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阿福 wrote:小弟一直有個困惑,就...(恕刪) 同像素同壓縮比的話. 這跟JPG壓縮的特性有關畫面越傾向單純色塊. 例如整片藍或整片黑. JPG壓縮所得的檔案容量就越小反之畫面越複雜檔案容量就越大所以實際上JPG大小要看你影像內容是什麼而決定
其實概念就是"照片的內容越豐富,紀錄的資訊也越多"http://www.3up.com.tw/digitalimageSectionII.htm這篇文章寫的蠻清楚的對於一些數位影像的概念樓主可以參考看看囉~
都市阿福 wrote:小弟一直有個困惑,就...(恕刪) 簡單的來說,JPEG壓縮方式是參考有前後順序關係的畫素的顏色,而僅僅紀錄其差值,如果兩兩差異不大,差值就會很小,自然檔案就小,反之如果差異太大,或是沒有階調順序的關係,差值就大檔案就大。至於啥DCT阿,HUFFMAN編碼,熵編碼之類的,有興趣再到網路上翻一翻文件看看研究就好。
都市阿福 wrote:小弟一直有個困惑,就...(恕刪) JPG 是一種 壓縮檔,先不管 失不失真, 凡是壓縮, 就會有一個特性,原檔內的相同資訊之重覆性愈高, 拿去壓縮的效率, 就會愈好, 壓縮出來的檔案就會愈小.兩個檔, 同樣都裝 10 個字, 如下:11111111110123456789那上面那個, 壓縮出來的檔, 就會比下面的小一大截. 因為上面那個, 顯然 資訊重覆性超高.JPG 有一個 品質參數 可以調, 你可以把它當成 兩筆資料差距多小時, 就把它們當成是兩筆一模一樣的資料.像 0123456789, 如差 1 就可以當成 一樣 , 那麼就可以先轉換成 0022446688 再來壓. 如此一來, 就提高資訊的重覆性.如差 2 就可以當成 一樣, 那資訊的重覆性, 就更高了..因為 用 0022446688 來壓, 所以解回來時, 也是 0022446688 , 而非原來 0123456789, 所以才叫失真性壓縮.JPG 的演算法 會 去找 人眼的看不太出來的差異, 來把它們當成是同樣的資料.所以 壓 JPG 時, 你 品質 調 不一樣, 那壓起來的大小, 就不一樣..相機壓 JPG 時, 品質是調的很高.. 電腦軟體內設大多比較低..還有一些參數, 也會影響壓出來的大小. 你可以去找 FastStone Image Viewer, 玩玩看.http://www.faststone.org/FSViewerDownload.htmsave as JPG 時, 畫面會有一個 option, 按進去玩 壓成JPG 各種可調的參數, 看看右窗 news file size 的 數字 變化..
宅男乙 wrote:JPG 是一種 壓縮...(恕刪) 其實用簡單的方式說1111111111 <--- 佔十個位置改寫成1 x 10 佔四個位置因為可以還原 所以這種是 無損壓縮但是照片 很難有同一色系重複的狀況 都很複雜所以無損壓縮很難運算 因此就出現了所謂破壞壓縮也就是實際上圖片可能是1112111121 但是壓縮完變成 1 x 10 2就被吃掉了 對圖片的處理來說 這種演算方式 比較有效率 但是缺點就是 對畫質會破壞有些區塊可能會被打成一大塊色塊不過因為現在的演算技術發達 加上 圖片的畫素都很高 所以破壞演算後的圖其實肉眼是看不太出來差異的 除非是要大圖輸出 裁圖 修圖等等才會比較能感受到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