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先上影片
臉書連結
YouTube連結
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時候,和我媽到日本東部自助十天,本來想要拍一支VLOG,可是我講話一直詞窮又口吃,拍了五分鐘就放棄XD,最後還是拍了一支超濃縮的travel film,來紀念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去東京市區,第一次賞櫻,第一次自駕。
當然也發生很多大插曲,像是櫻花早開,我媽在日本得流感等等,也發生很多小插曲,租到一台爛WIFI機之類的,整體過程還算圓滿,就是一次耗盡能量的旅行。
大致的行程
3/27 仙台機場 仙台車站 山形車站
3/28 山寺 最上川 銀山溫泉
3/29 羽黑山
3/30 淺草
3/31 千鳥之淵 皇居 吉祥寺 小金井公園
4/1 長瀞 秩父 熊谷
4/2 聖橋 秋葉原 表參道 六本木
4/3 甲府 本栖湖 精進湖 西湖 河口湖
4/4 柴又 東京鐵塔 台場 澀谷
使用相機:
A7R3
使用鏡頭:
SONY PZ 18-105mm F4
SONY FE 35MM F1.4
SONY FE 16-35MM F4
器材的部分:這次去日本我帶了
穩定器【智雲 Crane2】非常適合SONY的穩定器,因為支援PZ鏡頭的變焦,雖然不像Canon支援對焦但R3的自動對焦相當厲害,如果要錄影AFC,建議可以使用動態模式,會比較滑順,至於穩定器本身還在調教中,L(鎖定)模式下沒什麼問題,但在PF模式下,環繞時常常會一格一格的轉,在電腦上回放非常不流暢,之前用過PILOTFLY的H1+,滑順蠻多的。
空拍機【MAVIC AIR】:很適合帶出國的空拍機,小小一台,畫質比MAVIC PRO好(4K下,流量100M)又有很多智能跟隨,一鍵短片的功能,COLOR PROFILE通常我都選D-cimemalike,顏色相當自然,雖然比P4P的DLOG寬容度小,但後製起來還是有空間。
腳架【馬卡龍 MAGALONG ML-PROK224 】很普通的腳架,但承A7R3+FE35MM完全沒問題。
減光鏡【BENRO百諾-可調式減光鏡 SD NDX-HD LIMIT ULCA WMC-82mm】因為錄影我習慣用角快門180度,也就是幀數X2,來追求比較好的MOTION BLUR,所以買可調減光鏡,好處是光圈可以保持很大,也不太需要動光圈、ISO,稍微轉一下濾鏡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不過百諾的這個鍍膜似乎不太均勻,我在拍山寺的某一CUT時,往前DOLLY出現閃爍,後來研判是因為鍍膜不太均勻,造成某個角度會有耀光情形。我另外有買濾鏡轉接環,濾鏡本身是82MM,有買一個82MM轉72MM的,讓我的鏡頭可以順利裝上。
偏光鏡【MARUMI CPL 72MM】沒啥感覺,中規中矩
另外還有快門線、PEAK DESIGN的LENS CHANGER,我的相機包是國家地理的MC5320,搭配THINK TANK的腰帶以及一個模組化的鏡頭袋,其實不會很重,而且如果有帶空拍機,幾乎都有開車,像東京不能飛,就放在飯店裡面,肩膀或是腰一整天下來不太有不適的情況。
相機設定的部分:
相片設定檔:大多是用CINE4,如果遇到光比比較大的時候會切SLOG2,不過我以前很少用CINE4,所以回來後製的時候,亮部常常爆掉,感覺以後拍CINE4可以UNDER 0.7~1EV
,只是要記得ISO不要拉高,拍UNDER ISO又拉高很容易有燥點。
影片格式:靜態拍4K 30P,動態拍FHD 120P,因為抓拍實在太容易失敗,我成品是24P,拍120P會有五倍的時間可以選,拍4K縮成FHD,「我感覺」成像會比較扎實一點,,而且後製也會比較有空間。
其他設定:對焦模式通常都用AFC,偶爾拍橫移,怕跑焦會先對好,然後轉MF,白平衡都幾乎用K值,因為影片後製空間小,顏色不對很難拉回來。
場景拍攝部分:
一開始就會設定幾個必拍的場景,比如說富士山,東京鐵塔的電梯、縮時等,聖橋的火車,新橋到台場的電車,大部分都是看別人的遊記,覺得很適合動態的性質,就把它加入清
單,也有些是個人幻想,比如說是富士山,覺得在影片加入富士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其他的都是抓拍,在路上看到有趣或是漂亮的景就把它拍下來。
剪輯敘事部分:
建議音樂可以早點找好,我是第二天就決定要用甚麼BGM,這樣在拍攝的時候,比較有感覺,而且在拍攝的時候就要分配素材,大概可以分成輕的、重的、慢的和快的,影片要跟音樂對到很重要,不光是對拍,還有要對音樂的結構,如果是層遞型,最好就是要把比較重要的素材往後擺,不要怕一開始太無聊,就把素材一直往前塞,這樣到後面很容易沒素材用,讓看的人會麻痺。
調色後製部分:
我是用PREMIERE 2018CC,因為拍得很多是SLOG還有CINE,SLOG要大拉取線,把對比拉出來,然後加飽和度,CINE4因為本來對比就比SLOG大,通常會小拉,但我像這次高光常常拍到爆掉,就會把整體曲線微微的往右下拉,讓對比稍微出來一點,但又不至於相差過大。整體色調其實我這次是太貪心,想要太多顏色,所以整體色調不太統一,比較好的還是整體用同一個色調,或是兩個(例如都市一個,郊外一個或是白天一個,晚上一個)
小記:其實應該要多一點我母親的畫面,可是她在日本得了A型流感,在東京時大部分都在飯店休息,所以東京很少我母親的畫面。我與我母親都是屬於比較不會表達愛的人,平常都是嘴砲互嗆居多,這次採用的視角也是比較冷冽的,之後如果有機會也想嘗試看看vlog(網紅)的方式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