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Sony A73 與 A7R3 / A9 的規格大比拼與一點心得 (更新台灣售價)



各位,我又來了。

Sony 今天豪華發表了 A7 系列的三代機,正式完滿了 III 世代的基礎調性。

由於和旗艦機 A9 高度的相似度,特地研究了一下彼此間的差別給各位參考。

也可以看看 : 網誌好讀版

A7 III 與 A7R III 規格面的表格:























型號A7 IIIA7R III
感光元件全片幅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全片幅 (35.9 x 24.0 mm),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
畫素2420萬4240萬
對焦點693 點 (相位式)、425 點 (對比式)399 點 (相位式)、425 點 (對比式)
感光度範圍ISO 100~51200
(可擴展至 ISO 50~204800)
ISO 100~32000
(可擴展至 ISO 50~102400)
對焦靈敏度範圍EV -3 至 EV 20EV -3 至 EV 20
快門範圍1/8000 ~ 30s,支援 B 快門1/8000 ~ 30s,支援 B 快門
閃燈同步速度1/250s1/250s
快門連拍10 (機械/電子)10 (機械/電子)
5 軸防手震有 (5 級)有 (5.5 級)
觀景窗236 萬點 XGA OLED 電子觀景窗368 萬點 Quad-VGA OLED
螢幕3 吋 92.1 萬點3 吋 144萬點
低通濾鏡
Pixel shift
無壓縮 RAW
靜音快門
觸控
眼控追蹤對焦
白色優先白平衡
電池NP-FZ100NP-FZ100
記憶卡SDXC 雙插卡槽,槽1 支援 UHS-IISDXC 雙插卡槽,槽1 支援 UHS-II
體積126.9 × 95.6 × 73.7(mm)126.9 × 95.6 × 73.7(mm)
重量650 公克673 公克
建議售價TWD$59980TWD$99980


兩台三代機最大的差異顯然就在於畫素了,在對焦的等級上73幾乎完整承襲 R3/A9 的帳面規格,

在對焦方面應該會略勝 R3 ,螢幕與觀景窗的等級則是略略的沒有 R3 好。


我覺得理論上 A7R3 勝過 A73 的地方有:

(1)

將近兩倍的畫素,隨著畫質與細節的提升以外,可用 ISO 也預期會比 73 高 1~1.5 級。

(2)

無低通濾鏡,畫質顯著提升。

而理論上 A73 勝過 A7R3 的地方有:

(1)

價格,幾乎四萬的價差,大幅度的降低了頂級攝影的門檻。

(2)

對焦點覆蓋率,73 與 A9 相同的 93% 覆蓋率,在對焦的方便性上會比 R3 更好。


A7 III 與 A9 規格面的表格:





















型號
A7 IIIA9
感光元件全片幅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全片幅 (35.6 × 23.8 mm),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
畫素2420萬2420萬
對焦點693 點 (相位式)、425 點 (對比式)693 點 (相位式)、25 點 (對比式)
感光度範圍ISO 100~51200
(可擴展至 ISO 50~204800)
ISO 100~51200
(可擴展至 ISO 50~204800)
對焦靈敏度範圍EV -3 至 EV 20EV -3 至 EV 20
快門範圍1/8000 ~ 30s,支援 B 快門機械: 1/8000 ~ 30s,支援 B 快門
電子: 1/32000 ~ 30s,支援 B 快門
閃燈同步速度1/250s1/250s
快門連拍10 (機械/電子)5 (機械) / 20 (電子)
5 軸防手震有 (5 級)有 (5 級)
觀景窗236 萬點 XGA OLED 電子觀景窗368 萬點 Quad-VGA OLED
螢幕3 吋 92.1 萬點3 吋 144萬點
無壓縮 RAW
靜音快門
觸控
眼控追蹤對焦
白色優先白平衡
電池NP-FZ100NP-FZ100
記憶卡SDXC 雙插卡槽,槽1 支援 UHS-IISDXC 雙插卡槽,槽1 支援 UHS-II
體積126.9 × 95.6 × 73.7(mm)126.9 × 95.6 × 63.0(mm)
重量650 公克627 公克
建議售價TWD$59980TWD$129980


幾乎是發表的第一刻,A7 III 註定被當作小 A9 來看待,

但仔細比較上 A9 的規格只有螢幕比較好....,其它的好都在比較隱性的特色中。


我覺得理論上 A9 比較強的地方有:

(1)

無黑屏對焦 / 連拍 : 受益於堆疊式的感光元件,A9 在使用的順暢度絕對是索家之冠,

所以可以預測對焦方面 A9 還是會比73/R3 順暢且快。

當然還有無果凍效應等等的優勢。

(2)

電子快門: A9 的大賣點,利用電子的方式達成 1/32000的快門速和一秒20張的連拍,

對於運動賽事的攝影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3)

A9 機身上的左邊肩膀,可以快速切換對焦模式和過片模式,手感上的勝利。

(4)

金色的 Logo ...


而理論上 A73 勝過 A9 的地方有:

(1)

價格,幾乎七萬的價差,一台 A9 可以買兩台 73。

(2)

較小的硬體提升 : 如支援 USB Type C 充電/傳輸,

可以在使用觀景窗時觸控改變對焦點 (R3亦同)



小結論:

Sony 終於跨時代的瘋了,做出了平價頂級的全幅,完全打亂了自家的產品規劃,

但,A7 III ,絕對會是 Sony相機史上賣最好的全幅相機。

2018-02-28 2:43 發佈
唐小見 wrote:
[url=https...(恕刪)

頭香


晚睡還是有香可以插的
sony這次佛心來者 總和A9跟R3的優點 還有這個價位性價比 真的很難不心動 …
幸好萬惡的Sony沒有把所有A7R3的規格給A73,要不然是要讓傾家蕩產買A7R3的用家情何以堪啊!!
不過畫素的優勢就是R系列的特色,這個不管是A7還是A9都模仿不到的。
唐小見 wrote:
各位,我又來了。 Sony...(恕刪)


沒提到的項目:

A7R3沒有低通濾鏡,A73有,
A7R3有Pixel shift這個功能,A73沒有
A7R3防手震為5.5級,A73為5級
A7R3螢幕使用White Magic技術,A73沒有


A7R3應該是少了一級ISO,
但因為他是高了一倍的解析度所以才算情有可原。

另外不知道耐用度有沒有差?
像有些同規,但便宜版的都會用寬容度低的零件(B貨),
高價格的就會用比較嚴謹一點(A貨),
A73從規格來看很像集眾的大拼裝機。




A7R3如果價格再降一點其實會比較有競爭力。
對我來說買A7R3實在是很虧

多花四萬買用不到的多出來的1800萬畫素

螢幕解析對我來說不重要

重要的是顏色準好看就好

SONY相機螢幕

呵呵

樓上提的耐用度

這你大可不用擔心

SONY不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A9、A7R3、A73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骨架

SONY另外再去研發另一個骨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耐用性手感上絕對不像C、N一樣會有較大的差異

樓下也提到了一點

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需要用到4200萬畫素

這真的對儲存跟後製造成不小的麻煩

不曉得SONY為什麼不提供M RAW、S RAW給R系列相機

都敢賣到10萬

功能卻跟6萬的相機一樣

也難怪SONY會先推出A9再來A7R3最後才推A73

他也知道他如果先推A73

勢必會大大影響他A9跟A7R3的銷售

而且是巨大影響
對一般攝影A7R3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高畫素

高畫素很吃電腦資源與硬碟
然後挑鏡頭→較差的鏡頭解析度跟不上
還有拍攝者的手持穩定度→雖然有防手震,但一旦有震就容易糊掉
airsmario wrote:
沒提到的項目:A7R...(恕刪)


大推

金 色 LOGO ~
目前看起來,A7III大部份規格都是高過A7R2。

但目前官網上的售價A7R2是近七萬五,
A7III的預估售價是近六萬,
A7R2的價格居然高了一萬五之多…

猜測A7III上架的同時A7R2會再降一萬,二代以下機種也會小幅下修。
猜測樓上突破盲腸了 , A7III不可能是6萬 , 因為對岸的售價還比 A7R2高
應該是69980讓索家用戶難以選擇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