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Sony 16-80 mm T* F3.5-4.5蔡頭的UV

請問各位有這顆菜頭的夥伴,請問大家都是用甚麼UV呢~之前爬過文是說要買薄框的~想請問用薄框的夥伴在廣角端就不會有暗角了嗎~還有想請問一下B+W 62mm MRC這塊就是薄框的嗎~還是另有型號?~
2008-06-20 21: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uv 16 80 4.5
其實B+W 有mrc同無是否差好遠?
就算怎麼超薄也不會比沒加來得薄吧
試過這顆鏡頭不加UV,16端光圈全開四周還是會比較暗一點
光圈縮小一點就看不出來了,如果是暗角的話
應該縮小光圈也不會有所改善
littlefat69 wrote:
其實B+W 有mrc...(恕刪)


B+W 62mm MRC是指"多層膜"

B+W 62mm SLIM MRC 才是薄框

建議直接購買sony原廠 T*蔡濕

價格還優於B+W 62mm SLIM MRC
Resistance is useless...♪☆
16-80 mm ZA在16mm 全開光圈下本身邊角失光較嚴重
可以靠縮光圈來減少這情況

而一般說最好配薄框是希望避免加重產生這狀況
我本身一開始16-80是配B+W 62mm MRC
後來才改sony原廠 T*62mm
B+W 62mm MRC改給70-300 G SSM使用

我是沒有比較2塊保護鏡的使用差異
但用起來雖然都還是一定有全開光圈的邊角失光
但都還在能接受範圍內
用來搭配16-80都很適合啦

但兩片都不便宜一個近千 一個約2000初
如果預算不足
是可以考慮HOYA PRO 1D 或MARUMI SUPER DHG
超薄框的
kk701213 wrote:
請問各位有這顆菜頭的夥伴,請問大家都是用甚麼UV呢~之前爬過文是說要買薄框的~想請問用薄框的夥伴在廣角端就不會有暗角了嗎~還有想請問一下B+W 62mm MRC這塊就是薄框的嗎~還是另有型號?~


16-80的邊角失光是鏡頭本身的特性使然
可以參考一下客觀的測試數據
Vignetting這一項就是邊角失光
photozone的16-80測試數據
圖中數據顯示16端光圈全開時. 中央與周圍的明暗差異超過1.25EV

不使用UV就是這樣了. 所以跟你用什麼UV都沒有關係


現在市面上保護鏡都算是薄框
B+W MRC現行的F-pro銅框. B+W原廠宣稱可以支援到135底片機的17mm視角
其他如marumi DHG或kenko pro1D的框. 都比B+W F-pro還薄一些

如果你要更薄. B+W也有slim超薄框.
這個薄到連鏡頭蓋也夾不住. 所以會另外付給你一個用套的鏡頭蓋.

不過以上這些保護鏡. 都不會改善16-80本身的邊角失光特性.

之前也為了替16-80mm找UV傷腦筋。

試著套用給另外鏡頭使用的Schneider Digital+ (非Slim種類),廣角端光圈開最大會出現明顯的圓形暗角,這是拔掉UV狀況下所沒有的。

後來到店裡試用Kenko PRO1D才得到可以接受的結果。如果Sony正廠的實在買不下手(約三倍Kenko的價格阿),不妨可以試試看。
大致上了解了~~我想我會先選擇B+W系列的UV為首選~雖然很想買蔡司的保護鏡~不過好像很少有夥伴選擇這片~~我買了之後~會把我的心得跟照片po上來給大家~讓以後有買這支鏡頭的夥伴們能參考看看^^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有...
我本來是用B+W
但是有小鬼作祟
結果也換成Zeiss T*保護鏡
虛榮阿 XD
Its me. Its my style.Stay ture.
雖然B+W才是德國作的

但是想讓鏡頭完整一點 所以我當時還是直接買T*保護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