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益:想買定焦鏡來記錄快2個月大的小北鼻

目前在2組機身&鏡頭間掙扎

1.SONY A7C+FE 24mm F1.4 GM
在店家試拍照片真的很清晰,有帶回家的衝動
但要價5萬的A7C觸碰螢幕真的遠比手邊的Z50沒誠意,很不順手
不知道日後能否透過韌體更新的方式改善

2.FUJIFILM X-S10+XF 16mm F1.4 R WR
本來看到站上網友分享的照片想入手這個組合
發現全幅有一樣焦段,重量又幾乎一樣的機身&鏡頭後就猶豫了

2組機身&鏡頭價差頗大又還無緣試拍富士這個組合
無法得知成像品質是否明顯有差異
想請大家幫忙建議一下,感謝哦
2021-04-13 19: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北鼻
sy039 wrote:
目前在2組機身&am...(恕刪)


因為A7c的對焦強大到觸碰是多餘的

因為快捷鍵、快速選單設置便利,
其實也沒觸碰的必要
sy039 wrote:
目前在2組機身&am...(恕刪)

肯定a7c組合好
畫質、對焦、續航力、換鏡頭選擇性⋯
也可換35/1.8組合近攝對焦功能也很好

螢慕部份
常用菜單或功能可先自定
對焦觸控一次 目標就黏的死死的不用常點
1. 對焦來說,A7C還是領先一到兩個檔次,鏡頭速度差更多,小朋友現在兩個月還不太會動差別不大,但一年後開始越來越快飛天遁地的時候就差很多了

2. 其實小弟一直不太明白相機會頻繁使用到觸控的場合是什麼.....選單設定? 對焦點選擇? 瀏覽相片?
如果是選單設定的話,操作用觸控完全不會比較快 (沒有要幫S講話,S的選單真是有夠復古的十分不人性化,且這部分100%不會透過韌體改進
對焦點選擇的話.......以現在相機的能力,固定點對焦後+追蹤就能追著焦點跑了,還能隨時改變構圖,物體會動也沒關係放著給他追,速度比構圖後再觸碰對焦點十倍,不用微調構圖後又要再重新觸碰,一直戳....一直戳...
我不敢想像如果拍小孩用觸控選對焦點會有多慘
只有錄影中改變對焦點用觸控會比較實際

3. 成像有差嗎? APSC跟全幅絕對有差
首先景深就有差了,畫質解析力、散景、ISO純淨度、細節、色階過渡、寬容度全部都有差
至於有沒有明顯差到非全幅不可,這就看個人,沒有一定,但拍攝環境越極端就差越多,例如低光源、高速運動

4. 預算決定一切
講白了,預算夠就上,差距擺在那邊就看負擔能力多寡而已
預算不夠,Fuji那個組合也不會不好,基本性能是一定夠用,你心裡過得去就完全沒問題
XF 16mm F1.4 R WR原來這麼重...
不對,是24GM太輕了...
小孩的成長不容錯過
即然在sony版發文
應該心有所屬了吧
但我真心的也是推A7C的組合
如果您常需要在室內拍嬰兒
那肯定是 A7c + 可工作光圈 f2.8 以上的鏡頭就綽綽有餘

A7c 在 iso 1250 或是更高還是可以數毛(眉毛睫毛)
之前 A7m2 或是 aps-c 的機種 iso 800 毛就糊成一坨了

至於大家提到的發色人像
大兒子一歲前用 5D2 每天至少拍一張記錄成長
小兒子一歲前用 X-E2 每天至少拍一張記錄成長
只能說 5D2 拍人像膚色質感完勝
把24gm的預算
拿來買35 1.8 、85 1.8我認為更值得
sy039 wrote:
目前在2組機身&鏡頭...(恕刪)


入富士最大的理由沒人提到 - 發色好看,直出JPG就可用。
不建議你買16/24mm,拍人太廣,23/35mm比較實用。
https://www.instagram.com/pennyfan_silluartstudios
1. 拍小朋友大約80%會在室內,全幅比APSC的寬容度高。
2. 24mm 太廣,貼近拍會變形。
3. 等小朋友會走路了,對焦追焦會是關鍵。
4. 如在乎膚色,那還是Canon。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