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a99在M模式下,ISO固定為何無法調整曝光補償.
知道是畫蛇添足的功用,但是舊機器可以,新機器反而不行,剛開始的時候還滿不適應的.
yannilin-F1 wrote:
請問a99在M模式下,ISO固定為何無法調整曝光補償.(恕刪)
yannilin-F1 wrote: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
請問a99在M模式下,ISO固定為何無法調整曝光補償.
你把三個都固定了,當然無法使用曝光補償
請將ISO設為auto,讓相機進入半自動模式
相機有變動曝光參數的空間,才能使用曝光補償
(三要素中至少要有一項可以讓相機自動調整)
出來混就不要怕被笑 wrote:會不會是你記錯了?
我的是A77,一樣的...(恕刪)
雖然A700沒買過不清楚,但我買過A200 A55 A57 A77
這些機種都是不支援M模式auto iso的
當然也就沒有M模式下可否使用曝光補償的問題
sony相機一直到A99 RX1才開始提供M模式auto iso功能
NEX系列則是一直都沒有,直到A7 A7R才開始提供
zakkwang wrote:
會不會是你記錯了?
雖然A700沒買過不清楚,但我買過A200 A55 A57 A77
這些機種都是不支援M模式auto iso的
當然也就沒有M模式下可否使用曝光補償的問題
sony相機一直到A99 RX1才開始提供M模式auto iso功能
NEX系列則是一直都沒有,直到A7 A7R才開始提供...(恕刪)
或許我們說的觀點不一樣... 小弟的A700現在還是在使用中
小弟確定A700的曝光補償值是在M模式下面是可以變動的,但M模式下沒有auto ISO的選像是正確的.
至於曝光補償值小弟的用法實際上是在相機預設的測光上可以先預設要故意過曝或降低曝光一定的範圍,然後在手動曝光.
假設小弟在照某個固定的情境,連續幾張要比相機給的測光降低一步的曝光,固定的ISO狀況下,
A700小弟M模式的操作是 EV按下之後,設定在 -1. 放開,測光,然後把光圈和快門調整在測光表上面的0.
這個時候照出來的會是 -1步的曝光
A77 的操作就比較直接, 略過調整按EV的步驟, 直接把光圈和快門調整在測光表上的-1上去照,
實際上兩個結果是一樣的.
感覺上A700的操作設計有點像Minolta A7的設計,相信是給以前在照底片的時候針對某些底片可以利用過曝和降低曝光做出不同的效果一樣.
而A77的設計觀點就比較傾向數位攝影的概念,已經沒有針對不同牌子底片可以利用不同的曝光作效果這個玩法了,"底片"已經被sensor取代,Sony的機器只有Sony的sensor.
小弟的一點淺見.
diffusionless wrote:
觀念是不是有問題!
<iso> + <環境光線> = <快門> + <光圈>
環境光線是固定。
底片本身iso固定,所謂增減曝,在a模式下,是利用快門做增減曝光,在s模式下是利用光圈做增減曝光。
所以m模式下,也只能從光圈與快門去做,只是這樣子就會動到光圈與快門。
否則那個增減曝光是從哪裡變來?
一般來說數位機身是可以在m模式下做曝光補償,就是利用iso來進行,其中必須要設定auto-iso。
這部份nikon dslr是這樣做。...(恕刪)
感謝大哥的回覆,大哥說的觀念沒有錯,另外小弟提過,或許是觀點不同,或許是小弟解釋的不夠仔細所以聽起來我們在說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說的曝光補償值是相同的東西,只是使用時不同相機介面上的設定與使用的方法不太一樣.
基本上, <環境光線> = <快門> + <光圈> + <ISO> 是比較正確的
另外, <曝光值, 也就是 EV> = <快門> + <光圈> + <ISO> 這是相機上的設定,
至於 <環境光線> = <曝光值EV> + <攝影者的判定或是測光器的判定> 這樣子能照出相片.
簡單來說,曝光補償值的使用,並不只侷限在A模式,S模式,P模式,或著是auto模式上,他也是可以在M模式上面使用. 所有的攝影步驟都需要經過"測光"之後再做曝光, 光圈補償值是"補助"測光的工具. 另外,光圈補償值也是可以在手持的測光器上找到,基本上,他只是告訴測光的機器要做不同於正常曝光的判斷而以. 至於要套用什麼ISO,要用什麼快門和光圈的設定,基本上是全取決於攝影本人的決定.
diffusionless wrote:
請不要做這種事!這個...(恕刪)
空說無憑,小弟放一張剛才拍的A700背面設定M模式給大哥看.
大哥,我們一開始說的東西就是不同的論點.
您說的是說設定EV值後照相,曝光的理論.
小弟說的是相機附有的測光功能.
拿英文書本出來就有點太催毛求疵了,雖然小弟在老美這個國家生活了也快二十多年,但是很偷懶的沒讀多少書,看到英文就頭昏.. 敢問大哥您是在哪裡的攝影學院學習的呢??

另外,小弟舉個底片的攝影上面M模式理EV可以調整的實用例子.
假設小弟的底片一捲24張,自己用手捲的,用的是黑色沒有標示的底片殼裝,這個底片的特性是要刻意比正常曝光降低-1步的曝光才有小弟要的效果. 但是如果今天照個六七張,相機收起來,三個星期後根本忘記放在機子裡面的底片是哪個牌子的又沒法子打開相機看, 自然沒法子知道要正確的曝光才是對的效果,還是要刻意增一步或降一步. 這時候,在把底片娤進相機當下如果有設下EV -1 的設定, 那不管小弟用的是什麼模式,A,S,P,Auto,M都可以是針對這種底片的曝光設定, which is, intentionally under expose for one ste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