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CS雙修-SONY A7RM2 與 CANON EF-LENS 的結合

手邊沒有SONY FE-E接環鏡頭,免強說有...有一顆E接環鏡頭-中一光學的50mmf0.95,原來給A7R使用;試用在A7RM2上主要轉接鏡頭是CANON EF接環鏡頭,另外還有一些 CONTAX C/Y鏡頭也希望能轉接再生;這幾周快速的試用這些鏡頭,要分享的就這期間拍攝的一些作品,以及簡單的心得分享...

轉接環是唯卓2代環,選擇的原因是價格便宜,網路資訊AF性能不比MB(Metabones)四代差,試用在我所有的EF 鏡頭上,到目前對AF性能很滿意,後面再一一說明...

151205 合歡山日出
SONY A7R/A7RM2 ; EF 11-24mmf4L/EF 24-70F2.8L II/EF 70-200f2.8L IS II/TS-E 17mmf4L / TS-E24mmf3.5L II
對焦: MF/ AF(相位對焦(399點)); 上腳架 ; Filter : GND 0.6/0.9 ;R-GND 0.9 ;CPL


↓ SONY A7R + EF 11-24mmf4L USM




↓ ↓ SONY A7RM2 + TS-E 17mmf4L







↓ ↓ SONY A7RM2 + TS-E 17mmf4L (三張接圖)




2015-12-23 23:04 發佈
↓ SONY A7R + EF 11-24mmf4L USM




↓ ↓ SONY A7R + EF 70-200f2.8L IS II USM






↓ ↓ SONY A7RM2 + EF 11-24mmf4L USM




明天是平安夜,先祝賞圖同好 Merry 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 @ 新竹巨城

↓ ↓ ↓SONY A7RM2 + EF 11-24mmf4L USM










待續...

自己也是A7R2+EF鏡頭
也是用唯卓接環(booster)
唯卓對焦還蠻快的,只可惜Sigma有些鏡頭不支援
手上85 1.4和35 1.4都不能用
所以還有入手一顆天工三代
但不若唯卓可以正確傳送焦距資訊
機身防震需要條手動
請問oliver大大
請問高山太陽光芒的照片有用漸層減光鏡或是包圍曝光合成嗎?小弟剛貼上請教文呢?

ninjayeah wrote:
自己也是A7R2+EF...(恕刪)


手上只有一顆Sigma 鏡頭,是新版120-300mmf2.8 S013,配合唯卓接環表現比小白兔還好些,詳細情況後面再說明...





Light Huang wrote:
請問oliver大大...(恕刪)


沒有裝上任何的漸層鏡,完全是直接裸鏡對著太陽拍攝;縮光圈到f13 以上光芒才明顯長一些;

若是點開Flickr 看大一點的圖,可以發現太陽的右上角方向有錯位形式的炫光發生,很明顯的是形狀與太陽相同;很像是經過反射後影像錯位,沒有與主影像重合的狀況;這在CANON 5DIII上不曾發現過,再者與網路資訊看到轉接環內部反射眩光的情況也不同,還在思考這個問題,看看能不能由其他的場景再重現出來...
偶而上一次山,目的地其實是108K 的楓谷;從10餘年前第一次下楓谷拍攝,大概每2-3年重回拍攝一次;這次是專程到楓谷試 A7RM2.可惜如行前預測的相同,CANON 11-24mmf4L沒有配置PL,在這裡拍攝的效果差很大,按了一張就將鏡頭收起來;楓谷的光線是由上方的方向射進溪谷,因此溪底岩石或落葉都有反射光線,若沒有PL 消除反射光線,顏色大概都不能看;在楓谷中鏡頭裝上PL轉一轉就能明白差異有多大.我碰過最好的光線是微雨的漫射光線,沒有強烈的表面反光顏色就飽和些,濕潤的岩石與地面讓影像看起來更溫潤晶瑩,若是能碰上起霧那又是另種風情.好天氣時在11:00後陽光射進谷底,就是要離開的時候了.這次的運氣不好...碰上好天氣,只有靠PL 來強化顏色飽和了;

CANON 11-24mmf4L PL解決方案要看左岸的器材商了,又要開始存錢了...

20151205 108K 楓谷

SONY A7R/A7RM2 ; EF 24-70F2.8L II/EF 70-200f2.8L IS II/TS-E 17mmf4L / TS-E24mmf3.5L II
對焦: MF/ AF(相位對焦(399點)); 上腳架


↓ SONY A7RM2 + CANON TS-E24mmf3.5L II




↓ ↓ ↓ ↓ ↓ SONY A7RM2 + CANON EF 24-70F2.8L II













↓ ↓ ↓ ↓ ↓ SONY A7RM2 + CANON TS-E 17mmf4L
















↓ SONY A7RM2 + CANON TS-E 17mmf4L (兩張接圖)

 
↓ ↓ ↓ ↓ ↓ SONY A7RM2 + CANON TS-E 17mmf4L (三張接圖)













經過一整個早上的拍攝,當時有幾個較強烈的感受;而目前針對這些感受的想法則包含後續持續的經驗:

1. 在日出前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想要依據山頭上微亮的晨曦光影對焦,竟然是這麼的痛苦...當場比對A7R沒有這個問題;回到人間才發現:原來要使用"明亮顯示"的功能,要將Live View 的"效果顯示"關掉!?真是好個索尼啊!可以了解這個功能的設計,但是無法理解介紹這個功能說明的邏輯,完全是3C產品說明書的寫法與直譯.說到說明書,我東翻西找就是找不到"明亮顯示"功能及操作介紹? 為此在官網註冊調查,特別留言:說明書簡略找不到操作資訊...客服還連絡我說明網站上有詳細的操作說明...我是簡單的回答她:沒有功夫在電腦前學習相機操作...相機的使用完全在田野中進行,如果操作有不明白的地方,哪裡找電腦聯網看操作說明,索尼完全是3C產品設計的想法;這時候蠻懷念CANON 相機操作說明書的...

2. 在108k 初次感受到A7RM2 AF的"魅力",接觸與A7R完全不同的AF感受非常驚豔...其實A7RM2還比不上CANON 5DM3 AF的速度,但不是差異很大;在家中把玩時就了解相位399點對焦最便捷,對比式25點對焦速度就明顯慢很多;在108k 的環境中設定彈性定點S/M 的對焦範圍,基本上想以哪個位置決定焦點都行(當然是相位對焦的範圍內),若與5DM3 比較,個人的感想是A7RM2的自由度高一些.AF合焦率及穩定性都ok.

3. 五級防手震在手持把玩時可以感受到效果,但上腳架時還是依據防手震經驗乖乖地關上,有影響嗎?再慢慢揣摩吧.設定在C1鍵操作上還算便利.

4. EVF的感受不陌生,A7R就已經有經驗,但理性上覺得A7R 還不是成熟的相機,單獨的某些功能無法吸引想去操作這部相機;不過半天的實際操作,A7RM2整體的表現感受非常優異,單就EVF的感想就與A7R上不同;因為兩眼近視及老花各一,又不習慣戴眼鏡操作相機,因此在CANON 機身上需要借助觀景放大器;攜帶上蠻占空間的.EVF的操作上比觀景放大器便捷許多,因此在108K 時居然產生一種想法: 如果5DM3 也有EVF就更好了...當然,這是要靠耗電去換取的...

下108K溪谷時有帶5DM3當備機,也想或許會拿出來拍拍相同的景色比較...最後完全是沒有動到5DM3...甚至到今天5DM3都沒有再拿出來用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