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多歲的麥先生,經常在衙前圍村附近擺地攤,主要是賣一些雜貨。麥先生住在東頭村,並非衙前圍的村民。筆者遇見他的當日,他正在村外的「姜毅理髮檔」外擺攤。他向我解釋,平時他會在東頭村擺攤,但因為那幾天食環處嚴厲執法,因此很多地攤都搬到衙前圍村暫避風頭。

麥先生的地攤主要售賣二手衣服,以及一些雜物,例如衣架、太陽眼鏡、牧童笛等。他表示這些衣服都是老朋友送給他,大部份的衣服都很新淨。這些衣服都是來自他朋友的戲班,大部份都是穿過一、兩次就不要,為免浪費因而送給麥先生。
「這些衣服你猜猜賣多少錢,只需要七十元就有兩件。現在的人都喜歡浪費,我只是把還有用的東西用便宜的價錢賣給別人。」

但他亦表示,其實不太多人會光顧他,始終香港人不太喜歡用二手貨,特別是衣服。而且賣兩件衣服賺不了很多錢,因此他的收入並不多。他只希望用自己的一雙手去賺取一點生活費,去減輕兒子的負擔。「正所謂『老豆養仔,仔養仔』,他的兒子也要供養自己的孩子,而且現在香港的租金亦很昂貴。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因此也要出來賺一點金錢。」正當我問道他這樣擺地攤擺了多久,他告訴我是自從數年前妻子離世後才開始擺攤。因為自己一個無所事事,倒不如找點細藝,因此他選擇了這項工作。

麥先生居住在東頭村已經數十年,由當年七層的徙置大廈開始就在這裡生活。但在這之前,原來他是居住在西環的鐵皮屋,直至後來被分派到東頭村的徙置大廈,後來因為清拆徙置區而搬到同區的新式公屋。他即使搬到九龍居住,仍然需要在港島工作。當時他在位於西環陳李濟藥廠對面的鞋廠工作,但後來因為租金問題,他工作的工廠要搬到摩星嶺附近。他每晚都要在工廠裡休息,只有在週末才能夠回家探望妻兒。「這也沒有辦法呀,當時生活艱難,而且我還要養四個孩子啊。」為了家庭,麥先生只好每天辛勞地工作。

談及家庭,原來麥先生有兩個兒子及兩個女兒。他的兩個女兒早就嫁了人,因此不是常有機會見面。而大兒子當年因為生意失敗,因此自尋短見。說到這裡,麥先生收起了他的笑容,眼泛淚光,然後拿紙巾抹去眼淚。

「珍惜眼前人,有時間就多陪陪身邊的人,不要失去後才學會珍惜。」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wokkhali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wokhal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