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Z與A的傳奇時代終結 (圖非常多)

Z與A的傳奇時代終結 (圖非常多)

各位我又來了,
只是這次是一段惆悵心情的分享:

蔡司在自動年代落下了兩顆眼淚,
永遠經典的 Contax G 和 Contax N,
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居然見證了第三顆眼淚 → Alpha Za。

隨著末代機 A68 的發表與隨之而來的乳摸消息,
某程度上宣布了 Alpha 時代的終結,
(請見連結 大意為A68不會在台灣上市且A環在台灣不繼續販售)

說到 Alpha , 對我來說代表的意義,
前期是 Minolta 的 AF 接環,令人心醉的米能達色彩,
後期是 Sony 與 Zeiss 的光學合作,那六顆閃耀的 Za 銘鏡,
在 2006 到現在的短短 9 年,寫下對我來說如此的動人時光。

為了悼念這一段美好時代,
小弟與大家分享這一段與 Alpha 和 Za 度過的一段攝影時光

【Minolta A7】
身為第一個系統即為米能達的用戶,
長久以來 Alpha 代表著的是無比的色彩和絕佳的測光與操作,
我的第一台底片機 Minolta A7,
那特殊的顆粒感,
搭配著不同底片不同鏡頭所變化出的多樣風格,
和底片機少有的可換鏡頭自動對焦的方便性,
算是完美體現了前 Alpha 時代的一台機器。

2470ZA + Fujifilm Fujicolor 100 業務用






24ZA + Fujifilm Fujicolor 100 業務用


50ZA + Kodak Ektar 100


85ZA + Fujifilm Fujicolor 100 業務用


Minolta 百微 + Kodak ColorPlus 200






來到了數位時代,經典的後 Alpha 時代,
最代表的機器就是 A850 和 A99 了,
不同於底片時期銀鹽的特殊感動,
卻讓鏡頭本身強烈的特性不再和底片那麼息息相關,
可以顯現自己獨特的脾氣。

悼亡整個系統,不該是我這樣的後進,
但多年來總算湊齊的小滿貫,多希望能夠為自己做個紀念,
在這 Alpha 時代的終結,只能細數著多顆銘鏡被放棄的惆悵和不捨..

先談談 Minolta 鏡吧

【Minolta AF 35mm F1.4】
人稱元祖 G 的初代 G 鏡,雖然鏡身上沒有掛 G,
卻是幾個版本中畫質最驚人的好鏡,
溫潤柔膩的日系風格讓人愛不釋手。

A99




陰天下極強立體感與色彩表現


細緻又溫和的散景表現


A850
黑白照也別有韻味


A7R


【Minolta 50 F2.8 Macro New】
隱於眾多名鏡當中的隱士,琉璃透艷的強烈風格非常讓人沉醉,
和百微不同,是比較內斂的色彩型態。

A99


琉璃色的代表,艷而不柴的顏色走向,
不真實中帶有很強的視覺吸引力。


XT1




7R


【Minolta AF 100mm f2.8 Macro New】
西平英生的 9 顆滿分頭,米家最驕傲的傳奇百微,
很大的程度上,我覺得代表了米能達的色彩風格。

A99














A850




【SONY 135mm F2.8 [T4.5] STF】
Minolta 4怪之首,人稱散景之王的 STF,
全幅鏡中獨一無二的無口徑蝕散景風格,A環最最驕傲的工藝之作。

A99
























聊完了米能達,
不得不提到稍早最令人難過的時代眼淚 — 6 顆 ZA
不論那些血統的爭論,純粹又兇猛的畫質表現,
每一顆都給人無盡感動。

【Carl Zeiss Vario-Sonnar 16-35mm T* F2.8】
A環第一廣角鏡的無懈可擊。

A99
























【Carl Zeiss Vario-Sonnar 24-70mm T* F2.8】
萬能標準婚紗鏡。

A99














XT1






【Carl Zeiss Distagon T* 24mm F2】
索家唯一也是代表性的定焦廣角頭,
Distagon的結構帶來了低變形和勻稱散景的美好風光,
多數時間帶來的拍攝美感是無所比擬的。

A99


















【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經典焦段的經典結構,索家ZA的終結巨作,
獨樹一格的經典色彩和近乎完美的散景表現與平坦的像場,
與135ZA幾乎不分軒輊。

A99
















【Carl Zeiss Planar T* 1.4/85 ZA】
索家的膚色銘鏡,紫邊綠邊齊發的鏡頭,
算是臭脾氣的好鏡頭

A99










A850








A7R












【Carl Zeiss Sonnar T* 135mm F1.8 ZA】
擺在最後一顆,也是索家的第一銘鏡,
最驚人的畫質與色彩,最美好的人像呈現。

A99


































說了好多,也貼了好多圖,
難過的心思無以復加,覺得超過 9 年追逐的系統,
漸漸崩毀走向結束,現在只能把看向 A99-2 的目光,
改看向 A73 + LA-EA5了,
也許總有一天我的 Z 與 A 能夠重新復活...

僅此抒懷,
最後一張獻上我 135ZA 最滿意的照片,然後持續悲傷死掉的 A環

2015-12-16 0: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Z與A的傳奇時代

唐小見 wrote:
各位我又來了,只是...(恕刪)


不是說1月有A環新機?

甚麼時候要居然要立墓碑了?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唐小見 wrote:
各位我又來了,只是這...(恕刪)

真是感人肺腑的一篇文章,別難過,Minolta alpha ZA並沒有消失,
他只是轉換了一個表現方式復活在A7無反系列上了而已...
繼續讓他們發揚光大吧!! 共勉之~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Davidr wrote:
不是說1月有A環新機?

甚麼時候要居然要立墓碑了?

台灣有上2470ZII跟1635ZII

看起來也不像真的要放棄A的市場
每月更新 ~ https://www.facebook.com/BenzPrice
旗艦機種約4年出一機,A99推出到現在也才剛滿3年而已...

(才講完就有SR5 A99II的消息了)

Bear.H wrote:
台灣有上2470ZII...(恕刪)


其實照字面意思只是說台灣不賣a68因為中階相機市場萎縮(台灣人大部份都愛買FF?)

並沒有說不賣A-mount

而且如果A99-2真的出了,也不算中階相機吧?
Gradius wrote:
其實照字面意思只是說台灣不賣a68因為中階相機市場萎縮(台灣人大部份都愛買FF?)

並沒有說不賣A-mount

而且如果A99-2真的出了,也不算中階相機吧?

我還是滿喜歡以前快門壓下去的那種爽度的

可惜850真的好重... 拍沒幾張手就酸了

A99II可能還是會保留反光鏡的全片幅?!

每月更新 ~ https://www.facebook.com/BenzPrice
唐小見 wrote:
各位我又來了,只是...(恕刪)

只是病情不樂觀,別急著寫追悼文。

不管誰要收攤,雞絲把它用到壞,口袋就不吃虧。
鏡頭壽命長得很,只要有合適的洞,到處可以插,不怕!
--------------------------------------------

KONICA FS-1 --- 我的第一台相機(當年新購,到現在還是一手貨)。
裝四顆三號電池,可以自動捲片,連拍一秒約兩張,哈哈!

相機早已絕種,但這顆三十幾年的老鏡頭掛上A7,仍然正常工作。
小弟也是a99用戶,也有1635 2.8za,想請教樓主的風格檔什麼的設定參數是?自己拍得跟樓主相去似乎...ORZ
香港的a99用家路過

既然Sony的高層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說A mount不會這麼快就要宣告死亡,就給Sony多一點時間吧

說實的,我覺得a99的生命週期還算合理,由a850到a99都等了三年多啊。其實a99同時期的Canon機有5D3,Nikon機有D800,後來Canon出了6D和5Ds,可是5D3還是沒有後繼機;Nikon的D800之後出了D810,也只是D800的小改款,D750和D610就像Canon的6D一樣。而Sony呢,在a99之後整整出了六台全片幅無反,始終產能有限啊。到出完a7系列之後,才輪到a99II也算合理吧。其實我心裡想Sony還在盤算是否應該等Canon/Nikon出了5D4/D900才推出a99II,可是面對各方面都說A環將死的傳聞,才趕快把a99II面市吧。

很多人都說輕量化才是皇道,但還是有些人喜歡單反的手感,還有雙卡/續航力等優勢。Sony的FS5成為史上第一台內置無段ND的攝錄機,說不定以A環法蘭距所需的鏡盒,a99II也可能會是史上第一台內置無段ND的照相機啊,單反機身的空間也能使連拍/4K攝錄散熱變得更有效率,面對FS5/C100等所謂小型的可換鏡頭攝錄機,相信a99II還是會有優勢


付上一張我們這邊的婚禮工作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