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
100%檢視控
追焦需求很低
想升級全幅,所以APSC系統就要清掉,所以考慮跳家
sony A7 ($42,980) + 24-70 f/4 ($34,980) = NT$77,960 元
canon 6D + EF 24-70mm f/4L IS USM NT$73,900 元
價格差不多,所以主要是比這兩組
一些觀念如下,不知有沒有錯:
一、準焦方面:
1.相位對焦,速度快,但因搭配不同鏡頭,時常存在不準焦的問題
2.對比對焦,速度原本不能接受,但因為電子性能進步,已經到了可用的程度,另外有全螢幕都是對焦點以及有對到焦必準焦的優點
二、微震方面:
1.單反系統:反光鏡啪啪啪,拍出來的照片永遠不知道是手震還是反光鏡震動
2.無反系統:沒有藉口,就是你手震
三、錄影方面,似乎SONY佔絕對優勢?
四、SONY可選擇鏡頭又少又貴
例如之後要補小三元,CANON 可買17-40 ,2萬6,而SONY只能選擇16-35 F/4要39980
五、A7有光暈災情...已經到了可接受程度的邊緣了
六、A7S畫素太少不考慮,A7R六萬一比A7四萬三貴了一截...
另有一說,似乎要發揮A7R感光元件的威力,普通的鏡頭沒有辦法達到...都要買頂級鏡,如果轉接L鏡...能自動對焦嗎?
相信很多人用過單反系統,主要是想問關於反光鏡微震跟移焦對各位的影響,畢竟這兩點很苦惱,但換SONY系統就能完全擺脫這兩點問題嗎?畢竟如果換SONY未來花在鏡頭上的錢會比較多 (還會擔心SONY會不會又改規格)
潛出水面 wrote:
一些觀念如下,不知有沒有錯:
一、準焦方面:
這部分是大致上是沒錯的
潛出水面 wrote:
二、微震方面:
這就不太正確 , 不是只有反光鏡震動 , 還有快門簾震動
在高畫素下都很容易看出 , A7R 就存在微震問題 , 所以快門都要維持在 1/125 1/160 來避免
不過在 2400 萬以下好像還沒人說過這問題 , 所以高畫素機種要特別留意
其他錄影的問題 , 我不覺得 a7/r 表現有特別突出太多
倒是 a7s 好上一大截
最後畫素的問題 , 想請教為何覺得 a7s 畫素太低不考慮呢?
還是心裡有期望至少要多少畫素才夠?
其實個人認為現在高畫素 不論對錄影還是拍照 , 都還存在著矛盾
除非是專業/商業用途 , 不然後期支援也是很恐怖的啊 !
潛出水面 wrote:
SONY未來花在鏡頭上的錢會比較多 (還會擔心SONY會不會又改規格)
sony的鏡頭貴不知道是聽誰說的....
如果是蔡司是沒有便宜的,沒掛菜就不一定貴多少
改規格?a環變e環,一個是有反,一個是無反,這不算改規格吧
至於MINOLTA的熱靴,這比較沒辦法,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我想該改的都改了
進SONY全幅以目前ROADMAP看來
完全不用擔心鏡頭的問題
反而得擔心機身更新太快


你如果是原CANON的使用者
建議可以等像D750這種較全面性的A7機種出現後再入
(就是有相位對焦點、也有不錯的追焦能力,高ISO也不會太差,錄影本來就不弱了,我是希望A7再加個內閃會更好,雖然A7S可以忽略內閃,但....反差大時有個小內閃也是很方便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