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關注手動鏡頭。
首先購入了Industar-50 50/3.5的RF版本,但拍攝成果不甚滿意。
後來又買了Jupiter-3還有Jupiter-12,是目前手邊最常用的組合。
很喜歡輕便的RF鏡頭,搭配起來外觀最何我意,在外拍攝時給被攝者的壓力也較輕,覺得鏡頭小小顆很別緻,尤其Jupiter-12的蛋塔造型很是可愛。鏡頭輕巧還有一個好處是手持較不會有負擔,
最近覺得2.8光圈不夠大想換其他35焦段手動鏡頭。
預算大概在二手品一萬初左右,所以Leica/Konica/ZM/Loxia/Batis等這類高檔鏡就不考慮了。
在考慮的選項是:
Voigtlander Color-Skopar 35mm/F2.5 PII (可愛餅乾鏡,一代似乎結購與Biogon很相似,二代不知似否如此)
Voigtlander Ultron 35/1.7 LTM(一代L39接環,此鏡二手品極多,海灣掏寶都很好找,目前首選)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4 MC (版上有前輩分享過毒文,但有點擔憂銳利度與旋轉散景)
Canon 35/1.8 L39 (這支似乎不好找,價格亦很高)
舊款Voigtlander鏡常聽到色調冷、不利與怕耀光。
色調冷的部分一定要用RAW檔拍再用後製拉回來嗎?平常完全都是JEPG直出,Jupiter-12的色彩表現雖不特別出眾也算可圈可點,若換成玩VM鏡頭會需要在這塊多注意嗎?
請問耀光部分比起Jupiter-12是否比較好?
Jupiter-12鏡頭角度稍微進點光畫面就爆了,裝過遮光罩還是沒什麼用

(在考慮購買T*鍍膜的Zeiss濾鏡不曉得有無幫助...)
還是要避免上述問題應該直接買FE28/2會比較好?(放棄手動?)
去Sony店試過覺得不錯,可惜身材有點粗種跟55/1.8感覺很像。
價格倒真的沒話說,即使買了手動鏡也還是有極大可能購入。
問題很多很雜先跟各位說聲不好意思,攝影真是有趣,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