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FE55與其他矜貴 ~50mm 鏡頭的比試

消息來源為SAR

測試連結

比較起來,FE55 COST PREFORMANCE不錯的說....
2014-01-16 15: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E55 鏡頭 50
所以第一頁答案是~FE鏡的眼控對焦真好用!?

發覺散景Zeiss Otus 1.4/55最是柔和漸進~畫質又高~新鏡王當之無愧
Noctilux f0.95離焦光點的非球面鏡渦紋果然很明顯~跟以前的測試相同!
angy2729 wrote:
所以第一頁答案是~F...(恕刪)


我沒看到提到眼控AF啊? 只有說EVF加放大方便對焦而已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眼控是機身功能 , 不是 FE 鏡的特異功能

你是想說其他鏡的焦點不在眼睛嗎?

angy2729 wrote:
所以第一頁答案是~F...(恕刪)
airport724 wrote:
消息來源為SAR測試...(恕刪)


果然55/1.4 apo distagon還是如此搶眼。

不過,就難度來說,F1.8和1.4的差異還不小,當然FE 55/1.8不可否認是相當不錯。

另外要注意一件事,就是過去到近代鏡頭在設計上差異,近代設計鏡頭,大半都會修正近距像差,但是也不是每一顆鏡頭都如此做,所以有些鏡頭近距球差太高,本身除了會有對焦上判斷困難之外,本身影像也相對顯得軟與柔和。



全部都裝到 A7r 上面去,除了本來就大欺小的 Otus 外,
基本上都是拿來給 FE55 的數位修正陪玩的嘛。

就像之前 Ken Rockwell 拿了顆 Leica 裝上 M 後又裝 A7r....
結果根本都是數位修正在表演....

當然如果 FE55 沒有數位修正的話,就當我沒說,抱歉混淆視聽了。
-= 散仙 =-

cchangg wrote:
全部都裝到 A7r ...(恕刪)


Ken Rockwell的review基本上都有偏见,新手不懂就喜欢,混就了不看了
cchangg wrote:
全部都裝到 A7r ...(恕刪)


數位修正主要修正變型、暗角,和解析度關係不大。
當然,若一開始就以數位修正為前提去設計鏡頭,自然可以衝高邊緣解析度,就像m43的鏡頭。

那個測試的重點不是FE鏡數位修正的太好,而是m鏡的表現因故變的太差。

主因是rf鏡短鏡後距在A7的斜射光問題,造成leica m鏡接a7邊角不佳。但數位修正不是解析度差異的重點,這也可以解釋55/1.4接a7效果為何如此好,因為本是slr鏡頭,幾乎不用擔心斜射光問題。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米歐飯 wrote:
數位修正主要修正變型、暗角,和解析度關係不大。
當然,若一開始就以數位修正為前提去設計鏡頭,自然可以衝高邊緣解析度,就像m43的鏡頭...(恕刪)


現在的原生鏡基本上都是把數位修正做為設計的一部份了。
這樣就可以把原本難兩全的東西都照顧到,
甚至未來還有可能會進入連鏡頭也有專用 driver 可以下載的地步,
同一顆鏡頭過兩年有新演算法時,開放下載或綑包在機身 firmware update 中...

這次的這批照片, Leica 鏡糊的程度,
讓我覺得不像是他該有的光學水準。
因為 Otus 就是沒數位修正,全部拼硬實力來的光學指標。
Leica 的現代鏡實力就算不如當年傳奇等級,但也不該差距大到這樣...
畢竟光學依舊是 Leica 的強項。

再說, A7r 是以巨大的畫素量讓解析度爆高,
並非是什麼畫素密度驚人的怪獸。
隨便一台 APS-C 20MP 就比他更密、記得 m43 又再更密。
也沒見哪顆全幅鏡頭吃不住 APS-C 機皇的挑戰。
我只是覺得 Leica 這幾張 AB test 的畫質有點匪夷所思的低....
應該有其他問題,要不然就是 Sony 數位修正的參數中,
加的料不只變形暗角色差了....
-= 散仙 =-
cchangg wrote:
現在的原生鏡基本上都...(恕刪)


Noctilux跟Hyperprime差距不遠應該是先前就大致知道的
這篇測試的結果看出來也吻合

Summilux看起來就較差一些,但這跟A7R有沒有關係就不太確定
不過Summilux輸Otus也是肯定的

至於FE 55/1.8有沒有數位修正把接點貼起來拍幾張就知道了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