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4+LA-EA5 vs. a99ii對焦

因為沒有"E接環包袱".所以...已經很久很久沒買過鏡頭了.
也許E鏡頭表現會更好些.因為LA-EA5暗槓的設限條件都取消掉了.

那個a99ii半反射鏡在我所拍的照片裡都看不出影響,大概是我的視覺比較鈍.

a7r4+LA-EA5 vs. a99ii對焦
鏡頭:SAL2470ZA, SAL50F28, Minolta 85F1.4, SAL100F2.8

a7r4 對焦輔助燈不亮,PSAM mode皆試.

a7r4 水平的花樣不行,這點不意外. (ref. 相機也是水平, 照度~120Lux,柚木紋抽屜邊緣)
>> a99ii有十字對焦無障礙, 79對焦點內沒有十字對焦的也比a7r4高感. 79對焦點外一樣不行.
>> 這a7r4跟RX-1一樣.

a7r4 暗部不行,這點也不意外. (照度約~10Lux,一株黃色九重葛,對準花的部分.)
>> 一樣的圖形, a99ii的79對焦點OK, 79對焦點外一樣不行.

銀河,星軌
平地郊外測試: 以orion三顆星左右近旁兩顆較亮的星星為低臨界測試點,
a7r4完全不行,這點有些失望.
>> a99ii有十字對焦的無障礙, 79對焦點內沒有十字對焦的也只是感度稍差.79對焦點外一樣不行.
註: 當職務疲勞到眼茫茫卻又是拍星軌的好晚上時,就知道AF還是有它的便利性,沒有的話只好手動對焦.

a7r4 有眼部對焦的中光型相機--超棒的業餘相機,一進入昏暗的餐廳或場所或者要拍銀河星軌等等就不行.
a99ii 全天候相機,就差個眼部對焦就完美了.

Sony想放棄A mount,那麼就得克服以上缺點.這大概需要5年以上的光陰. 而且需要不一樣的技術.
譬如說:加快CIS的readout速度以提供垂直方向的對焦,這有點難.運用3-5族重元素的proccess,來拉高感度,這更難,因為不容於CMOS proccess.

但也說不定,Sony向來有克服障礙的黑科技,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0-11-24 11:44 發佈
sunring168 wrote:
因為沒有"E接環包袱...(恕刪)
但也說不定,Sony向來有克服障礙的黑科技,讓我們拭目以待.


沒錯! 一定可以克服的!
再等個5年,說不定就會有LA-EA6了!

希望可以插入CPL
雖然到時候比起C牌就慢了七年
但晚來總比不來的強!
讓我們拭目以待。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ever7070 wrote:
沒錯! 一定可以克服(恕刪)


若是要做5年後的預測,那麼分開兩個重點:
1. LA-EA5 會出現 LA-EA5 mark II, 那時候磁鐵的Br大約會提高為1.4倍,變成20,000高斯,那麼扭力就成為1.4倍,比A接環的機身馬達還略勝一籌.

2. 機身部分,
a. 現有1+1排的phase detector,會變成2+2排,那多出來的1+1排可以提高對焦感度(2或4個pixels拼合,或者有黑科技),也可提高對焦運算速度,精度(1/2pixel shift).
b. 那時候的DSP也會快上現時約4~8倍,好應付上述的"雙相位對焦".
c. 感測器的量子效率(感度)也會提高個1.2~1.3倍左右,這也對對焦感度有所幫助.
--這量子效率已快到了極限,若要突破真的有困難,除非打了3-5族重元素進去.
d. 十字對焦的部分如果全面做,全面啟動,因為這是類比的,所以會拖垮對焦運算速度.
因此那時候就只對”彈性定點(L,M,S)”的中心啟動十字對焦.則對焦運算速度,被拉慢的影響就很有限.有了十字對焦就可再次把NC的mirrorless拋在腦後.

以上,只是天方夜譚,讓我們密切注意Sony的黑科技發展實況罷.
没图没视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