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長焦段鏡頭轉接心得:SONY A7RII + Metabones IV + Tamron 150-600mm


有陰影的地方就有陽光,
即使恐懼圍繞,也不能放棄希望。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SONY A7RII + Metabones IV +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如果說要討論去年熱賣的長焦段變焦鏡頭,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原因包含了畫質銳利,防手震和對較快速,
平實的價格就能有超乎想像的表現,
以相機鏡頭市場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來說,
我個人是認為Tamron 150-600mm表現以超乎他的價格,
難怪一開始發售讓人排隊等候許久 ;
我個人是外出拍生態,這顆鏡頭就是我的最愛,
之前拍攝的作品,可參考:點入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然而這顆鏡頭和Caon 11-24mm f/4L一樣,很重,
越重的鏡頭讓人越不想攜帶出去,
然而我又是手持派,可以想像之前接在Canon 5D3上,
我必須右手扶正機身,左手撐著整顆長鏡頭的平衡,
才能在小小的觀景窗中找尋獵物,真的又辛苦又累。
而且有時候為了搶拍,
我都要等拍完才能從螢幕看到我的攝影作品,
是否有無對焦成功?是否過亮過暗?
往往一個動作,就錯失了生態攝影的分秒重要時刻。
這次我使用了SONY A7RII在長鏡頭生態攝影最大的感覺,
就是螢幕上所見即所得,拍得好不好在我構圖就知道,
而且整台相機組合可以架在我的肚子,蹲下時放在膝蓋上,
整體人體工學姿勢可以相當輕鬆,減輕了許多手腕的支撐力。

Metabones IV買到現在,個人也是相當滿意,尤其自動對焦。
然而鏡頭是否有支援,也要參考官方網頁資料。
是的,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並沒有列入其中,
當我轉接時心中緊張的氣氛也是相當奇妙,
一開始,天啊,真的不能自動對焦,心中懊悔不已,
然而拆開鏡頭,再次轉接,哇 ~ 可以自動對焦了耶,
這種成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但是這樣的成功沒有成列在官方網頁上我想是有原因的:
有幾次的關機再打開後,畫面還是全黑,再次關機,
拔開鏡頭接上,恢復正常,所以不穩定的狀況下,
我想Metabones官方還是基於保守不敢列出。

150mm
長焦段鏡頭轉接心得:SONY A7RII + Metabones IV + Tamron 150-600mm

600mm
長焦段鏡頭轉接心得:SONY A7RII + Metabones IV + Tamron 150-600mm


我自己使用的情況是,只要開機螢幕是正常的情況下,
不管150mm還是600mm任何焦段,自動對焦都是成功的,
而且速度相當快,支援相位對焦的泡泡對焦。
只有極少數長鏡頭不可避免的拉風箱情況出現。
如果不在意這些小狀況,
我認為Canon接口的Tamron SP 150-600mm還算是可以支援。

by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雖然對焦點在松鼠的右肩膀,
還是可以看到牠對我吐舌頭的位置畫質還是銳利精準。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哦 ~ 對了,是誰說不需要高畫素的?
上圖是由這張圖裁切而來,4240萬像素真的很棒。
by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動態連續對焦,也是相當精準。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美麗的眼睛是來自?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是的,依舊裁切,再次推崇4240萬像素!!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移動中的紅冠水雞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靜音快門下,也可以靜悄悄地不打攪人家 XD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未來會在這裡繼續分享這樣轉接組合的生態攝影心得,感謝欣賞。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本文取自:MoMA

我的Facebook:MoMA

我的Flickr:MoMA





[更新]

為什麼我的攝影需要儲存RAW檔呢?

一方便可以增加後製的機會,
另一方面可以挽救拍攝時不正確的光感 ;
然後我們還可以從動態範圍對比,
知道這台相機的功力在哪裡?
SONY A7RII的動態範圍對比實在厲害的驚人,
上圖是現場曝光降低拍攝的JPEG直出圖,
下圖則是RAW調整亮暗後製 ;
從天花板、桌面和人像部位來看,原本昏暗無法辨識的細節,
經由Lightroom調整亮部與陰影全部都出來了,
相對比之下就知道SONY A7RII的全片幅BSI CMOS感光元件真的可怕。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Mr.MoMo_MoMo桑, 於 Flickr
2015-11-19 19:25 發佈

MoMo桑 wrote:
有陰影的地方就有陽...(恕刪)

棒棒棒MOMO大!!有點後會之前脫手這管大砲,真的物超所值啦~~
配上A7R2真的很威猛,推推喔!!

djtommy36 wrote:
棒棒棒MOMO大!!有點後會之前脫手這管大砲,真的物超所值啦~~
配上A7R2真的很威猛,推推喔!!...(恕刪)


感謝djtommy36大大的欣賞,
我發現這款大砲在使用螢幕拍攝真的輕鬆太多了,
到底拍出來的成果如何一下就可以瞭解了 ^^

請教您Zeiss Batis 2/25
在自動對焦的速度,和近拍的效果好嗎?
看到您的分享讓人也想加入啊
MoMo桑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oMA.MoMA
M大終於來分享這一組合了,畫質、尤其裁切後的細節令人驚艷!

A7R II的話,晚輩(是您的同科後輩呢)應該不會入手,但是這管小砲和11-24都讓人看得垂涎欲滴啊
看起來真的很威耶!
MoMo桑 wrote:
有陰影的地方就有陽...(恕刪)
歡迎參觀個人的部落格:https://travel-0.blogspot.com
讚喔,這一管現在真是超值,一堆二手只賣二萬元左右,買起來供著也爽

MoMo桑 wrote:
有陰影的地方就有陽...(恕刪)



MoMo桑 wrote:
有陰影的地方就有陽光...(恕刪)

我號稱momo桑的沙發終結者耶...終結者耶...終結者耶...
前面各位給點面子吧,下次晚點回文好嗎? 好嗎?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oh...btw,這支用Viltrox轉接完全不可用,即使調到MF往往半按快門時就跑掉,

迷焦迷到天荒地老,所以可以過電也可調光圈也沒用,因為連想偷用MF也不行!

至於天工三代…直接顯示鏡頭錯誤,黑屏沒畫面…!

轉接環廠商好像都不太理Tamron...,想用Kipon EF-MFT AF轉M43一樣不行!
好棒!!

Metabones IV 轉接環放在那裡不知道從哪隻下手,這隻幾乎是從來沒有想過的焦段!




MoMo桑 wrote:
有幾次的關機再打開後,畫面還是全黑,再次關機,
拔開鏡頭接上,恢復正常,所以不穩定的狀況...(恕刪)



這樣的狀況在轉接Contax 645到A7RII也會機率性的發生,感覺應該是廠商沒簽NDA,Sony有些沒說的秘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