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見此
像素移位Pixel Shift功能可以提高了4倍的圖像分辨率,簡而言之,a7R III使用這功能時,連續間隔一秒拍攝4張照片,每幅照片在傳感器的像素移動1個像素,即是拍攝了4幅合共RGB都完整的影像,然後攝影師在後製時以特別的軟件組合這4個影像圖像(可惜a7R III本身不能這樣做),結果得到具有正常原始圖像(4 x 4200萬像素)的4倍分辨率的圖像,但是,你並非獲得大4倍的影像,你仍然只有一個42MP的影像,但是,這個影像的RGB並非插值的,而是RGB都完整的42MP!就等如用一片3層的CMOS拍攝完整的RGB影像一樣,獲得極細致的影像!
--
白話的說
就是用電子技術模擬出X3的效果
不知道跟真三原色的X3相比如何?
人家標題就這樣下的咩
或者要說電腦計算、後製處理都可以啦
總之不像x3那樣是真的用三原色感光元件拍出來的
x3一直不出全幅真可惜
不過x3的銳度其他全幅甚至中片幅都還是追不上啊
只能像a7r系列這樣
用超高畫素去補足細節的差異
算了這邊不是死馬板
x3的優缺點那麼明顯
愛好者應該早就很清楚不多討論了
目前想到的是
這種方法應該只能拍不會動的東西
畢竟要拍四秒
像是自然的植物或是人擺拍
這種即使看起來靜止還是會微微晃動的題材
不知道是否能用這種方法來拍?
電腦能夠把物體的晃動也計算進去嗎?
但是以上腳架來說
x3在暗處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然後一次就要四張
嗯......
a7r系列本身就已經夠殺記憶卡了
還一次來個四倍
難怪需要雙記憶卡槽



第一次出現這種技術
可以看作試水溫吧
不知道將來能夠演進到什麼程度?
--
剛剛發現
原來pentax已經有用過這種技術了><
OLYMPUS也有類似的功能
只是他是直接增加像素變成4倍大的照片
不過原理差不多
總算讓我等到SONY也出這功能了
不管X3或像素位移這兩種出來的畫質都超高
不是傳統馬賽克可以比的
只是這兩種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X3的高感光一直是個問題
還有高光超容易爆掉...
而像素位移的限制也非常大
拍攝的物體完全不能移動
一定要上腳架等
不然合出來的影像就會出現疊影
PENTAX有個可以消除疊影的功能
只是不知道實際的效果好不好
也不知道SONY有沒有
另外PENTAX家的像素位移也可以讓高ISO的雜訊減少得很明顯
高ISO變好很多
雖然限制很大
但對於完全不會動的商攝、建築之類的攝影來說
還是非常地吸引人的
阿凱 wrote:
就是用電子技術模擬出X3的效果
不知道跟真三原色的X3相比如何?
錯了
不是電子技術模擬
而是物理技術實踐
效果是實打實的,沒有任何灌水
甚至因為不需穿透多層感光元件,高ISO畫質強太多
(更正:剛發現A7R3 Pixel Shift只有ISO 100,不像Pentax可任意ISO)
但因為需要位移4次、連拍4次
注定了應用有限制,很多場合題材無法使用
所以X3也還是有其價值,當然X3的限制是ISO不能提高
不過Pentax比較早實作Pixel Shift功能
好像比SONY少一些限制
(該文說SONY需要間隔1秒拍攝共需4秒?無法機身內合成?
但看到標題寫模擬就知道程度有點水,所以還需查證)

總之這功能是一個小小加分
估計未來可能會像全景、HDR、多框降噪一樣漸漸普及
(條件是感光元件能位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