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服役的相機是Sony的a6400
當初購買時有一起買了組合的16-50mm f3.5的餅乾鏡以及額外購買的SEL35f18的定焦鏡頭
現在遇到一個問題,16-50那顆因為光圈不大所以我在室內錄影時畫面會很暗、成相不好看。
Sel35f18這顆因為家裡不夠大,畫面拍起來又太窄⋯
想請教一下板上的大大們有沒有焦段再更廣的定焦鏡頭同時光圈至少在f2的鏡頭呢?
目前主要需求是錄影為主,不用sony原廠的鏡頭沒關係,但因為還是初學者沒有那麼多錢買到貴的鏡頭,預算大約在兩萬內⋯
拜託各位指點迷津了⋯
lin19940 wrote:
目前服役的相機是Sony的a6400
當初購買時有一起買了組合的16-50mm f3.5的餅乾鏡以及額外購買的SEL35f18的定焦鏡頭
現在遇到一個問題,16-50那顆因為光圈不大所以我在室內錄影時畫面會很暗、成相不好看。
Sel35f18這顆因為家裡不夠大,畫面拍起來又太窄⋯
想請教一下板上的大大們有沒有焦段再更廣的定焦鏡頭同時光圈至少在f2的鏡頭呢?
目前主要需求是錄影為主,不用sony原廠的鏡頭沒關係,但因為還是初學者沒有那麼多錢買到貴的鏡頭,預算大約在兩萬內⋯
兩個回答 一是改善1650的室內拍攝問題 二是您問的廣角大光圈定焦鏡
一想請問您在室內拍攝的主題?
如果是像Vlog那樣比較個人式的居家人像錄影
在不花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使用LED持續燈來補光,或環境上使用較亮較多的燈泡
再來您提到畫面很暗,想請問您的錄影模式是使用P/S/A/M?
在P/S/A模式下調整+-EV可以改變預設亮度,通常+2EV的亮度提升就很明顯了,除非真的像咖啡廳或酒吧那種昏暗光線才會到達相機的物理極限而無法提高
而在M模式下可以更乾脆的調整各個參數,以靜態錄影來說,合理的快門速度設1/30、光圈開最大F3.5,自動ISO會落在400~1600,這是實測一般家庭室內正常的亮度
這時您手動ISO提升到1600~4000,畫面應該就會到達您期待的亮度,如果沒有,表示您的拍攝環境真的太暗,那就真的得換大光圈鏡頭了XD
所以第一步建議您可以先用錄影M模式確認一下您所拍攝的場景,是否已經超過合理ISO能cover的範圍,以及是否需要透過大光圈來改善
若在設定快門1/30、光圈最大F3.5,自動ISO跑到3200或超過時才達到您認為合適的亮度,那就有必要進入到問題二了
二您可以搜尋Sigma 16mm F1.4 DC DN
從焦段上可以知道這是顆跟原廠kit1650的最廣16mm端相同視角的鏡頭
光圈F1.4甚至在酒吧這種環境都能得心應手,拍照也是一流
光圈大、視角方便、畫質好、作工一流、攜帶性尚可、價格非常實惠
網路上討論跟評價非常多,值得考慮
※但沒有防手震※
如果是動態錄影需要考量畫面流暢度
至於原廠的24mm F1.8Z 也可以考慮,因為掛了蔡頭所以價格比較高一點,平輸貨剛好達到您的預算頂
但視角就沒那麼寬敞,試著把您的1650轉到24mm試拍看看,如果這個視角您可以接受就沒問題
1. 廣角 (16以下)
2. 大光圈 (2.8以下)
3. 有OSS效果
4. 自動對焦 且快
的鏡頭
但....市面上目前沒有這樣的產品,所以你只能挑一顆勉強能接受的~
市面上幾顆比較接近的
1. 16-50mm f3.5的餅乾鏡
缺點:
沒有 大光圈
廣角沒有特別廣
2. Sigma 16mm F1.4 DC DN
缺點:
沒有OSS
對焦速度不快
廣角沒有特別廣
優點:
光圈大
價格實在
3. Sony zeiss touit 12mm f2.8
缺點:
沒有OSS
對焦速度也不快 同時對焦馬達聲音很大
價格貴 超過三萬
優點:
廣角廣
光圈大
4. Samyang 12mm F2 NCS CS
缺點:
沒有OSS
沒有自動對焦
優點:
廣角廣
光圈大
價格實在
(有一件事情可以提一下就是"泛焦"
越廣角越能泛焦 所以12mm 如果光圈開2.8,在距離鏡頭126.4cm之後的範圍都是泛焦,
所以根據使用者需求,也許沒有自動對焦也OK)
---------------------------
我自己是選4. Samyang 12mm F2 NCS CS 調整成泛焦,室內錄影還不錯,
有行走需要時上穩定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