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上的各位,擁有這台 α6000的應不在少數,尤其日前才剛有板友分享高品質的圖文。但無論如何還是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在設定上、對機身性能、以及攝影的小小心得,從最初的滿足、歷經幾度想換家的衝動,到現在重新檢視它的功能,一來一往中也學會了不少。
-
入手

從去年(2014)初 α6000釋出消息,就對這台打著強大性能與高CP值的機身很是心動,對仍在學的我不是件容易的事,來來回回也過了半載,才終於帶她回家。

甫一上手便為她方便的觀景窗著迷,EVF的方便性高,幾乎能讓人眼不需離開觀景窗。AF-C對焦快且不易脫焦,惟在對焦主體的指定上有些麻煩。Liveview的切換流暢,使用LCD對焦速度也依然快速,從NEX血統進化而來的握把有別於DSLR的獨特手感,在體積與舒適上做了很好的平衡,蒙皮更提供了止滑性,除了功能上的意義,更是專業機種的象徵。

豐富的轉盤與自訂鍵是我入手的第二原因,在使用情境上彈性很大,雖然還有一些功能沒放上來,使用上也算滿意。跟各位分享一些小小設定:

首先我將C1鍵改為iso調整,因為 α6000獨立轉盤在機背,撘配C1鍵可以做到食指與拇指的快速調整。畢竟在光圈、快門之外,最常調整的就是感光度了吧!順帶一提, α6000的auto iso非常好用,像Pentax的Sv、TAv模式,其實都可以達成。
原先右鍵的功能改指定為白平衡調整,這點是參考了a7系列的設定,使用程度也不低。下鍵的曝光補償可以給獨立轉盤負責,所以在此改為檔案格式切換,方便拍raw檔。
中央鍵維持原廠標準設定,平時用AF-C做全區域對焦。對不到想要的物體時可按住中央鍵,進行AF-S中心點對焦,再構圖拍攝,使用上夠應付大部分場景。
α6000在對焦點的調整上不如DSLR快速,因此將C2鍵設定為AF/MF切換,對不到的乾脆用手動對焦,這也是在用手動鏡後悟出的心得。Sony的手動對焦頗具優勢,原廠鏡可以自動放大鏡,再配合峰值對焦,非常好用!
-
上手

在拍攝主題上來說,個人最喜歡街拍主題,拿著相機構圖,就好像跟自己對話一樣。搭配著等效50mm的SEL35F18,很是上手。

這個景色值得嗎?每次過片前都這樣問自己,如果值得就留下來吧!

也因為攝影,我開啟了新的視野。

很多場景在日常中都是再平凡不過,但只要留心都有它的美存在。

這張我個人很喜歡,對於保留當下的氛圍,Sony做得很好。

長期使用下來, α6000很值得信賴,生活偶見寶貴的美景,輕輕鬆鬆就能捕捉。輕巧的機身隨手一丟,小背包就能帶著走,常有前輩云「想帶出門的相機才是好相機」所言不假!
-
著手

用了她這麼久,難免心裡有些小憾:轉盤、自訂鍵不嫌多,介面上感覺可以更流暢,像是對焦點的指定如果能像DSLR做快速指定,拍人像等會更方便,最近RX-100四代的改進很吸引我,期望在之後的更新能有機會補上。
在沒裝手把的情況下手感有點空,原廠卻又沒出垂把,個人是使用增高握把,但如此一來更換電池等動作就變得繁瑣(順便小抱怨一下台中sony直營店,A7m2想試手感,可是那塊防盜壓克力很礙事XD)。
另外就是防塵防滴了,雖然不影響拍照,但人總是不知足的嘛。期待Sony能夠推出專業等級的APS-C機身與原生長焦鏡,造福玩家!
感謝各位版友花費寶貴的時間看完這篇文章,歡迎追蹤Flickr,還請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