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a77 body後叫直接直上sigma 85 1.4毫不猶豫可是現在發現缺少的是近焦段有考慮想玩老鏡畢竟還是想玩全玻璃鏡面的鏡頭可是真都不知道哪顆好也不知道有沒有轉接環知識淺薄總不可能叫我拿著85mm來拍室內景或著室內錄影吧!!各位大大給個建義吧!!下面是我拍的幾張 傷眼抱歉
一支手機 wrote:入手a77 body後叫直接直上sigma 85 1.4毫不猶豫可是現在發現缺少的是近焦段(恕刪) 為何不考慮sigma 35 1.4呢,紫邊跟耀光控制都比S85好太多了,而且又是近焦段。我本身有5N轉接S85F1.4的,光學品質還是S35比較優,有從朋友手上借來玩玩,可以分享一下S85拍出來的照片几枚給妳參考
一支手機 wrote:有看過這支嗎VITA...(恕刪) 這顆丟掉吧!全玻璃鏡面的鏡頭?看來您也是受到一些老鏡賣家宣揚毒害,老鏡有老鏡魅力,但建議了解一些資訊在來。以前鍍膜技術限制,而玻璃種類有限,往往很多設計是屈就一些經典結構來修正像差,也因此形成一些未修正缺陷或著風味。像是經典雙高斯結構,他是由高折射高色散flint玻璃,加上低折射低色散的crown玻璃對稱式結構。ZEISS標示PLANAR,意指這樣結構的像場平坦之意。也就是因為鏡片表面反射率是和鏡片折射率有關,折射率越高,其反射率越高,而本身玻璃也有限,這也是以前鏡頭鏡片都很少緣故。在沒有電腦輔助下,是靠著人工計算一條條光線軌跡,來評估像差與性能狀況,所以過去是有專門部門是做這個工作,直到後面電腦輔助設計裁掉。在這個NIKON光學玻璃製作影片( NIKKOR Special Movie Optical Glass .)可以參考線在光學玻璃中種類之多,裡面有sigma工廠狀況影片。但大多數拿到老鏡和現在最大差別是在於,怎麼放進這麼多鏡片還這樣輕,而老鏡卻是幾片重的不得了。鏡頭主要重量是來自鏡身結構,因為他是作為和對焦機構支撐ZEISS BIOGON 21/4.5MAKRO-PLANAR 50/2像小弟ZEISS 60/2.8 mp與ciompact是同樣鏡片結構與大小,但因為作放大倍率不同,1:1的鏡身會大上許多,也會重上許多,1x那顆是570g,0.5X那顆270g。現在鏡頭,因為對焦機構是和鏡身無關,所以很多一些不需要作動機構是會輕量塑膠材料使用。tamrom 17-50/2.8 VCnikon 14-24/2.8sigma 120-300/2.8個人是建議老鏡頭,請先從一些定焦鏡頭開始,焦段請選擇,50 85 135,這幾個焦段定焦鏡都不會很差,變焦鏡頭除了LEICA ZEISS近代設計,否則也建議跳過比較好。如果要買最便宜素質OK,可以去挑選微距鏡頭系列,這個近代版本主要是改良近距離與遠距離畫質差異。
真是感謝老前輩的詳細解說那顆是我無意間看到的 還沒買所以別擔心只是沒看過這牌子問問大家我有想考慮玩老鏡 但是大多a77玩家好像很少玩其實好像也很少轉接環我現在85 1.4這顆真的是很夠但接下來考慮可能是近焦定焦大光圈的電影鏡因為本身也沒有閃具、垂直把手、很不專業的所以也不知道有哪些近焦 只知道過50 1.2現在煩腦的是定焦大光圈 20k內都可接受推薦推薦吧謝謝各位
一個人.旅行 wrote:找sigma 183...(恕刪) sigma 18-35mm for S接環還沒出喔 不知要等多久 C&N出之後 通常都要等個半年....建議樓主 a77 + SONY DT 16-50 F2.8 目前最好的選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