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說是開箱,但是我覺得箱子實在是不太好看,所以沒有箱子的照片,在這裡要和各位說聲抱歉。



小弟很喜歡等效35mm,我愛他的熟悉感,與雙眼相似的視角,能讓我放心地使用眼睛取景、構圖。

因此小弟日前愛用的組合是EOS M + 22mmf/2。這組的優點不少,直出就不錯的發色,減少了許多後製的勞累。輕巧的體積、不錯的畫質,更值得嘉獎的是那跳水跳得大快人心的價格,對小弟這類有經濟壓力的高中生實是有如天降甘霖來著。
此外,這篇文章裡所有a6000照片都是來自它。


但是一提到它的缺點可就令人愁眉深鎖了。一是操控,雖說有觸控螢幕大加分,但仍然難以彌補機身按鍵與轉盤不足的先天劣勢。再來就是對焦了,然而這可是無法用一字一句描畫的椎心之痛啊!!所以不才的小弟決定順著以下的情境,表達我的無奈之心。
想像一下,在某個陽光灑落一地的寧靜午後。你發現一朵顏色紅潤如胭脂的花朵,享受著由它和嫩綠所交織的視覺饗宴。
而你正準備用相機記錄下這不可多得的光影,將鏡頭湊近花心,畢竟離主體夠近,淺景深會令照片更加迷人,對吧?
痾,大概就是這種時候會令人崩潰吧。
當你盯著螢幕上的焦平面如爬行般緩慢的游移著,基本上只要一陣輕柔的微風,就會讓你想翻桌。

所以當我用小M努力琢磨攝影技巧時,也常常物色能替代它的機種。
還記得當時看到RX1,難以理解的輕巧全片幅,在我的心裡留下深深印象,無奈售價和要上不下的對焦性能使我卻步了。也曾經考慮過M43機種、a7+35/2.8(1.4的體積和售價十是不敢恭維,否則應該是最好的配置),但後來還是選擇a6000+24z。雖然對上a7+35/2.8,apsc與FF的差距還是在,但是最近對焦距離所造成的泛用性還是24z更勝一籌。(不過最後的癥結點其實還是預算...)



和EOS M比起來a6000不管在對焦還是操控方面都是全然勝出,另外24mp的sensor搭上E Sonnar T* 1.8/24,讓照片擁有豐富細節,十分有利於後期調整水平和裁切。但是不得不說,用觸控選對焦點還是比較直覺,而且沒有水平儀以及其觀景窗並不如a7細膩,這兩者是稍稍可惜之處,但是以這個價位來說,我個人認為a6000已經沒什麼好挑的了。
雖然和a6000相處的時間還沒有很長,但是也已經累積了一些實拍。和Canon直出的顏色有不小的差距(兩者各有自己的個性,都很棒),但我很喜歡它寫實的表現。
不管是陰天


還是陽光透亮


此外,我覺得這顆鏡頭描寫力不錯,對比度表現的恰到好處


再來是室內的靜物


這兩張我記得有用內閃跳燈補光


偶爾賣一點景深也是頗幸福的一件事?

亂按快門





實拍的部分,都是jpg直出,僅有少數有經過水平校正和裁切。
小弟在此下台一鞠躬,希望不會傷到大家眼睛


比起將它收在防潮箱,還是把它背出門,放肆的追光逐影吧!
謝謝各位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