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自己來說,由於個人使用經驗關係,我其實不太喜歡16mm這個焦段
比起視角集中性的小廣角不如20mm熟悉,比起超廣氣勢又不如14mm那樣有張力
對我來說其實是很不上不下的(當然,你可以說都是我的毛…XD)
不過剛跳來Sony的時候其實也沒得選,原廠就一顆16-35 f4 ZA可以選,畫質上除了邊角稍弱也沒什麼大問題
直到前陣子出了這顆12–24 F4G跟16–35 F2.8GM
16–35 f2.8GM畫質雖然好,不過我根本沒興趣,那個焦段沒什麼值得提的;反而是12–24 F4G徹底吸引我的目光!
今年Bigma也有出一款12–24 f4 ART,不過體積根重量都非常Bigma,價格也不便宜
當然我也知道對岸426也有出一顆老蛙12mm f2.8,其實我也想過這顆,畫質跟星芒都很棒….不過我後來不小心查評測後發現,這顆定焦銳利度居然還輸給原廠這顆變焦,實在有點遜….XD
所以最終我就挑了這顆原廠Sony FE 12–24 F4G
先說結論好了,那就是超級滿意!
當然先看圖,Let pictures speak~

死台北人必拍鏡頭測試照

很容易撞到烏龜的大稻埕

奧入瀨溪
我使用的機身是畫素很高,(雖然性能很差)的A7R2,搭配這顆12–24 F4G,根本風景慢慢拍的神器阿
首先要稱讚的是這顆鏡頭的銳利度非常高!畫面清晰,變形控制也很棒,光圈全開畫質就很好,更厲害的是一路從中央銳利到邊角,都能保持很棒的解析,同時鏡頭發色也非常漂亮!這都是一顆風景神器所需的特色!
以前用16–35 F4 ZA的時候我很容易注意到邊角畫質的減損,但這顆12–24 F4G就比較沒有這種感覺,這點是我非常讚賞的!
當然12–24 F4G並不是沒有一些小毛病跟缺點,像是凸眼睛不好上濾鏡這種不在話下,比較讓人在意的是,也許是因為凸眼睛(?) 這顆比較怕側邊來的強光,直接對幹太陽也很容易產生光斑,如下面照片(雖然某些光斑有被我除汙除掉~)

伯朗大道,陽光從照片左上角,可看到一些耀光鬼影

正面對幹太陽更不用提,這光斑可以鑽廣….

眼睛銳利一點可以發現很多光斑被修掉的痕跡…XD 還有星芒的形狀也可以參考
所以要挑缺點的話大概就是耀光鬼影比較嚴重,不過像我這種受過20–35 f2.8D鑽廣的專業訓練其實就不太怕 XD 另外星芒我個人覺得可接受,但有些人可能就很討厭這種
星芒有部分值得一提,其實光圈全開就有 XD 而且f4、f16、f22的形狀都不太一樣,不過對喜歡很刺很刺星芒的人來說,這顆只能PASS囉~
以下就是一些照片合輯,我自己都很喜歡,大家就隨意看看吧!

空氣超好的台東,真的很美~

線條抓穩,超廣角也可以很穩重

我老家破舊的倉庫,有很多家裡的老東西

鄉下人的日常

鳴子峽

奧入瀨溪

一樣,奧入瀨溪

十和田湖,風大的超可怕…

大沼公園

死觀光客必拍的北海道函館山夜景,其實我覺得象山比較屌….
純粹的風景旅遊用途,個人覺得16–35 f4Z是最高CP選擇,現在價格便宜,體積重量又輕巧;16-35 f2.8GM則是這顆的昇級版又有大光圈(包含價錢…)
而對我這種比較純粹的風景攝影人來說,12–24則是是更棒的選擇(當然,除了價格)
一機一鏡對我來說不重要,焦段才是首選~(畢竟35.50都可以用定焦解決,但12這麼廣的焦段選擇並不多)
以上就是我的使用心得,給大家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