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sai wrote:不是最新技術嗎? 因為索尼把技術點數拿去點別的地方...jiasai wrote:為何還是差D800/E一小截? 分數少1分,價格少3萬jiasai wrote:iso 也不如D600 重量少一半,腰痠背痛程度確實不如D600
asiana wrote:因為索尼把技術點數拿...(恕刪) 個人猜測,雖然是sony製程,但nikon是有作一些修正與設計,因為個人使用d800e的感覺,在live view耗電速度相當快,而像a7r應該不會有同樣設計,會比較省電些,可能會影響iso性能略低些,但實際上這樣表現也是相當亮眼。在來就是像a7r或rx1等是直接感光元件曝光成像,本身感光元件電流產生熱雜訊應該會比較大些。只不過,最近sony腳步太快,後面似乎還有要推出,個人是覺得有機可用緩一緩,等較穩定時候再決定。
Sony 感光元件拿高分不稀奇,FF平價化已經實現接下來出個3X or 無機層cmos,會比較有感diffusionless wrote:個人猜測,雖然是sony製程,但nikon是有作一些修正與設計...(恕刪) 大該是為了修正斜光CMOS排列方式還是無法100%修正,邊角受光少那麼一點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為克服短鏡後距所做的軟硬體修正影響了10分,您說的EVIL live view必須長時間開啟特性也是重點,最後結果輸了1分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