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緣起

前篇提到飛宇 A2000+ RX100 M5+ASUS 10500mAh 行電總重 1762 克,在年紀越來越大下撐個半天還是手酸不已,做為旅行雖拆裝方便,所佔體積也不大,但在看到智雲 CRANE-M2發表後,重量 500克(含電池),一萬有找(momo 等到週末下訂,配合折價券,八千有找,還加送一片 Sandisk U3 可錄 4K 的 32G MicroSD 卡 + 轉接卡),接上299 克的 SONY RX100 M5 及隨附的小腳架,總重不到 1 公斤(實測 948 克),若再加上ASUS 10500mAh 行電(夾在隨附的手機夾鎖在CRANE-M2 側邊的 1/4" 孔,重量共 317 克),這樣加起來的全部重量也只來到 1265 克






(註:由於隨附的充電線夠長,旅行時可以將行動電源放在背包的側邊袋中,這樣手持時不到一公斤更輕鬆,雖然有線連接,還不致防礙到操作。)



昨天傍晚到貨,馬上拆裝測試,很快就上手,但始終無法與說明書(官網下載的英文說明書)所述讓 CRANE-M2 與 SONY RX100 M5 使用 Wi-Fi 連結,達到以手柄遙控 Start/Stop 錄影及 Zoom In/Out ,花了不少時間,最後才發現把 SONY RX100 M5 的軔體從 1.01 升級至 2.00 即能順利連結

 SONY RX100 M5 相機上的操作與 YouTube 及說明書上的說明略有不同(那些都是 M5A、M6、M7 的畫面)
  1. 飛航模式「關」


  2. 再到應用程式清單


  3. 執行「內嵌智慧搖控」


  4. 出現下圖即可進行連結


(註:第一次連結時需要手機,連結成功後,下次連結可以不用手機,只要確定相機Wi-Fi 有打開,穩定器啟動後便可以自動連結相機,直接操縱手柄來遙控相機。只有要做全景或縮時拍攝時才需要開啟手機的 ZY Play 。)

購買前當然也做足功課, CRANE-M2 並未附充電變壓器,這隨便用一只手機充電變壓器就可以,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用行動電源來充電,這樣才方便。



而讓我決定購買 CRANE-M2 的主因之一,在事先下載了英文說明書,看到穩定器提供了一個 MicroUSB 接孔,可以對相機充電才決定購買的因為要使用的相機是 SONY RX100 M5,拍攝影片時實在太耗電了,有了穩定器能替它充電的功能,實在太棒了。(還需要去買一條MicroUSB to MicroUSB 的短連接線,原廠未附。)



後來再看了穩定器的詳細規格,發覺內置的電池容量只有 1100 mAh ,若要對 SONY RX100 M5 供電,不就一下子用光了,雖說穩定器可以用行動電源充電,但擔心的是:

       使用行動電源替穩定器充電時可否同時對相機充電?

為此還特別詢問官網,確定了可以邊充(行電)邊用(對相機充電),不過也有個但書:但是不建议长期这样使用,多多少少对电池有影响,就跟手机边充边用一样。不是很貴的三軸,換電池應該也不至於花太多吧!加上也只有旅行時才會如此使用,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才對。)

還有個網路上一致詬病的就是 Joystick 很輕易可以拔掉,這或許在旅行中很可能就掉了,為此想到了可以使用快速膠將其固定。
(註:要黏上時有兩點要注意:膠水只能沾一點點,或許用針尖挑一點即可;黏上時 Joystick 要放在桌面朝上,再將手柄朝下壓入,等乾了後才能再動,不然,可能有膠水溢出,最後整個 Joystick 被固定住不能移動。)

測試與心得

先說缺點:
  1. 開啟手機的 ZY Play 做全景或縮時拍攝時需要讓 app 維持在前景,放到背景就會中斷拍攝。
  2. 雖然手柄有錄影鍵,按一次可啟動錄影,按兩次可以拍照。實際使用時需要相機上的模式轉盤在相應的位置才有效。意思就是模式轉盤在影片位置,錄影鍵,按一次便可啟動錄影,但按兩次無法拍照,要拍照就得把模式轉盤轉到拍照模式,按兩下才能拍照;同樣地,在照片模式下按一下是無法錄影的。
  3. 縮時攝影的時間最長只能到 59 分鐘。(雖然可以設定一小時或兩小時,按下開始拍攝時會變成只拍攝幾秒鐘,這意味著要拍攝長時間的銀河縮時是沒辦法的。不過,這樣也好,一吋感光元件的 SONY RX100 M5還是用在風和日麗的情況下,甚至夜景最好也儘量少用。)
  4. 實際使用才發現CRANE-M2 以 SONY RX100 M5 的 「內嵌智慧搖控」連結後,無法以 pp7 S-log2 拍攝 4K 影片(這是相機 app 的問題,離開「內嵌智慧搖控」即可,但這樣就無法以手柄遙控相機 Start/Stop 錄影及 Zoom In/Out,需要在相機上操作。)
  5. 還可以再加一點,按鍵的排列方式對於像我這種左撇子的人不友善。唉!這個世界一向如此,只好自己慢慢適應了。
可以說說優點了:
  1. 重量輕,價格不高(雖然質感尚可,但與這個價位相稱)。
  2. 可以外接行動電源對穩定器充電,同時對相機充電。
  3. 平衡容易。
  4. 拆裝簡單,且有固定機構,旅行攜帶方便外,從背包拿出後能夠快速使用。
  5. 與相容的相機 Wi-Fi 連結後,讓整個操作變得容易且滑順。

能夠帶出去且常用的器材才是 C/P 值最高的。



******************************

抽個空去台中電子街的今華電子買了一條約 15 公分的雙公頭 MicroUSB 充電線,這是最短的,也不是如CRANE-M2 附的那種軟線,加上 MicroUSB 接頭蠻長的,只得用膠帶綁住,雖然醜了點,但在 Tilt 時才不會卡到:
  • 接上後確實如說明書所寫,可以替相機充電,如圖所示。雖然看不到,但實測行動電源在充電 CRANE-M2 時,接上這條充電線也可以同時替相機充電,這樣電力問題就解決了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 整個器材大概變成這樣了(要是有如說明書圖裡那種線就好了)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 Tilt 最多只能到這個程度,充電線還是會卡到,所以要使用 V 模式,這條線就得拔掉。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 接頭接在相機處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電力問題解決了。既然來到電子街,宮原眼科就在旁邊,就順便拍了幾段影片練習手感,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散熱

才拍了兩小段影片(每小段皆短於 1 分鐘),相機就出現過熱的警告圖示,雖然還能繼續拍了幾段影片,因為還未接上充電線,一顆滿電的電池才拍了不到十分鐘就快沒電。

說到散熱,在 YouTube 看過國外有人黏上散熱風扇,這種樣子是不用考慮的。是否有那種確定有效果的散熱貼片,把螢幕拉出後貼在機背上(散熱膏應該是不行,塗在相機,想想就算了),或是有什麼不要太大的冷卻座可以鎖在相機底部,不曉得大家有無較好的解決方案。

進一步的測試與心得


關於電力

有了較長時間的使用後,除了更熟悉 ZY Play app的操作外,也發覺了雖然 CRANE-M2 可以對 SONY RX100 M5 充電,但RX100 M5 這個「電力怪獸」拍攝影片耗電如喝水,CRANE-M2 供應的電力只能是杯水車薪(測試時相機從滿電到用盡, 即使 CRANE-M2 從頭到尾對相機充電,它還能維持滿格狀態),維持相機的待機畫面還算勉強打平,相機的電力還是會耗盡的。因此這條雙公頭 MicroUSB 充電線算是多買了

看來,旅行中,利用空檔以行動電源對相機充電才是上策(雖說可以多帶幾顆電池,但換電池要拔快拆版,換好後還得重新調平衡,如果是跟團的旅行,時間緊湊,可能就不適合了。)

CRANE-M2 充滿電後,旅遊時應付一天的行程應該足夠,也可以乾脆用行動電源直接對相機充電,這也算是可行的辦法,而且器材關機仍然可以繼續充電。(CRANE-M2 這個對相機充電的功能僅限相機開機時才有)

 

軌跡攝影

手機 app 「ZY Play」除了提供與手機一樣的操作外,還能提供一些特別的功能。點選畫面左中的相機圖示: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就有「全景」、「延時攝影」、「軌跡攝影」三種拍攝方式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全景」對我來說用途不大,旅行還會另帶全幅微單配上 14-30 鏡頭就夠了。至於「延時攝影」(縮時)不會用到,我會使用 RX100 M5 裡已安裝的縮時 app 配合「軌跡攝影」,這樣才不會拍出固定畫面的縮時影片。因此底下只針對利用「軌跡攝影」來拍攝影片寫點操作心得。

點選「軌跡攝影」後,進入如下的畫面: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有四個需要設定的地方。設想了兩種例子來加以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在水平方向 Pan 30度拍風景(一般是以小腳架固定穩定器後拍攝用,但有時想拍的角度不見得有固定小腳架的地方,因此想用這個方式手持時也能用,這樣自由度才高:把手機以手機夾固定在手柄側邊的 1/4"孔,方便操作,雖然也可使用 Joystick ,除了操作時不會 Pan 得很滑順外,因為要水平旋轉,得處於 L 模式, Joystick 的手動操作,很難保證一定水平。)
①高級設置:勾選「俯仰軸鎖定」以確保只在水平方向旋轉。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②拍攝模式:當然是選「視頻」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③拍攝時長:因為是拍攝影片,Pan 30 度,設成 20 秒轉動的速度應該夠慢了,要再慢,就加長時間。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軌跡點的設定:先找好要拍攝的角度,在水平 30度的範圍內,開啟相機並扶好,然後把穩定器手柄對準此範圍的中間再啟動穩定器(這個步驟非常重要,牽涉到原點的位置,設置好並儲存下來的「預設方案」才能依選好的角度拍攝影片。)

正確地按照上述方式啟動,下圖第一個軌跡點紅框內的數值應該是 0 (三軸的數值都會是 0 ),然後以 Joystick 把水平方向移成紅框內的數值為 -15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再按第一個軌跡點下方的 + ,增加第二點軌跡點,再以 Joystick 把水平方向移成藍框內的數值為 15,這樣兩個軌跡點間的角度就是 30 度,可是這樣設定無法開始拍攝,因此還需再按第二點軌跡點下方的 + 以增加第三點軌跡點,不需再改變角度,直接按「開始拍攝」。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會先出現儲存方案的對話框,命名並存檔。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如果相機(模式轉盤要位在影片位置)與穩定器以 Wi-Fi 連結好,ZY Play 就會送出指令,倒數 3 秒後讓相機開始 REC,拍攝完畢(20 秒)後也會送出指令讓相機停止 REC。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第二個例子是在俯仰方向 Tilt 40度拍高樓,設置步驟與第一個例子差不多,只是在「高級設置」時勾選「航向軸鎖定」以確保只在俯仰方向旋轉。
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智雲 CRANE-M2 + SONY RX100 M5 這才是「承擔」得起的組合
設置好兩個方案後,未來旅行時看到要拍攝的角度,只要點選上圖的「預設方案」,選擇適合的方案就可以開始拍攝影片了。

這個連結看到別人整理好的散熱方法,可以學著點,但終歸要帶這些器材出遊,時間點還挑個秋冬時節,或是到緯度較高的地方(東南亞就不用考慮了,一年四季如夏,緯度又低)。
2019-08-27 12:29 發佈
lykphoto wrote:
緣起前篇提到飛宇 A2000...(恕刪)
11月初江南八日遊,就帶了這套輕便的組合,於是有了許多素材可用。

行程中包括了上海外灘夜景,以SONY RX100 M5 的全景模式拍下夜景,進 Final Cut Pro 10.4.6 簡單地以 Ken Burns 處理。鑑於內建的設定從左到右 PAN 整個場景太過單調,經過一番摸索,再增加一點 Zoom-In 及 Zoom-Out 的效果,先來看作成的影片:


詳細操作步驟可參考這篇文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