在同對焦距離下,分別以 20mm 與 24mm 拍攝的視角,沒比較就沒有傷害,20mm 也更能凸顯廣角張力,拍人像時也能適時達到修身的效果。/// 錄影視角差異|20mm vs. 24mm vs. 28mm

2020 年 Sony 推出的 FE 20mm f/1.8 G 在當時就主打「攝錄雙棲」,因為 20mm 的視角讓用戶能輕鬆進行自拍,而且上三軸穩定器的負擔也不會太大,SEL2070G 的重量雖然來到 488 公克,不過搭配 A7C 或 A7M4 的整體重量還在可接受範圍之內,重點是 20mm 的自拍視角讓你有更充足的後製空間,要裁成「2.35:1」的電影格式或許還有機會,以下是 20mm 與 24mm、28mm 的視角差異。
▲ 20mm 手持自拍 | ▲ 24mm 手持自拍 | ▲ 28mm 手持自拍 |
▲SEL2070G - 20mm(瀑布) | ▲SEL2070G - 24mm(瀑布) |
/// 對焦速度|SEL2070G vs. SEL2470Z
官方表示因 SEL2070G 搭載 2 顆 XD(極高動態)線性馬達,所以對焦速度比 SEL2470Z 要快上 60%,且追蹤性能也提升 2 倍之多,不過從以下同環境的標準實測來看,SEL2070G 的優勢似乎並沒有那麼顯著?!雙鏡的合焦速度看起來都挺快的,不論是 AF-S 或 AF-C 都有高水準的表現。▲SEL2070G 對焦速度 | ▲SEL2470Z 對焦速度 |
/// 呼吸效應|SEL2070G vs. SEL2470Z
雖然官方強調 SEL2070G 強化了「呼吸效應」的抑制效果,不過在與 SEL2470Z 進行比校時兩鏡的呼吸效應表現其實差不多,若是開啟 A7M4 內建的「呼吸補償」功能的話,手動變焦時的畫面就幾乎不受影響,不過此時視角會有微幅的 Crop,另外這功能也有鏡頭支援與否的限制,不是每顆原廠鏡頭都支援。▲SEL2070G 呼吸效應ON | ▲SEL2070G 呼吸效應OFF | ▲SEL2470Z 呼吸效應OFF |
/// 畫質比較|SEL2070G vs. SEL2470Z

本篇在進行所有光學測試時均搭配 6100 萬畫素的 A7R5,同時我也將 SEL2470Z 拉進來一起比較,SEL2070G 因為廣角端從 20mm 起跳,所以我一併加入 20mm 與 24mm 來比較,我想這樣較容易比較出光學技術的進步與差異。
但十年過去 SEL2470Z 當初對應的 A7R 一代僅 3640 萬畫素,現在面對 6100 萬畫素的 A7R5 似乎有餵不飽的情況,SEL2470Z 在 24mm 時從 f/4~f/11 的表現都普普,反觀 SEL2070G 不論是 20mm 或 24mm 在光圈 f/4~f/11 都稱得上是工作值,f/16 開始畫質開始衰退。
再來看到雙鏡廣角端的邊緣畫質,這部分的差異又更明顯了,SEL2070G 不論在 20mm 或 24mm 的邊緣畫質都相當給力,而 SEL2470Z 當年搭配 A7R 的邊緣畫質就不太 OK 了,現在搭 A7R5 整個被虐爆,不過這就是光學技術的演進,長江後浪推前浪嘛!
- 2070G20中/4
- 5.6
- 8
- 11
- 16
- 22
- 2070G24中/4
- 5.6
- 8
- 11
- 16
- 22
- 2470Z24中/4
- 5.6
- 8
- 11
- 16
- 22
- 2070G20邊/4
- 5.6
- 8
- 11
- 16
- 22
- 2070G24邊/4
- 5.6
- 8
- 11
- 16
- 22
- 2470Z24邊/4
- 5.6
- 8
- 11
- 16
- 22
接著看到雙鏡望遠端的部分,因為雙鏡望遠端同樣是 70mm,來看看 70mm 中央及邊緣畫質的比較吧!SEL2470Z 在 70mm 的發揮算是比較正常,與 SEL2070G 的表現也較為接近,雙鏡不論在中央或邊緣的工作光圈大致上都落在 f/4~f/11 之間。
- 2070G70中/4
- 5.6
- 8
- 11
- 16
- 22
- 2470Z70中/4
- 5.6
- 8
- 11
- 16
- 22
- 2070G70邊/4
- 5.6
- 8
- 11
- 16
- 22
- 2470Z70邊/4
- 5.6
- 8
- 11
- 16
- 22
/// 色散比較|2070G vs. 2470Z

SEL2070G 的特殊鏡片數量多達 7 枚,包括 2 枚 AA 進階非球面鏡片、3 枚超級 ED 低色散鏡片、1 枚 ED 非球面鏡片與 1 枚非球面鏡片,與 SEL2470Z 的 5 枚非球面鏡片及 1 枚ED低色散鏡片相比,SEL2070G 在色散抑制的表現應該更值得期待。SEL2070G 在開放光圈下的紫邊控制確實比 SEL2470Z 好一點,但我想這不過是 85 分跟 90 分的差距;影像邊緣的紫邊差異比較明顯,同在 f/4 時 SEL2070G 的紫邊似乎比 SEL2470Z 要來的收斂。
/// 抗耀光比較|SEL2070G vs. SEL2470Z

雙鏡的抗耀光表現算是相當接近,雖然 SEL2070G 不像 SEL2470Z 有蔡司鍍膜或其它特殊鍍膜的加持,不過在面對以下的「點光源」的攻擊時,抗耀光的表現比我想像中要好,應該說雙鏡若沒同場 PK 的話,並不會知道原來 SEL2070G 那麼能打 XD!
/// 星芒比較|SEL2070G vs. SEL2470Z
因為比較時各自用 20mm 與 24mm,看縮圖會不夠清楚所以我雞婆直接幫各位做了裁切,我是拍完收工後我才想到為什麼不統一拍 70mm 就好,反而還要花時間後端處理 XD。SEL2070G 用上了 9 枚光圈葉片,而 SEL2470Z 則為 7 枚,各位可以直接跳轉 f/22 來比較星芒造型的差異,有趣的一點是雙鏡在開放光圈 f/4 時就能察覺到明顯的星芒造型。/// SEL2070G|20mm 廣角變形抑制表現
現代無反鏡頭為了節省成本,多少都會在數位校正方面下更多功夫,藉此抑制廣角變形的問題,SEL2070G 將廣角端做到 20mm,同時又能兼顧 20-70mm 標準焦段與 f/4 恆定光圈,這其中一定有大學問!而這大學問就是「鏡頭補償」,透過機身的數位修正來彌補光學像差不足的部分,以下是 20mm 的實拍範例,可以看到鏡頭補償開啟時,幾乎察覺不到有任何桶狀變形的,不過當鏡頭補償關閉後就打回原形了,那個桶狀變形之誇張差點讓我以為用上了 12mm。/// SEL2070G |20mm 邊緣失光抑制表現
20mm 雖然跟大家熟悉的 16mm 超廣角有一小段距離,不過跟 24mm 或 28mm 相比那個廣角張力還算是明顯,也因為這樣多少會有邊緣失光的情況,以下測試的鏡頭補償均開啟,f/4 時雖然有輕微的邊緣暗角,不過 f/5.6 即可完全修正,這點倒是無須擔心。/// Sony FE 20-70mm f/4 G 使用心得與結語

不知不覺居然寫到尾聲了,這兩週體驗下來 Sony FE 20-70mm f/4 G 陸續搭配了 A7R5 與 A7M4 進行拍攝,這兩機都屬於新世代的 E-Mount 相機,雖然畫素量差了近一倍,不過 SEL2070G 要餵飽 61MP 可說是小菜一碟,不論是廣角或望遠、中央或邊緣畫質都是可圈可點,f/4~f/11 均能提供可靠的工作光圈。
過去我們熟悉的標準變焦鏡頭的範疇大概是 24-70mm 或 28-70mm,不過 Sony FE 20-70mm f/4 G 的出現,讓過去外出可能會選擇「超廣角定焦 + 標準變焦」或「超廣角變焦 + 標準定焦」雙鏡作業的玩家有了全新的選擇,既然一鏡就能搞定的話何必帶兩顆鏡頭?!而且 SEL2070G 的解像力應付 61MP 完全沒問題,如果 20mm 夠用的話望遠端就不太需要擔心,只要畫素夠高想要透過裁切進行二次構圖也非難事,當然你還是得把景深的需求給考量進去就是了。

在 Sony FE 20-70mm f/4 G 未發表以前,原廠標準變焦的選擇除了 SEL2470GM2 之外,比較平價的我想就只有 SEL2470Z、SEL2860、SEL2870、SEL24105G 這四顆,如果你是職業需求的話 SEL2860、SEL2870 這兩顆可以先 PASS,SEL2470Z 跟 SEL24105G 光圈均為恆定 f/4,論拍攝彈性的話 SEL24105G 當然是首選,不過體積相對也大了不少。
因此 Sony FE 20-70mm f/4 G 在此時此刻發表,也算是有照顧到進階玩家與職業用戶,畢竟它的定價在 SEL2470Z 之上在 SEL24105G 之下,不過卻多了 20mm 的廣角便利性、標準鏡的輕巧、0.39x 的放大倍率,以及更可靠的光學表現,建議售價為 NT$33,980 元。如果你正準備入坑 E-Mount 無反相機的話,Sony FE 20-70mm f/4 G 會是一顆相當不錯的新手鏡頭,題材上的選擇也更豐富,最大光圈雖然只有 f/4 不過 70mm 望遠端拍人帶景時的背景虛化效果也是不錯的,未來若有機會成為 A7R5 或 A7M4 的 Kit 鏡,相信拆鏡後的價格會更香。
文末最後就是海量的實拍照了,這次搭配的機身分別為 A7R5 與 A7M4,EXIF 上均有標示,請耐心賞圖。
|

ILCE-7M4 56mm ISO100 f/4.0 1/100s

ILCE-7M4 54mm ISO100 f/4.0 1/4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5.6 1/80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4 70mm ISO1250 f/4.0 1/80s

ILCE-7RM5 70mm ISO12800 f/4.0 1/15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400s

ILCE-7M4 20mm ISO100 f/5.6 1/400s

ILCE-7M4 34mm ISO100 f/5.6 1/1250s

ILCE-7M4 61mm ISO800 f/4.0 1/8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25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800s

ILCE-7RM5 70mm ISO250 f/4.0 1/60s

ILCE-7M4 70mm ISO100 f/9.0 1/320s

ILCE-7RM5 70mm ISO100 f/4.0 1/8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25s

ILCE-7M4 70mm ISO100 f/7.1 1/160s

ILCE-7M4 70mm ISO3200 f/4.0 1/80s

ILCE-7M4 33mm ISO100 f/4.0 1/160s

ILCE-7RM5 20mm ISO400 f/4.0 1/2.5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800s

ILCE-7M4 70mm ISO200 f/4.0 1/80s

ILCE-7M4 70mm ISO100 f/7.1 1/800s

ILCE-7M4 70mm ISO4000 f/4.0 1/80s

ILCE-7M4 56mm ISO100 f/4.0 1/80s

ILCE-7RM5 24mm ISO100 f/6.3 1/5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640s

ILCE-7M4 20mm ISO500 f/4.0 1/30s

ILCE-7M4 20mm ISO100 f/4.0 1/500s

ILCE-7RM5 22mm ISO160 f/4.0 1/30s

ILCE-7M4 70mm ISO160 f/4.0 1/80s

ILCE-7M4 47mm ISO100 f/7.1 1/200s

ILCE-7M4 20mm ISO100 f/6.3 1/50s

ILCE-7M4 68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4 20mm ISO100 f/4.0 1/160s

ILCE-7M4 41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RM5 70mm ISO250 f/4.0 1/6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4 24mm ISO100 f/7.1 1/32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8.0 1/125s

ILCE-7M4 35mm ISO100 f/4.0 1/32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320s

ILCE-7M4 70mm ISO800 f/11.0 1/800s

ILCE-7M4 20mm ISO100 f/8.0 1/250s

ILCE-7M4 35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4 20mm ISO100 f/5.6 1/160s

ILCE-7M4 56mm ISO100 f/4.0 1/1000s

ILCE-7M4 20mm ISO500 f/4.0 1/3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250s

ILCE-7M4 70mm ISO2500 f/4.0 1/8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M4 20mm ISO100 f/5.6 1/2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60s

ILCE-7M4 20mm ISO640 f/4.0 1/30s

ILCE-7RM5 70mm ISO100 f/4.0 1/100s

ILCE-7M4 20mm ISO50 f/22.0 1/5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25s
▌福利社

ILCE-7M4 20mm ISO640 f/4.0 1/30s

ILCE-7RM5 20mm ISO100 f/4.0 1/40s

ILCE-7M4 20mm ISO100 f/4.0 1/200s

ILCE-7RM5 20mm ISO100 f/4.0 1/50s

ILCE-7M4 56mm ISO100 f/4.0 1/100s

ILCE-7RM5 70mm ISO250 f/4.0 1/200s

ILCE-7M4 70mm ISO800 f/4.0 1/8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400s

ILCE-7RM5 70mm ISO250 f/4.0 1/6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0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50s

ILCE-7RM5 20mm ISO100 f/4.0 1/40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125s

ILCE-7M4 70mm ISO100 f/4.0 1/200s

ILCE-7M4 20mm ISO500 f/4.0 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