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爺誕

去年在所住地區,以湊熱鬧的心態走進一個慶典。


大王爺廟是香港一座水神廟宇,位於新界大埔區元洲仔,鄰近現時的前政務司官邸。建於清朝中葉,曾是昔日大埔鶴佬漁民敬奉的主要地方神祇。隨著地方發展,元洲仔已完全改變,再無艇戶棚屋,漁民不少已遷進高樓大廈,但鄉民對大王爺的尊敬,仍是很濃厚的。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開始(正誕在初八),為大王爺誕,在天后宮前風水廣場有神功戲賀誕,各花炮會及信眾,都會在這幾天來到戲棚神壇參拜,為大埔區的一大盛事。其中部份花炮會,為了方便村民信眾,選擇在周日舉行慶祝活動。(quoted from wikipedia)

一直念念不忘...
今年,鼓起勇氣問負責人,希望走進後台參觀。

得徐先生相助,有幸到後台開開眼界。

在1930年代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五、二月十五及五月初六,大王爺廟都會慶祝大王爺誕,其中五月由初六起便會搭棚演粵劇及白字劇,神棚設於汀角路「風水廣場」近大元邨,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活動,初六稱為「請神」,初八為「正誕」,直到十五早才送神回廟,是大埔區水陸居民一大盛事。(quoted from wikipedia)

雖非水上人家,但對這些富有中國傳統味道的節慶也有點點興趣。
徐先生指出若想拍攝有趣的畫面,下次可以參與初六的「請神」儀式。屆時會有巡遊等活動,好不精彩。

他表示,比起天后誕,大王爺誕顯得更熱鬧了。
其一,天后誕的粵劇是需要買票進棚觀看。
其二,大王爺誕,在旁開設的熟食小販要多些。原因未明。






懷著緊張心情與徐生走入後台。
據悉,當晚表演的戲班是來自汕頭。而他們在這期間就在後台設營。


老實說,後台的環境很惡劣,垃圾滿地。
戲班成員梳洗更衣都在附近的臨時洗手間/公共廁所。

徐生指,如果當晚做粵劇,一定全院滿座。

演員的工資在內地被扣表演稅後,可能只剩數百元。


表演一場接一場



演員要把握時間更衣、補妝及休息。













音樂


特意為我穿上戲袍




show time


多謝收看

Instagram
Blog
Flickr
2015-07-03 22: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王爺
感謝分享
神功戲在香港似乎還滿受歡迎的

台灣廟會祭典也會有類似香港神功戲的演出,
如歌仔戲,布袋戲,有時還會有傀儡戲
但除了少數幾個比較有名的戲團會吸引民眾觀賞外,
大部份真的就只是演給神明看,
一般民眾已經不太看野台戲了

台南集福軒傀儡戲,


不過跟隨神明出巡遶境的表演隊伍(台灣稱為陣頭或藝陣)
還是會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神將在神壇前表演

123nelson wrote:
感謝分享神功戲在香...(恕刪)

布偶戲挺特別的,一直想看但也帶有一絲詭異
喜歡這種分享文章, 滿有內容的! 喜歡這種分享文章, 滿有內容的!
泰始皇 wrote:
布偶戲挺特別的,一直想看但也帶有一絲詭異

小時候膽子小,也曾覺得布袋戲偶有點可怕

台灣布袋戲有分傳統以及金光布袋戲兩種
目前以金光布袋戲比較流行,
講求特效,
並以華麗時髦的大型布偶操演
電視或網路都找得到,
如霹靂布袋戲

至於現場實際演出的部份,
我查了一下
下面這兩個布袋戲團在官網有公演資訊,
應該是屬於傳統戲偶演出
小西園掌中劇團
台北木偶劇團
另外,台北有些文化導覽的local tour,
台北城市散步有時也會有介紹布袋戲的行程,
有興趣的話,
下次來台灣可以找個時間前往觀賞

拍得好!!不得不拍拍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