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逛一圈 , 發現有些人為了記錄生活而想購入 A7 , 但又怕顏色不準 , 對焦不行 .....
附上幾張室內黃光拍 8 個月大嬰兒照 , 這時期的嬰兒活動力很強 , 快門沒有 1/200 以上很容易糊掉
以下幾張給需要的人參考參考
機身設定 :
風格 clear -1 -1 +3
白平衡 AWB M1
中央測光
臉部偵測
1/200 F2.8 ISO3200

1/500 F2.8 ISO6400

1/400 F2.8 ISO6400

1/640 F2.8 ISO6400

感想 :
1. 白平衡 :
AWB 下 , 風格檔稍微調整過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 以分享的幾組照片來說 , 個人認為視覺上還滿舒服
也接近肉眼所見 , 不會黃到跟維大力一樣 , 不能再用 NEX-5N 時候的印象來看 , 事實上NEX-6/5R 就已經改進這項缺點了 , 所以對 A7 仍存疑的朋友 , 千萬不要聽人說 , 去體驗看看吧 !
當然白平衡切換一下就可以拍出非常白皙的照片 , 但感覺與實際偏差有點多 , 所以小弟還是選擇保留原味
2. 對焦速度 :
A7+FE35/2.8 對焦速度非常快 , 比對 NEX-6+E24ZA , 不只更快 , 而且信心度更高
若對比 A77 , 個人是感覺不出 A7 有比較慢
但暗處對焦不夠強 , 這邊就會羨慕那些擁有 -3EV 對焦能力的機種
題外話 , 剛拍的時候常常拉風箱 , 無法對焦 .....
原來是嬰兒太過好動 , 而且對小弟的相機很好奇 , 不斷侵犯 FE35/2.8 35CM 的禁區

若主題是拍嬰兒 , 以目前 E 環來說 , E24ZA 仍是無敵
3. 快門遲滯 :
很多人都被照片檢視誤導 , 但其實 A7 快門按下去的遲滯是幾乎無感的
不會有那種按下快門結果記錄的是 下一秒 的情況
不過快門手感有點 ... 撲逤迷離 , 第一次使用難免無所適從 , 但習慣後就好了
4. ISO :
這種表現見仁見智 , 6400 小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 AUTO ISO 設定 100-6400
多框 ISO 設 12800
===== 2013/12/01 更新 35/2.8 + 55-210 =====
分享一下 A7 + FE35/2.8







另外再分享一些 A7 + 55-210(拆後擋板)
1. 55mm 端還是有明顯成像圈
2. 210mm 端還是有一點點暗角
3. 不支援 OSS
4. 不支援 高速閃燈
5. 對焦速度 光線充足時還可以
6. 散景好像有點旋轉的感覺









===== 2013/11/29 更新夜拍 & 各級 ISO =====
總算有點時間 , 趁晚上下班後晃到美麗華看看 A7 的夜拍能力
大部分使用 A MODE + ISO AUTO , 風格 STD +1 -1 +3 , 大多數機身直出 JPG
個人覺得 A7 夜拍能力其實還不錯 , 可惜的是 雖然換了新相機 , 腦袋沒跟著換

順便先分享一下使用 A7 的小小驚喜

上網爬文得到的答案不外乎 轉到底在稍微轉回一點點 .... 甚至不斷電拔鏡頭的絕招都有

這點在 A7 上應該是得到了解決 , 不論 DMF 或是 MF , 只要轉動變焦環就會出現對焦呎


雖然還有一個月 , 但已經開始佈置聖誕


FE35/2.8 除了對焦距離 35CM 有點長之外 , 個人覺得剩下三個字能形容 .... 剛剛好

多框 ISO AUTO , 手持星芒 F22

沒重點 - 1

沒重點 - 2 ( 這張有 LR 拉過曲線 轉黑白 )

對面的捷運站

旁邊小噴水池

A7 沒有內閃 , 所以有點半強迫中獎的感覺 , 買了支援高速快門的 F43M , 快門 1/1000
有了它 , 一定要找機會跟太陽對幹一下


摩天輪



降 EV 可以有效呈現金屬質感

嗯 .....

室內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 以前用 NEX 拍同樣的畫面 , 感覺是平的
但這次用 A7 拍 , 可以感覺到 深度 .....

街景

以下各級 ISO 參考
(A7 可設定的 ISO 檔位相當細, 跟 NEX 不同,這邊就直接 100 200 400 不做細分了)
ISO 5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多框 ISO 6400

ISO 12800

多框 ISO 12800

ISO 25600

多框 ISO 25600

多框 ISO 51200

===== 2013/11/27 更新遠景測試 E24ZA V.S. FE35ZA =====
這次有上腳架 , 機身設定 APS-C 模式 AUTO
A MODE
風格銳利度 +3
ISO 100 FIXED
遙控 2 秒自拍
中央測光
中央對焦 AF
第一組 , 光圈全開 F1.8
NEX-6 + E24ZA , F1.8

A7 + E24ZA , F1.8

NEX-6 + E24ZA , F1.8 CORP

A7 + E24ZA , F1.8 CORP

第二組 , 光圈 F2.8
NEX-6 + E24ZA , F2.8

A7 + E24ZA , F2.8

A7 + FE35ZA , F2.8

NEX-6 + E24ZA , F2.8 CORP

A7 + E24ZA , F2.8 CORP

A7 + FE35ZA , F2.8 CORP

第三組 , 光圈 F8
NEX-6 + E24ZA , F8

A7 + E24ZA , F8

A7 + FE35 , F8

NEX-6 + E24ZA , F8 CORP

A7 + E24ZA , F8 CORP

A7 + FE35ZA , F8 CORP

從以上整組測試來看 , 雖然縮圖看的時候不明顯 , 但局部放大檢視時高下立判
但這並不代表 E24ZA 不如 FE35ZA , 主因還是片幅帶來的差異 , 在這點上 E24 就等同先天不良了
其實從近拍仔細來看 , E24ZA 的放大倍率高 , 近拍時記錄的細節勝過 FE35ZA (昨天只大略看說差不多 , 特此更正) , 但對焦距離一旦超過 35CM , 還是得回歸片幅的原始影像大小
另外 A7 + E24 的表現 , 並不如 NEX-6 + E24 (或許 A7R + E24 可以等同 NEX-6 + E24)
以上簡單測試對某些人來說 , 機身不同 , 片幅不同 , 鏡頭也不同 , 似乎沒有比較的意義
ANYWAY , 提供給糾結於 FE鏡 與 E鏡 的人一些參考
===== 2013/11/26 更新 PART2 景深交叉測試 (NEX-6 / A7 / E24ZA / FE35ZA)=====
A7 + E24 長這樣

NEX-6 + FE35 長這樣 .... 非常 MATCH 阿


以下進入景深測試 , 不是非常嚴謹 , 參考參考
NEX-6 + E24 , 最近對焦距離的景深(F1.8) , 真的非常淺
完全可以看到 E24 16CM 的近拍能力 , 超強 !

A7 + FE35 , 最近對焦距離的景深 (F2.8)

A7 + FE35 100% CORP

NEX-6 + E24 , 模擬 A7 + E35 的構圖
放桌上拍 沒上腳架 , 雖然構圖有點跑掉 , 但可以看出在 景深的表現上 是相同的

NEX-6 + E24 , 100% CORP

A7 + E24 , APS-C OFF , F1.8

A7 + E24 , APS-C ON , F1.8

A7 + E24 , APS-C OFF , F1.8 自裁
已經儘量把暗角切除(還有一點點暗角) , 但大致可以看出其實與機身自動裁切的視角差不多

從以上簡單測試來看 , A7 接上 E24 , 可以換來 16CM 的近拍能力 , 但必須犧牲FF 裁切成 APS-C
而兩張 100% CORP 的圖來看 , 由於是近拍 , 猜測 E24 又有較高的放大倍率
所以在近拍的細節表現小弟是看不出有何差異 .....
不過如果是拍風景照 , APS-C 與 FF 應該差距就會拉開了
預計明天找時間再來測一下拍遠景
這邊暫時撇開鏡頭特性不談 , 不難發現 FF 並沒有什麼魔法
純粹是原始影像比 APS-C 來得大 , 在放上電腦螢幕後的失真比較少 , 因此畫質更好
也就是說原本的 E 鏡拿到 A7 來用 , 應該不會得到比裝在 NEX 上更好的表現
除非想要 A7 的新功能 (EX:眼控對焦 , 操控性 ...), 否則沒道理多花 2-3 萬元來換取一樣的結果
另外仔細觀察背景 , 雖然 A7 與 NEX-6 像素密度相同 , 但放大檢視時 A7 的畫面比較乾淨
這應該就呼應版上先進 Diffusionless 大不斷重複的 FF 的畫質好是因為 原始影像 就比 APS-C 大
===== 2013/11/25 更新使用心得 PART 1 =====
在入手夢寐以求的 A7 後 , 趁著假日花了點時間摸索了一下這台機器
新介面基本上跟 RX 系列相當接近 , 但自訂鍵與 FN 快捷選項更多
這麼高度自訂的選單 , 可以讓每台外觀相同的 A7 擁有不同的靈魂
這種自由度我都懷疑手上的是台 ANDROID 相機

以下分享一些小小心得
因為有過 NEX 使用經驗的 , 拿到相機應該都會做兩件事
第一件 就是關閉失焦輔助燈 (一路走來 , 始終如一

第二件 就是關閉 DRO (可增強暗部細節 , 但可能導致畫面層次較平 , 失去立體感的雙面刃)
個人介面設定如下 , 說實在自由度太高 , 已經沒有不夠用的問題
只剩下怎麼設定使用上才順手
C1 : 對焦區域
C2 : 對焦放大鏡
C3 : 變焦 (僅開啟精準數位縮放)
上/左/右 : 維持預設不變
下 : 選擇對焦點
中央鍵 : 眼控 AF
前轉盤 : 快門
後轉盤 : 光圈
十字轉盤 : ISO
FN 選單

而實際拍攝的設定 , 因為小弟要求不高 , A7 的 ISO6400 還可接受
所以 ISO AUTO 100-6400 / 多框ISO 12800
雖然 AUTO 設定範圍 100-6400 , 但在 A MODE 下
機身邏輯除非光源不足真的 , ISO 多數會停在 3200 , 而選擇降低快門

而在 S MODE 下 , 也同樣除非光源不足 , ISO 又已經到達 6400 ,
否則機身邏輯會選擇先縮光圈

還好在 M MODE 下 , 支援 ISO AUTO 是值得讚許的 (以前 NEX 都沒有)
測光同樣偏暗 , 可以 +0.3 ~ 0.7 讓畫面明亮討喜
而且 A7 有獨立 EV 轉盤 , 可以無痛切換


色調的部份 , 其實小弟認為相機買了就要花點時間去了解它
如果只使用出廠設定就評斷一台相機發色好壞 , 就有點枉費了數位機身的方便性
以往都會設定 VIVID -1 -1 +3
但個人感覺 RX100M2 使用這組設定時 , 某些場景畫面會呈現一抹詭異的黃綠色
所以嘗試了幾組 , 目前個人覺得看起來比較順眼的設定 , 看場合使用
STD +1 -1 +3 --- 大多數拍攝使用
CLEAR -1 +0 +3 --- 感覺還不錯的顏色 , 但對比稍嫌高
LAND +1 +2 +3 --- 風景 重口味
另外 AWB M1
因為出門都要帶著 8 個月大的兒子 , 對 A7 也還不是十分熟悉
以下僅能提供少量 A7 + FE35ZA 解毒照 ...
1/100 F2.8 ISO100

1/60 F4.0 ISO1000

1/25 F2.8 ISO6400

1/60 F2.8 ISO2000

1/60 F2.8 ISO640

1/100 F2.8 ISO1600

1/30 F2.8 ISO3200

1/40 F2.8 多框ISO12800

關於 FE35ZA 使用心得
1. 對焦速度快又安靜
2. 散景柔美
3. 有蔡味
4. 體積小 , 遮光罩設計讚
5. F2.8 即為工作值
6. 最短對焦距離 35CM , 放大倍率 0.12X

雖說機身精準縮放堪用 , 但內心難免碎碎念
其他的找時間多貼幾張 , 順便另外補上 A7 + FE35 V.S. NEX-6 + E24
================ 開箱 分隔線 =================
FF 不論價格或是體積 , 對小弟來說原本是個遙遠的夢 ,
SONY 不但以非常小的體積做到了 , 更難得的是價格壓下來了 !
THANK YOU & GOOD JOB ! SONY
夢寐以求的 FF

很厚的說明書 , 有空再慢慢翻 (雖說應該是不會去翻)

白布包著的 A7 , 這是說要放棄急救了嗎?


主角現身

俯視 , 先前看別人開箱都沒什麼感覺
看到本人後 ... 還真的滿醜的


比想像更大的觀景窗


FF CMOS


比 NEX 更加寬的背帶 , 想必長時間也不會造成不適 , 這樣不用另外買背帶了

MIT

不過至少好過 MIC


官方宣稱 A7/R 擁有防塵防滴的設計 , 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是利用高硬度的 RUBBER , 搭配連接埠周圍的段差設計來達成 , 可利用段差的溝槽做排水
但估計效果有限 , 而且會有方向限制( 相機正放 , 垂直往下落的水滴 )
另外鏡頭接環端沒有做 RUBBER 的設計 , 但組裝鏡頭時明顯感到阻力
推測是減少鏡頭接環的組裝間隙 , 來達成一定程度的防滴
個人覺得一般小雨或是毛毛雨 , 應該沒有問題 , 但大雨或是直接沖水應該是穩掛的
總之 ~ 應該不用在小雨中還需要遮遮掩掩了


跟 A7 一起推出的 FE35ZA
有些東西 , 總是失去才懂珍惜 , 不久前送走了 E24 才真正發現它的好

FE35ZA的光圈只有 F2.8 , 最短對焦距離 35CM , 整體表現應該是不如 E24 的
預計下週會商借 NEX-6 + E24 來 PK A7 + FE35

對焦環很緊 , 不如 E24 那種如絲綢般的滑順
猜測是為了防塵防滴的設計

看到這張貼紙了嗎? SONY 真是死性不改

建議使用低黏性的貼紙保護他吧

出現了 ! MIJ


小眼睛 , 大視界


遮光罩的設計很棒 , 材質搭配與 E24 相同 , 有一圈屬於鋁合金
猜測不久後會發生分家的災情 , 請小心使用
實裝 B+W UV MRC , 以及 SCHNIDER 都沒有問題
不用多花錢去買超薄框的
另外既然不影響遮光罩 , 那當然建議使用 49MM 套在遮光罩內
一方面 40.5 的裝外面會增加一點厚度 , 另一方面 40.5 可以留給其他濾鏡




合體 !

充電中 , 等明天外出再來補實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