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圖片丟失問題,近期再修復了

撰文前 首先
感謝 airsama空氣大神, 來索版前,有關老鏡都是看他的 大哉問 吃土手冊長大的
感謝 唐小見 先生 的索版老鏡轉接文章 ,讓我體會到老鏡的魅力
短暫的E 環標頭之路 - 我的A7 標準鏡轉接指南
感謝 undies 悟空 大, 私下借我插鏡頭 .... 11663買不下手,最後買了顆 85L
2年前使用DSLR(EOS 6D)與剛接觸老鏡
從物美價廉手感極佳的S-M-C Takumar以及八羽怪開始
經歷一陣子手動鏡磨合,慢慢產生興趣
也透過安裝魔燈Magic Lantern 峰值輔助放大對焦
但人是貪心的,看到別人吃土自己也想分一口吃
對於轉接系統一知半解,打不打板的問題,買鏡頭也時常困擾許久,
當時聽說有個神奇香爐,無所不插之外還有機身防震
於是2016年入手人生第一部MILC(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SONY A7M2
24M的畫素下,各式老鏡表現得都還算不錯,先別說利不利
至少畫面的成像上不會鬆散,加上 天工出品的 LM-EA7自動對焦接環
實現了逆天的老鏡AF
後來因為涉入微距領域,升級畫素更高的A7R2(42M畫素) 透過裁切仍有18M畫素可用
(透露一下使用Rollei-HFT 135/2.8 + DCR-250 可42M全畫素拍攝無成像圈)
分享一下微距作品
1.Rollei-HFT 135/2.8 HFT + DCR-250

2.Macro-Takumar 50/4 + DCR-250

偶爾透過連拍 抓拍奔跑跳躍的孩子



A7R2在連拍ARW寫入部分延遲太過於明顯,及使用AFM放電加劇
其它使用上並沒太大問題就是了
直到A7R3猝不及防的發表, 心理作祟 先把手上A7R2給出清
在之前只覺得這台機器貴 為何同一顆感光
除了 電量加倍,暗部對焦提升,對焦更加快速, 白平衡優先,對焦點測光連動,連拍增強 ..
以上都沒能讓我掏出錢 ,
對於老鏡/手動鏡愛好者來說 ,
能讓老鏡透過LM-EA7能在A7R3上實現AF-S AF-C 眼對焦才是真正的逆天科技....
也讓荷包失守 ....
*A7R3+LM-EA7 AF-C眼對焦影片 使用Canon FD 85/1.2 L @ f/1.2測試
399相位式+425對比式 對焦點 真的令人意想不到 ,
眼對焦的工作範圍就是對焦點的涵蓋範圍
追焦連拍還是需要原生鏡,透過LM-EA7 眼對焦只有第一張會追
如真要追,建議用AF-C鎖定模式,別考慮眼對焦
42M畫素密度提高,多數的便宜老鏡解析度已經無法對應,陸續出清入門鏡頭
這是我升級42M機身後所始料未及的,只留幾顆成像較不鬆散的收藏
以下分享 實際擁有焦段的使用感受 --- 可能每個人體會不同 純主觀分享 ^ ^ (拍RAW保證皆有後製)
(大多是拍小孩為主.... 幫小孩紀錄就是我的攝影初衷 ~)
1. Carl Zeiss Planar 50/1.4 HFT -230g
光圈全開在A7R3+LM-EA7 5.0韌體上,對光線要求很高,太暗常會假合焦(A7R2比較正常), 光圈縮至f2.0會有所改善,f2.8 解析則相當相當優異
如果要享受全開的暢快感,我會推薦便宜好用的 新加坡版本 Rollei-HFT 50/1.8 (大約35%售價)
與50/1.4 HFT @ f2.0拍出來差異極微




2. Rollei-HFT Planar 50/1.8 -230g
上面提到的 祿蔡QBM-mount 入門超值好鏡!!
HFT天下第一鍍膜,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磨鏡就能拍出好照片..
只留一顆情況,我留下了50/1.4版本,主要全金屬材質手感佳,多了f1.4檔位可用


3. Carl Zeiss Jena Biotar Red T 58/2 (12blades) - 250g -- 俗稱小B
其實玩過幾顆八羽怪後,腦波弱買了好幾顆,最終留下品像較佳的一顆,
會選12羽版本主要是最近對焦距離 0.5m 且最小光圈可至F22 , 往回一檔F16繞射不算嚴重是實用級的
搭配 LM-EA7 接環補償 可以達到更近對焦距離, 是一個相當適合一機一鏡散步的選擇
不管是拍攝花卉特寫 人文紀錄 風光 都很棒!! 高光捕捉強大以及漩渦散景是小B的最大特色,且遠景充滿立體感






4.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135/2.5 後期版本 - 470g
後期6片6群,相較前期5片4群少了膠合鏡片,無老化問題
成像品質追得上Carl Zeiss Sonnar 135/2.8 ,銳度接近 Canon 135mm F2 L
高光紫邊有些重,拍攝時透過取景避免或是進後期消除紫邊


5. Rollei-HFT Sonnar 135/2.8 - 450g
光學結構,畫質與Contarex版本,與Contarex版本沒有太大區別,還有著HFT的加持
因為鏡筒是鋁製的,比Contarex還輕,只有450g,內建的推拉式遮光罩相當方便
*** 使用DCR-250外掛近攝鏡, FF機身不會拍到成像圈 , A7R2/R3免裁切 ***


6.Contax Planar 85MM F1.4 T* AEG -595g
買了會送技術的一顆優質鏡頭容易捕捉氛圍 , 只能說坑太濕... 會讓人爬不起來
邊角輕微失光,縮光圈 Bokeh會出現飛鏢,滿特別的~
就是重量對應AFM有些吃力... 最後因想體驗f/1.2 換了FD 85/1.2 L
近期的心得就是 都可買不衝突,完全不同的風味...
85焦段重疊考量,我覺得入顆CY 50/1.4 或許是折衷的方式



7.Canon New FD 85mm f/1.2 L -680g
一代人像鏡皇,全開可用 !! 捨棄轉接現代85L的主要原因在於
重量輕,價格便宜,可透過 A7R3+LM-EA7實現眼對焦,且在f/1.2之下非常準
高光紫邊綠邊 可以後期簡單修正掉


A7R3 AF-C眼對焦


還有一些更優質的M -mount沒寫上來...
先以我鍾愛的Planar及Sonnar結構來分享~
1/6 更新 天工LM-EA7 釋出 6.0版本 固件 , 更新後可改善 SONY A9 / A7R3 迷焦拉風箱問題
而且對焦準確性提升
小弟文章中分享的 Carl Zeiss Planar 50/1.4 HFT 光圈全開偏軟(假合焦)的問題已經排除
變得非常準確且對焦不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