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II其中一項吸引之處, 當然是可以不受束縛, 接上其他廠家的鏡頭, 這就是無反比單反的重要優勢之一.一路以來已經有不少為A7RII接上C家鏡的接環面世, 而且穩定性都得到大部份用家的讚許.但....N家呢? 好像又未有太多討論?直至 Commlite ENF 的出現.....不...commlite其實不是新產品. 早前我都曾經心動想買入, 但看到YOUTUBE上的測試情況...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直至最近, 見到這款接環更新FIRMWARE至4.0, 再到 YOUTUBE一看, 似乎...終於...可用了 !!!
開箱文就免了, 直接分享使用報告.1. 這個接環做工不錯, 放在手上感覺實在. 而且接上Nikon鏡時可以用 "緊密" 來形容, 不會有 "空隙", 亦不會搖搖晃晃2. 一分錢, 一分貨...這個接環不算平宜, 當然與一路都在價格表首位的 METAXXXXX比, 仍有30%左右的 DISCOUNT3. 兼容性方面, 廠方做了許多測試, 有興趣可以到YOUTUBE看看. 但要留意廠方提供的 "兼容"清單與 YOUTUBE實測眼見的有少許出入, 其實何謂 "可用" 的確難有絕對標準. 安全一點, 購買前自己帶鏡試清楚.4. 對焦方面 AF-S及AF-C都沒有太大分別.5. 實際使用時, 當然拍攝環境的光線強弱有所影響. 但我手上的 Nikon 24-70 f2.8G 在一般情況下使用都順暢 (當然不能與原廠相比), 就算在晚上使用大致上都對焦順利.6. 以往有部份接環在使用廣角鏡時會有暗角, 但我在使用 Nikon 24-70 f2.8G 時卻未有發現這個問題7. 綜合網上的用家心得, 原廠NIKON鏡的對焦會較好, 副廠鏡的表現相對穩定性差一點.8. 總得來說, 以這個價錢, 有如此表現, 我認為是值得的.
基本上是可以的, 但要留意1. 當光線不足時, 對焦點要置中, 因為中間一點的靈敏度最高.2. 越遠離中心點, 對焦的成功率越下降.最後....若真是漆黑一片, 還是用回原廠的FE 2470GM好了, 又或者用手動對焦 !!後話, 早前當FE 2470GM剛開售時做了個簡短測試.https://orpheuslau.wordpress.com/2016/07/28/%E5%BF%AB%E8%A9%A6-sony-fe-24-70mm-f2-8-gm/今日將NIKON 2470G 配上A7RII, 使用了一會後, 我更加喜歡手上這一個 NIKON + 接環的配搭.Nikon 2470G雖然已經是舊產品, 但光學表演依然十分出色, 無論解析度+發色+散景都十分討好, 有著一貫 NIKON金環鏡的質數.那FE 2470GM呢?不是說她不好, 只是售價太高 (在香港, 標價約HKD $15K), 而且E環亦只可以在E機上使用. 相反NIKON 2470G, 售價只是 HKD $9.9K, 以6成多的價錢就可以買到一支光學質數同樣好的2470鏡頭已經夠吸引了, 更別說她可能一鏡兩用, 在SONY及NIKON機上都可以使用.
昨晚做了些外景測試, 實試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這個接環配上A7RII+Nikon 2470 f2.8G的對焦能力.在後街拍下一張, 70 mm_ISO 1600_1-60 sec at f - 2.8. 雖然高支鏡有Nikon的 Nano coat加持, 但遇上強光直接照射也是沒有法子, 弦光 (FLARE)出現了.這一張的光線更暗, 24 mm_ISO 6400_1-40 sec at f - 2.8. 光圈盡開, 在iso 6400之下以1/40秒拍下, 中央對焦 (size m), 沒有明顯遲緩, 絕對可用.
試試再將光圈收至f6.3 (34 mm_ISO 6400_1-13 sec at f - 6.3), 有後制基本上對焦速度不受光圈收細所影響, 一樣快速可用將A7RII的DR調至最高 (+5), 黑夜馬上變得......28 mm_ISO 6400_1-15 sec at f - 2.8最後長曝+HDR, A7RII的機身防震的確十分有用.24 mm_ISO 500_1-3 sec at f - 2.8
小結:(1)這次測試的結果比我心中預期的要好得多. 就算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使用, 對焦都快, 絕對可用.(2)接環與機身交換資訊準確, A7RII的機身防震照用無誤(3)對焦點越離中心畸越遠, 拉風箱的機會就會越高. 所以在晚上, 還是乖乖的用中央對焦吧, 成功率有95%.最後....真的越來越很喜歡這支 NIKON 2470 , 我的 A7RII終於找到了她的變焦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