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全幅的優勢

不知道同時使用全幅和 M43的朋友,兩者會差很多嗎 ?全幅的笨重真有其價值嗎?
2012-11-03 21: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全幅 優勢
allexllll wrote:
不知道同時使用全幅和...(恕刪)


FF 的 高ISO 比較純淨,同視角的狀況下焦距比較長散景比較糊

小弟的標準來說: FF ISO 3200 是工作值,ISO 6400 是堪用值,

m43 則只能接受到 1600 。
只能回答你,絕對有

當然如果你今天攝影只是拍開心的那就4/3 system就好 別強求
Tenarjoodie wrote:
FF 的 高ISO ...(恕刪)


那是看你用啥M43...

EM5 的ISO 3200 大約等於 無敵兔的ISO 6400

曾經兩台擁有~最近出門都帶輕便的...

FF景深在相同距離比較淺 這是 片幅的差異性...誰技術再好都無法改變...

低ISO 純淨度都差不多~高ISO純淨度就是比看誰可用性較高~

因為大台讓我很少帶出門....少了很多很多張照片

輕便換來 隨便吃個飯~到處逛逛~就會帶著記錄著..照片是回顧的~會讓你在看這些照片時~能想到當下的回憶
那這種照片就是好照片~

各有各的好~都無法取代~


在這裡討論全篇幅 & m4/3好像怪怪的...but~
APS-C vs 4/3 感光文件使用上有沒有差呢? 當然有,而且差很大!來列差別在哪:
a) 高ISO雜訊 - 雖然這跟出產的廠牌以及畫素有關,但基本上同代機種可用ISO可差1~2級之多.
b) 控制景深 - 雖然不是張張都得要潛景深,但有這個選擇性畢竟是好的
c) 動態範圍 -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拍景的時候, m4/3一下子就過曝了,APS-C卻還是可以同時抓住藍天+綠地的細節

另外全篇幅 & APS-C的差距是比APS-C & m4/3的差距來的更遠喔,所以全篇幅 & m4/3 的差別可想而知...

至於體積嗎,說實在的感光文件對機身大小的差別沒甚麼共獻,重點是鏡頭得做更大來cover感光文件的面積. m4/3 是有輕巧些, 但也放不進口袋裡頭. NEX,NX,X-pro等等雖然配鏡頭有大些,但size還是很接近m4/3,也小傳統單眼很多.

所以雖然小弟很開心的用過m4/3, 我還是不推m4/3(除非有畫質以外的喜好)...雖然現在的機種進步很多,但是同一代機種相比之下, 4/3必定輸APS-C,APS-C也必定輸FF

所以呢, 無單反FF趕快出吧
allexllll wrote:
不知道同時使用全幅和...(恕刪)

kev777zero wrote:
c) 動態範圍 -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拍景的時候, m4/3一下子就過曝了,APS-C卻還是可以同時抓住藍天+綠地的細節


小弟也是覺得這是差最多的,

我拍小朋友反而討厭FF的景深過淺,但是M4/3每次在後製的時候,總是讓我比較傷腦筋....

Willy-Lin wrote:
那是看你用啥M43....(恕刪)


不好意思 修正一下
在相同光圈下 相同距離 景深是一樣的喔~
A57在APSC片幅裡面ISO算佼佼者,個人使用也非常滿意ISO表現但
看了imaging-resource比對A99後只有望著A57傷心,那台就是ISO
被罵到翻的全幅機嗎?當下決定開始努力存錢,當然上全幅並非想要ISO
,對畫質苛求就不會用高ISO拍照,而是追求那種立體感,全幅真的比較
好營造,現今科技極限也只有在全幅機上才能品嘗
c230 wrote:
在相同光圈下 相同距離 景深是一樣的喔~


這點沒錯..但如果要構圖類似的話.... 135全幅就佔有極大的優勢..
kev777zero wrote:
c) 動態範圍 -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拍景的時候, m4/3一下子就過曝了,APS-C卻還是可以同時抓住藍天+綠地的細節(恕刪)


但我這幾天有看到一篇文說O家的EPL-5
其動態範圍比aps-c的NEX-5R還好
測試網站
所以我覺得除了不同代的感光元件會有差異外
感光元件的品牌應該會有影響
SONY的感光元件的確是不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