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尋自己的步調。A7II,微感想

雖然通篇有點廢話...
不過也只是單純跟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一開始還是要強調一下:有後製!有後製!有後製!
新手不要學XDDD

DSC_8384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身為一個業餘的攝影愛好者,尋求適合自己的器材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很慚愧的,在這短短的幾年中,我的機身卻是一個接著一個,從Sony的NEX-5N、A55、A57、A77到因為一些因素而跳槽的Nikon D610

雖然說,D610使用上沒有什麼大問題,也陪伴我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以及旅行,鏡頭也不知不覺累積,但總覺得我還想要追求一點什麼,令我自己不禁懷疑是不是已經到了被器材玩的境地...

而A7II在2014年上市時,其實於我而言並沒有被觸動什麼...只是覺得Sony的E環是越來越壯大了阿....

直到有一次,跟人出遊之後忽然覺得,我想要一台輕一點,有翻轉螢幕的相機...從此開始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

最終在我腦海的是富士XT-1(2)還有Sony的A7II

富士的白平衡、色調、鏡頭素質以及文青感令我非常嚮往;而Sony的輕便全幅、自動蔡還有熟悉感也是讓我難以抉擇

最後也算是憑著一股衝動,我又回到了Sony的懷抱~~~

DSC_8386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A7II有好一陣子缺貨...真是千呼萬喚找到一台阿><)

到此時,A7II在我手上正好一個月

想來說一下到目前的使用感想~

(再次強調:不是評測文,算是感想文,以下照片全部手持拍攝並且都有輕重不一的後製,不喜請見諒)

DSC03257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1.便攜性

身為一台號稱最輕便的全幅系列,對於剛拿到相機的我,確實印象深刻,不只重量上、體積上也讓我感到肩頭上一陣輕鬆

算是提升了我對於把相機隨時帶出門的熱情

相機帶出門了,也讓我重拾在街頭上觀察的眼睛

DSC03043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2.操控性

機身雖縮小了,但自訂鍵也沒少

我想對於我一般的使用...快速調整對焦模式是非常輕鬆方便的

但是我對於自訂鍵沒辦法設定要切換EVF或LCD這點算是有點不滿意...因為相機掛在身上常常自己在兩者間切換,我想如果EVF一直開著,本來耗電表現就不佳的A7II會更慘吧...

DSC03129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3.啟發性(?)

本來是要寫感想的...這樣寫一寫怎麼有點像在寫評測...

其實A7II對我現在來說,我能說我找到一個很舒適的拍攝工具

輕鬆帶出去,隨手拍拍、用心觀察

而當初不管要買富士還是Sony也決心以定焦為主,畢竟自己本身就有這種習慣

A7II用到現在也沒有比"舒服"這兩個字還更能形容我的感受的詞彙

DSC03061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不管是出遊還是散步,它讓我都能保有熱情

DSC03261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也看到了許多以前忽略的事物

雖然講一講又好像有點抽象...我也不太能精確的描述我的感受

只能說...這是一台對我「脾胃」的相機吧XD

馬偕聖光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其實選相機有時候是很玄的東西

常常跟剛入門的人建議去試用,我想是有點道理

在有限預算中能選擇的一台機身一定有長處跟短處

像A7II的短處我也能列舉ex:大家都講到的耗電、預覽照片放大時要lag一下、上面提到EVF跟LCD快捷鍵的問題等等

但是,我很願意帶這台相機出門,很願意為它添購鏡頭(甚至轉接老鏡)

我想,這或許就是我追尋許久適合我的相機吧!

期待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器材,有時候也不要怕多走冤枉路,或許走過的路不一定是冤枉,而是幫助你追尋合適的動力

期許大家都能拍到喜愛滿意的照片~共勉之~

多附幾張拙作

DSC03115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DSC03079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Sunset @ Tamsui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DSC03227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DSC03234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DSC03308 by OldPika Lee, 於 Flickr


同步發表於我的痞客邦

感謝各位閱讀^^


2016-11-04 0:04 發佈
tommyroots wrote:
雖然通篇有點廢話.....(恕刪)

樓主拍的真有FU

微單體積小街拍很適合 比較不會讓人有壓力
讓人平時上班都會手癢想帶出門
A6300幾次街頭偷拍被發現還好都沒臭臉
有的還會笑一下

我出掉A6000後一度煩惱要選FUJI X系列還是A7II,後來覺得自己還是喜歡SONY的顏色,但又有一點不確定。因為還不少前輩分享如果JPEG直出不修圖的話就該選FUJI,如果會修圖調整的話就選A7II,但我不會修圖,所以讓我有點猶豫...

前幾天我下載LR/PS試用版,發現LR的可調整的數據之多,多到我完全看不懂,所以只試著套用了一些「預設集」,然後用著用著就想說應該也是有A7系列使用者不修圖的吧?但爬文看了很多美圖後,發現大多我覺得好看有魄力的美圖,都有經過若干程度的調整。

看到樓主分享的心得覺得A7II很迷人,但強調修圖這件事,又會令我有點想縮手。

因為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不(會)修圖就買FUJI,會修圖就買SONY這樣的論調,雖然我從5N用到A6000一路都不會、也沒有修圖,偶爾上傳SNS或是在家一人默默瀏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足,但還是很好奇,莫非SONY用戶幾乎都會修圖?
gaoi wrote:
我出掉A6000後...(恕刪)


關於發色,認真討論起來會說不完

1. 機身差異, 鏡頭差異
2. 螢幕差異, 校色差異
3. 輸出相片差異

你如果對 Fuji 抱有不少期待,
去租一台玩個3~5天,
就會知道它適不適合你,

相同的你也可以租台 A7II來玩玩,

最後總會有個取捨,
自己從數位單眼 => 底片135 => 底片120 => 5N => A7
我會說 Fuji顏色很厲害, (RVP50 真的是猛翻了)
但數位 Fuji試用了一下, 搔不到我的癢處,
雖然Sony顏色真的很不怎樣,
但機身性能有目共睹,
兩者比較之下,
我是選擇 Sony, 觀望 Fuji,
反正就是活在當下,
不需要養一堆鏡頭巴著 Fuji出 FF or 顏色更屌
或是 Sony大改發色

後制問題
不後製的人 (我就懶的後製, 玩過之後自己都拍家庭紀錄照弄那麼麻煩幹嘛)
機身都有設定, (Fuji Sony 都有)
你借來玩玩 嘗試網路上分享的設定值,
可以接受就ok, 不能接受就認真考慮輕重,
一直看別人的照片, 拿別人的心得,
不如趕快找朋友借來玩玩 XD
看起來不是業餘水準了呀~~
拍得真好,文字也很有溫度。
gaoi wrote:
我出掉A6000后...(恕刪)


我也不會LR或PS,但有必要時我會在手機上調整

所謂修圖或后制應該可以分為不同用途
有的人是要創作為主,有的人是要還原細節為主
個人屬於後者,主要做亮度、壓亮、提暗、冷暖、氛圍、顏色...等

顏色是主觀的感受每個人喜歡或看到的紅色也都不同,
所以符合大眾審美觀或自己喜歡就好了
更何況在手機、電腦、電視上看的也都會不同
除非設備規格都作過統一校正

而數碼時代的拍照或說曝光,講究的是數碼曝光正確,不欠曝不過曝
將場景光的信息盡可能的記錄下來,
即使當下看起來太亮或太暗,
都可以利用後期調整方式恢復到眼睛看到的準確亮度與細節,
甚至進而達到藝術效果

這種設備能力或各人技巧在數碼時代比較實用
而對職業攝影師來說更是屬於一種負責的態度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gaoi wrote:
我出掉A6000後...(恕刪)


xt1我也玩過一陣子
我也是屬於專拍人的類型
但真的不要用直出就買富士這點去買富士
網路上那些直出就拍得好的人都不是一般的新手
https://jin.tw
一直依賴相機預設的色調的話,
不就是被相機給框住嗎?

就像手上機器再怎麼好,
如果只會使用自動模式的話,
那也只是在拍熱鬧不是拍門道,

若使用者只能拍直出的話,
相機除了有風格檔之外,
還有色調色溫可以調,

自己有能力控制相機的出色,
那就是拍照技巧之一環,
如果一成不變只依賴相機自動調整,
那除了會按快門外,
還能給照片什麼想法呢?

玩家需要的應該是真實或者合理的素材吧,

Jinwei wrote:
xt1我也玩過一陣...(恕刪)


新手要買富士真的先從XA XM開始
真的是調整個設定就很不錯
其實A7II的發色比起以往SONY的發色真的進步很多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