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我又來了。

城裡最新的八卦,就是 35 GM發表啦!
身為一個系統裡最重要的焦段,
Sony的糾葛可是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百轉千迴終於遇到轉世重生,35 GM 發布的當下,
讓幾乎所有的老索尼都一致高潮了。
於是,難得有一次不落人後,我…..來開箱了!!

喜歡我的作品的話,希望大家能偷偷點一下追蹤: IG
(以下照片都有經過或多或少的後製)
『講古時間』
先來說說 Sony 最早的 35G,
繼承自 Minolta 最高光學的 G 系列,
當年在同好間就是一顆讓人又愛又恨的鏡頭,
愛的是它 Minolta 風味的迷人色調與氛圍,
恨的卻是那全開甚至縮一點都不夠銳利的畫質表現。

而後直到A卡口的完結,都沒有等到大家心心念念的35ZA。

短暫的CP之選,迎來了最後一顆有A卡口版本的Art鏡,35/1.4 Art。

來到了E接環,陸陸續續的出了35/2.8ZA、Loxia 35/2.0….,
直到了 35/1.4ZA 的發表,承接了A接環的用戶的夢想,
當初也成為了大家心中的一個夢幻神鏡。





在這段很長的時間裡,35ZA 入入出出也為我帶來了很多的美好回憶,
蔡司的色調、Sony的調校,特別優秀的氛圍……..

原以為這是Sony 35之路的最終,卻沒曾想,
這段期間出了比35ZA更加出色的50ZA,Batis 系列出了40/2.0,
GM系列承接著當年Minolta系的味道發布了85GM….
讓人不禁有著期望 :
「是否會有一顆35/1.2 GM,承接35G的味道與35ZA的畫質,
更加的再創Sony 35的最高峰?」
所以,Sony發表了35/1.4GM,
意料之外的1.4 (沒有1.2),卻讓體積、畫質、對焦、散景…..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完美到有點無趣的鏡頭 ?』
先說說小標題這句話,其實我是不認同的,
我認為世間不存在著完美卻無趣的鏡頭,
基本上不好的鏡頭都是一樣的,但好的鏡頭卻各有各的有趣感動。
有以色調至上,有以散景出眾,甚至是銳利無雙等等的特性,
都是看一顆鏡頭的時候,最有趣也最受觸動的地方,
所以,其實器材玩久了、用久了,看待器材都是以感動來衡量,
比較少的使用著銳利度與色散色調等等客觀因素來評量。



對於35GM的初評,大致上是全開銳利度爆表,散景表現優良,
對比略高之餘,似乎與先前的GM系列稍稍得有點色調上的不同。
『35GM / 35ZA / Batis 40 還是…. ?』
說起原生的35焦段的糾葛,想必人人都有這樣的煩惱,
該是選擇最早推出的35ZA,還是最新最頂級的35GM,
甚至是正統德蔡的Batis 40,甚至是走那廣闊的轉接之路………?
先看看三張類似的情境人像。



三張照片點進去都有鏡頭資訊,
我就不公布在文章內了,而選用了35ZA、35GM、11882做為比較,
當然是因為我暫時只拿了這三顆鏡頭出門,
而大家最關注的Batis 40 因為我少用且手頭上沒有,就不做評論了。
而35ZA和35GM,各有各的擁護者,
有人直接的認為GM無敵,最新最好就是棒,
有人直接的認為ZA沒輸,蔡司老鏡味就是無法數位複製,
而事實上,在銳利度 (或稱畫質) 的比拚上,
ZA顯得稍遜一籌,但氛圍感上的確更勝於GM,
而ZA的畫質,絕對不像網路上說的普通甚至是末段班,
是絕對算是一流的好鏡頭。
而浩如煙海的35/1.4 們,就請大家移駕來看我的小文章吧 :
小廣角怎麼選? 35mm 鏡全制霸心得
而,說了那麼多,當然是快速的提供一些實拍照供大家參考,
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回覆甚至是直接來找我詢問唷~

開箱第一張照片,獻給了和民的茶碗蒸。

馬上帶小姐姐去最夯的樂活公園拍櫻花。

除了帶麻豆去看櫻花,也帶媽媽去看了。



也去了最近越來越夯的齊東詩社。





最愛的民權大橋。


之後還有實拍我會在漸漸補上~~

2/22 補幾張實拍
最近來到了淡水,我曾經居住的都市裡,熟悉又陌生的小鎮漫步,
帶著35GM 拍,非常非常的適合,對於一機一鏡的選擇真的是我近期最推薦的鏡頭。
在菜市場裡看著準備收攤的攤販們~



走到了紅樓後的步道,有些隱密的小角落,有著日式住宅與小廢墟們。




淡水的警察宿舍,非常的漂亮。


日落時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