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3開箱 & A580關箱文 痞客邦文章
相機解析力測試
後製寬容度測試
各級ISO表現
散景比較
24-105 F4G星芒簡單測試
JPEG直出比較
最後總結
前言
A580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單眼相機,陪我從大學,到出社會工作,到德國打工度假,上山下海走過十多個歐洲國家,雖然這台相機並沒有宣稱有多強大的防滴防塵功能,但颳風下雨也在外征戰了好久好久,沒有死機。
從2012年一直用到2016年都是正常,直到2016年中開始發生會自動關機的異狀,上網一查發現是A580的通病或算是設計缺陷吧,電源開關使用久了會發生接觸不良,導致相機會不定時的自動關機,送修報價要$3600,那時候A環早已是有事燒紙的年代根本沒價值了,於是就萌生了想乾脆不修理上全幅相機吧。但那時候E接環只有A7M2可以選擇,對於電池耐用度過低實在無法接受,又恰逢要去德國打工度假,乾脆還是把錢省下來吧,天知道出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另一方面我也是相信相機後面那顆腦袋比器材更重要,就這樣一直忍著竟然忍到A7RIV發表了,隨即我最想要的A7RIII大跳水,一整個就捏不住了。於是就迎來了這次的開箱&關箱文。
在購買FF之前其實也爬過非常多的文章,比較APS-C與FF之間的差異,例如A6500 VS A7M3等比較,但由於我本身持有的A580算是老骨董了,網路也查不到發表時間差這麼多的相機能力比較,因此打算自己寫一篇分享,讓跟我一樣持有老古董,煩惱要不要更新器材的你一些參考。基本上這比較非常不公平,A580的定位是APS-C的中階相機,而A7R3為FF旗艦機,因此不管操作感、選單豐富度都不在一個層級,但既然這樣更可以單純比較A7R3+24-105 F4G和A580+1680Za這兩組旅遊組合,在各種旅遊時會遇到的場景,實際拍照的畫質表現與差異,新機發售價格差異將近3倍的相機(A580約3萬,A7R3約10萬)到底會不會一路輾壓呢?,讓我們看下去。
機身基本身家比較
|
A7R3 | A580 |
推出日期 |
|
2010/08 |
有效像素 | 4020萬 | 1620萬 |
|
|
APS-C |
快門速度 | 1/8000~30秒及B快門 | 1/4000~30秒及B快門 |
重量(含電池) | 657g | 599g |
機身尺寸 | 126.9 x 95.6 x 62.7mm | 137 x 104 x 84 mm |
鏡頭 | 24-105 F4 G | 16-80Za |
鏡頭濾鏡口徑 | 77mm | 62mm |
鏡頭重量 | 663g | 445g |
鏡頭尺寸 | 83.4 x 113.3 mm(直徑 x 長度) |
|
|
|
|
- 上方
- 前方
- 機背
這邊可以看到A580握把比A7R3更深,
也因此握感更好,24-105明顯比16-80ZA大一管,77mm濾鏡也好貴阿...。兩者高度差不多,A580多了OVF五菱鏡因此軍艦部高了一點,都是3吋可上下翻轉LCD螢幕,還好我手小A7R3小指懸空感沒很嚴重
解像力比較,中央及邊角在各級光圈的畫質
使用腳架,關閉防手震功能,手動對焦,,ISO均設定為100,均無使用保護鏡,A580使用反光鏡預鎖功能,A7R3使用電子前簾快門減少晃動造成的影響。
廣角端等效24mm,小菜的16mm

中央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3.5
- A580-F4
- A580-F5.6
- A580-F8
- A580-F11
- A580-F16
- A580-F22
邊角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3.5
- A580-F4
- A580-F5.6
- A580-F11
- A580-F16
- A580-F22
廣角端等效50mm,小菜的35mm

中央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4.5
- A580-F5.6
- A580-F8
- A580-F11
- A580-F16
- A580-F22
邊角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4.5
- A580-F5.6
- A580-F8
- A580-F16
- A580-F22
廣角端等效105mm,小菜的80mm

中央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4.5
- A580-F5.6
- A580-F8
- A580-F11
- A580-F16
- A580-F22
邊角
- A7R3-F4
- A7R3-F5.6
- A7R3-F8
- A7R3-F11
- A7R3-F16
- A7R3-F22
- A580-F4.5
- A580-F5.6
- A580-F8
- A580-F16
- A580-F22
相機組合解析力結論
A7R3+24-105G組合,從廣角到望遠端基本上F4開始就是可用光圈,最佳光圈分布在F8~F11,F16仍算可用光圈,算是十分可圈可點的鏡頭。
A580+16-80Za組合,各焦段最佳光圈大概為F5.6~F8,中央解析不淑,邊緣解析力普通需靠縮光圈改善邊角畫質。
目前官網24-105G售價$41,980對比16-80Za $32,880,依照解析力來評比,小菜的價格實在有點貴,由於手邊沒有A轉E的轉接環,就沒有試兩顆鏡頭在A7R3的表現了。
解析原圖打包
後製寬容度測試
寬容度影響風景攝影甚鉅,旅遊時也會常常遇到逆光,歐洲教堂內眼睛看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卻難以用相機記錄,由於教堂內普遍沒有照明僅靠著窗光,再加上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在教堂使用腳架+範圍曝光來製造HDR照片的,也因此寬容度的好壞間接影響了照片的品質。下面就來實際比較RAW檔後製寬容度差異,A7R3使用壓縮RAW,刻意欠曝-0.7~-1.0EV,主要看高光及陰影處拉回後能保留多少細節及有多少雜色。
後製參數完全套用,差異只有鏡頭校正檔。
- 室內RAW直出
- A580
- A7R3
- 樹葉RAW直出
- A580
- A7R3
- 屋子RAW直出
- A580
- A7R3
- 道路RAW直出
- A580
- A7R3
- A580-裁切
- A7R3-裁切
第二張逆光的樹林,這場景在拍楓葉、櫻花等場景都可能會碰到,觀察大逆光拉回後的畫質差異,兩張照片角度稍微不一樣,暴力拉亮暗部後,A580葉子邊緣暈光較明顯外(鏡頭造成?!),顏色部分還原的也不錯,但從縮圖就可明顯看出畫質差異
第三張 樹叢道路,極致光差並刻意-1ev拍攝,觀察走道暗部拉回的狀態,可以看到A580在走道底部出現紫紅色的雜色,A7R3則無。
第四張 考驗天空及房子暗處拉回的顏色,刻意欠曝,後製也刻意拉到HDR的樣子,和上一張相同在暗部A580同樣出現紫紅色雜色,除此之外樹葉和藍天的顏色都還蠻正常的。
後製寬容度總結
一般逆光場景在不過度後製的情況下都還可以,但A580+16-80容易在亮光處有光暈影響畫質,過暗的部分硬要回拉就會產生紫紅色的色斑,A7R3則是表現非常優異後製寬容度真的很高,但是說真的這後製寬容度的差異其實比我自己想像的還要小。
後製寬容度原圖下載
各級ISO表現
升級全片幅相機我想最最最有感的應該就是這部份了,馬上來看看差異吧。
- A7R3-ISO100
- A7R3-ISO400
- A7R3-ISO800
- A7R3-ISO1600
- A7R3-ISO3200
- A7R3-ISO6400
- A7R3-ISO12800
- A7R3-ISO25600
- A580-ISO100
- A580-ISO400
- A580-ISO800
- A580-ISO1600
- A580-ISO3200
- A580-ISO6400
- A580-ISO12800
A580從ISO1600開始噪點增加,3200還是保持不錯的細節,但到星空常用ISO6400時噪點就明顯暴增,12800基本上不可用噪點過多且很多雜色
A7R3挾帶著高畫素優勢,從ISO100~6400都保持著很好的細節,ISO12800和A580的ISO3200有著差不多的噪點表現
A580作為末代OVF機種,當初ISO也是號稱有很好的表現,但在A7R3面前被完整輾壓,差距約兩個ISO級距,這部分真的是FF相機的優勢,ISO隨便開個6400都輕鬆拍,特別是旅遊時無腳架又想拍些夜景,高ISO優勢一覽無遺。
散景比較
嚴格說起來這兩支鏡頭都不是人像鏡頭,但旅遊鏡總是有要拍人的時候,不然財政部長會否決掉鏡頭的預算案
- A580-16mm-F3.5
- A580-80mm-F4.5
- A7R3-24mm-F4
- A7R3-105mm-F4
24-105 F4G星芒簡單測試
簡單測試一下F5.6~F22的星芒,18隻腳從光圈F5.6就有,F11開始就很明顯,這星芒我個人覺得蠻好看的,鬼影的部份F16蠻明顯的,要小心面對強光的角度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JPEG直出比較
有些人是不修圖派的,相機買來就是完全靠相機直出,雖然會買SONY還不後製的人應該很少吧!?直出應該是富士的天下吧XD
測光模式使用平均測光,對焦相同位置
- A7R3-1
- A580-1
- A7R3-2
- A580-2
- A7R3-3
- A580-3
JPEG直出原圖下載
最後總結
在這不公平的對決中,A7R3理所當然的拿到了全面的勝利,但A580即使是10年前的機器表現仍然不俗,除了先天畫素較低細節較少及鏡頭解析力普通之外,作為一機一鏡的旅遊鏡還是能有不錯的表現,特別是如果你大部分都是分享在FB/IG等社群上時,經過縮圖後兩者的差異就更小了,但若你跟我一樣是100%魔人,A7R3的超高解析力真的超級爽快的,裁切無壓力。另外A7R3在風景攝影上也有絕對的優勢,面對需要亮暗過渡、暗部拉回、細節展現的風景攝影來說,A7R3表現真的很棒的一台相機,電池部分也真的很夠用,去克羅埃西亞一整天下來拍照+錄影一顆電池可以搞定,還好沒忍不住買了二代。
最後放張用A580拍的照片紀念他光榮退休了,A580除了反光鏡震動過大之外,真的是很棒的相機,從2012到現在7年可以光榮退休了,接下來的日子由A7R3接棒,希望可以再戰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