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igma art 24-70mm f2.8 有FE SONY卡口上市了嗎?

Sigma art 24-70mm f2.8 有FE SONY卡口上市了嗎?

現在這焦段除了貴貴的原廠GM鏡 跟騰龍 28-75mm 可選

Sigma art 24-70mm f2.8 也發表E卡口了,大概何時上市呢?
2018-06-06 23:12 發佈
etjan64 wrote:
Sigma art ...(恕刪)

目前只有七顆Art定焦確認FE化

18 20 24 35 50 85 135

2470Art表現其實不太OK

etjan64 wrote:
Sigma art...(恕刪)


沒有, 且無上市時間
我自己有一點點不大了解
為什麼用Sony FE系列的相機會用Sigma 2470 art 這個超級大隻佬鏡頭
整個配重跟手感極度奇怪啊

Sigma在開發FE鏡頭其實是非常落後的
現有的那幾隻根本是直接把MC-11掛上去的偽FE鏡頭
在Sigma實際開發FE鏡頭之前,我覺得Sigma不用考慮了

Ron Lee wrote:
沒有, 且無上市時...(恕刪)


完全同意你的觀點,五分送上。
Sigma鏡頭光學素質是好,但是又大又重也沒多便宜。
除了專業人士使用以外,一般人如果用這些又大又重的鏡頭,我覺得就失去Apla全幅無反的意義了。
Sony自己的定焦鏡頭很多畫質又好又便宜小巧的,28F2,35F2.8,55F1.8,80F1.8都很優質。
變焦我大概只會入手24-105這支,不然就期待Sony能出2470F4二代改善畫質吧。
等待 35mm art FE 的過路客..

個人覺得不用原廠鏡頭的原因,主要還是價格啦!再來就是畫質;結論就是CP值~
而且原廠鏡頭有的也很重, 配重也很奇怪, 像是24-70GM
我用a7III+24105G 配重就有點怪怪的了, 為了配重, 我就裝上手柄
雖然捨棄更輕的重量, 換來的是"我覺得"更值得的握持感受
所以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囉~

是說 sigma art 系列, 我還真的只有24-70 不會推薦 ! 因為他畫質沒有很好(相比其他24-70鏡頭), 又重..
現在騰龍又出了 28-75f2.8 真是CP值來的;價格~畫質~輕便~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我建議樓主還是選騰龍吧!

# sigma art 35 50 135 這幾隻都不錯
Sigma 35 ART我有一顆A環
但我是覺得除非在意一體成形
否則我會考慮MC11+EF環的35ART
可以配很多EF環的SIGMA鏡頭,因為同一顆鏡頭,EF環的二手價因賣的人多會比A環漂亮很多

Ron Lee wrote:
沒有, 且無上市時...(恕刪)



很多人都在期待FE的SIGMA鏡頭~但是又不想要那截MC-11的屁股
但是6/5號我去取鏡頭時嚇到了~它是存在的!
不過店員告訴我那是必須的~因為SONY的鏡頭就是在那一截做對焦...
我是不懂真的假的啦~不過目前只能先接受它了...
minkai7327 wrote:
是說 sigma art 系列, 我還真的只有24-70 不會推薦 ! 因為他畫質沒有很好(相比其他24-70鏡頭)...(恕刪)


sigma 前一款非art的24-70我有,
現在也在轉接A7R2,這顆畫質可是當時各家24-70鏡頭裡算不錯的了,也是CP值首選,

但當時似乎各款24-70的通病就是光全圈開時,邊角銳利度不足,只有中心銳利,

不過這對於取景擺中間的人像或物品拍攝比較沒有影響,旁邊更虛化反而是某些族群想要的效果

我習慣拍風景,所以是光圈縮到8,中心到邊緣整體來說畫質表現就很好了
我個人比較期待 carl zeiss 24-70mm f4 fe這顆改款出二代

算算時間發表應該也有近五年?是該有下一代了

配合4000萬像素以上 主流的解析度 f4光圈綽綽有餘

真要大光圈再搭配 50mmf1.4 55mm f1.8就OK

要一顆24-70mm f2.8走天下 就是又大 又重 又貴

解析度也沒有定焦大光圈鏡頭好



jostrong0929 wrote:
不過店員告訴我那是必須的~因為SONY的鏡頭就是在那一截做對焦...(恕刪)


痾~你被店員唬了
之所以多那一截的原因是
Sigma不願意重新設計鏡頭,想要把DSLR的鏡頭直接掛到E-mount去賣
所以需要補足E-mount與傳統DSLR之間缺少的法蘭距

我可以接受為了光學上所需要的體積跟重量
像Sony 2470GM這種鏡頭,又大又重,雖然我不喜歡但是我可以同意他需要做到那麼大那麼重
但是只是為了增加法蘭距把鏡頭搞得那麼長,我自己是無法同意這種設計理念
  • 2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