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雖然是來工作,空閒時刻總是有機會能去幾個點走走晃晃一下,這趟除了出差愛用的Leica Q外,還帶了Sony A7S + Batis 85mm F1.8這組合,工作的時候純帶Q紀錄,能閒晃的時間就這樣兩機出動,兼有85mm及28mm的視角外又不需要換鏡頭,這樣的組合放在我的Tumi公事包移動剛剛好也還輕鬆。 (上一趟和家人來英法帶了5D3加16-35 F2.8, 40mm餅乾鏡,50L 及100 Macro L和小小白IS,攝影器材至少比這次重了兩公斤以上而且常需要一直換鏡頭啊!)
A7S的檔案小且照的張數沒很多,很快就處理好了,想先和大家分享看看小弟這趟用85mm拍的照片部分(這篇完全都是用Batis 85mm F1.8拍攝),看看巴黎的景色,也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比三年半前拍的進步一些囉! 和同事一群dudes出差有個好處(不是指可以一起去看Crazy Horse這種好處),就是很多鐘樓或是著名建築物我們都可以登頂上來看景啦! (帶小孩難度超高,因為光自己爬就已經超累啊!)
這趟共爬了聖母院,凱旋門以及聖心堂三個點,不知是否是一大早抵達巴黎還在調時差的關係,我們一致公認攀第一個點聖母院塔樓是最累的一個景點說,雖說爬上來塔樓時都已有些腳軟了,但往下俯瞰的景色實在是叫人心曠神怡呀! 這邊看過去的圓頂建築是先賢祠(法語:Panthéon),許多法國著名文人都長眠在此。這趟我還蠻喜歡用85mm的視角在建築上照景,一來幾乎沒有變形,二來比50mm稍窄的視野更可以強調拍攝的主題。攝影群組的朋友還打趣說這張給他拿來做明信片哩~

抓拍人時,利用A7S的翻轉螢幕,靜音快門再搭配同事的cover協助,很容易就可以記錄下這個發生在剎那的瞬間囉! (攝於羅浮宮前,是這趟相當滿意的一張照片)

開始寫接下來的圖文前,先來簡單說說用Batis 85mm F1.8的感覺,畢竟是第一次帶它出國,也可以給大家參考看看。這顆鏡頭不算重,以四百多克的重量來說素質相當不錯,和55mm F1.8同樣是Sonnar的設計,二線性比FE55輕微,銳利度很棒全開就可用但沒到FE55那種變態的銳利。再來這顆B85加入了防手震設計,對焦速度在A7S上的表現也頗靈巧,完全不像蔡司鏡會端出來的菜啊! (這點我愛)
不過如果不開數位修正,這顆的枕狀變形頗為明顯有2.86%(同樣Nikon的85mm F1.8約只有0.3%囉)要特別注意一下,光圈全開暗角也是,不過Raw檔進Lightroom點鏡頭修正一下就搞定囉! 小弟這趟就是拍Raw檔,然後先放在SANDISK EXTREME 500 可攜式 SSD固態硬碟備份,再用Lightroom調整照片,四百張A7S的照片約花了三四個小時編輯完這趟處理的還頗快囉~
放兩張同事這趟幫小弟拍的照片,黑公事包塞兩機,輪流掛一機在脖子機動性頗不錯,黑機身放在黑包上使用翻轉螢幕作快速街拍頗低調相當好用囉!

這張是拿Q的。

很多朋友在出國前常在問自己該帶甚麼鏡頭,小弟自己在旅行拍照經驗裡累積的一些小心得: 選你預算內用最順手的那顆,有人在乎重量,有人在乎畫質,有人在乎重量的平衡,也有人在乎焦段的範圍囊括性,還有就是光圈能多大有多大這樣的類型,最後當然也有人全部都帶深怕錯過任何畫面。建議可以多研究一下基礎的拍照理論再來選擇以免陷入選鏡頭的無限輪圈裡。 選好了之後,就放開心胸好好的出去旅遊吧! 用自己的想法拍攝一張張自己喜歡的照片之餘,有時離開觀景窗用眼睛好好欣賞眼前的美景,去觀察光線的變化,讓拍出來的照片更加分,然後如果有同行夥伴,當然是將他的帥照和醜照都照下回來大家一起笑笑囉!
好了,進入主題,在一共分為二十區的巴黎,我們這趟住的是在展場隔壁區的第七區邊界,走路去艾菲爾鐵塔約三分鐘可到。早上八點前抵達飯店的我們自然而然就來鐵塔這帶散步先順便調調時差。 走過連接鐵塔和夏樂宮的耶拿橋(Pont d'Iéna,也有兩百年的歷史了),是這趟第一張幫同事拍的合照。

橋上望塞納河望去的河景,台灣其實好好規劃一下河濱應該也是可以整治的很棒的。 (由於01的圖寬長邊是設定640的大小,建議可以看小弟原本設定的長邊1600圖文更為清楚是小弟想表現的大小囉)

散步回到鐵塔準備搭地鐵去,九點多排隊要上鐵塔的人群已經多到爆炸(這趟各景點到處可看到持槍全副武裝的軍人在巡邏,和之前來巴黎的氣氛真的有些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有天會去塔上吃飯,就不先登塔了。

到達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的地鐵站,拍一下對面候車區,A7S的-4EV對焦能力在暗處還頗給力的。(由於01的圖寬長邊是設定640的大小,建議可以看小弟原本設定的 長邊1600圖文 更為清楚是小弟想表現的大小囉)

巴黎聖母院就是鐘樓怪人小說設定的背景場所,上次來巴黎就有進去過,所以這趟也是先和同事內部走一次。(免收費,蠻值得一來的)
也拍了張和上次一樣角度,但是用Batis 85拍的。

85mm拍這樣照片的視覺集中感很不錯,可以很明確看出照片的主題。

走出來往右轉就可以排隊爬鐘樓了,人潮頗長約排了四十分鐘(據說晚一點排個一個半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運氣還不錯),不過這裡很有趣的是排到之後要先往上爬一半的高度買票(總高96公尺,一張十歐),排這麼久,爬這麼高,應該沒有人會選擇不買的吧?

等待時拍下路邊經過車子駕駛向上仰看聖母院的畫面,是我這趟相當喜歡的一張。(有稍微再裁切一些)

然後附帶一張Q用35mm裁切模式拍的,整體視覺效果蠻不同的,這就是身上同時有兩台不同焦段相機的方便處(兩台用LR處理的顏色表現還算一致),大家比較喜歡哪一張哩?

買到票上到鐘樓觀景處必拍的畫面,感覺真的是晚上就會有鐘樓怪人跑出來呀!
(由於01的圖寬長邊是設定640的大小,建議可以看小弟原本設定的長邊1600圖文更為清楚是小弟想表現的大小囉)

用Q拍的,我更喜歡這畫面多些囉!

歐洲因為偏北,光線斜射的效果相當明顯,很容易就可以拍出這樣的光影畫面。

聖母院塔樓往鐵塔的方向照去,塞納河以及舊城區都囊括進來了,也是蠻能代表巴黎景色的一張照片。

下塔樓後有點腳軟(超累但很值得,相信小弟),在廣場的鴿群中拍下這個可愛的畫面。

簡單吃個午餐,我們走到在第六區的聖許畢斯噴泉(Fontaine Saint-Sulpice),照完這張同事才發現我把他們當比例尺了,哈哈。上次來這女兒還只會扶著走一直想追逐鴿子呀! (註: 有名的甜點Pierre Hermé在旁就有店家,可以來單點個Ispahan帶來噴泉旁坐著吃囉! )

這時忽然下起一陣大雨,我們就很順理成章的在聖許畢斯教堂(Église Saint-Sulpice)裡躲雨了,小說及電影達文西密碼也有提到這座教堂,虛構說巴黎中心線有穿過這座教堂。

第一次來,相當寧祥的教堂(尤其是和聖母院比較之後), 同事甚至在這睡著了只差個輪椅讓我們推他出去曬曬太陽。(其實是坐太長途的飛機很累一直度估啊!)
趁著同事圓寂的寧靜空檔,拍下了這張同樣這趟很喜歡的一張照片。

雨停後我們往盧森堡公園的方向走,這公園也是我上一趟來就很喜歡的一個點,園內樹木的排列相當井然有序,這位紅褲仁兄又剛好走過,天時地利人和讓小弟拍到了這趟前三滿意的照片囉! (由於01的圖寬長邊是設定640的大小,建議可以看小弟原本設定的長邊1600圖文更為清楚是小弟想表現的大小囉 這張我超愛請一定要看一下)

這區樹木的葉子還沒長出來,但一樣是排的相當整齊,加上下西洋棋的民眾這畫面好契合啊!

有一區看到小朋友在騎迷你馬,超級可愛!

巴黎人有這樣的公園可以隨時散步實在是太幸福了!

盧森堡宮(Palais du Luxembourg),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現為法國上議院。

陰天的氣候拍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努力讓構圖看起來有趣。

以上是第一天照片的部分囉

A7s Batis 85mm 再訪巴黎圖文 (上)
A7S Batis 85mm 再訪巴黎圖文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