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此篇的目的是為了釐清"Minolta 真是喔密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2648544&p=1#34649215)的討論

上篇中某大提醒小弟因為快門級數不同因此比較結果有偏差,但實際上經由這次小弟再次比較在ang & mino 兩家鏡頭都設在相同快門級數的條件下比較發現其實上次的比較其實和這次沒有太大的差別,結果是幾乎一樣的,Minolta這支鏡基本上在光學結構設計上是比 Angenieux 28-70mm f2.6差,甚至因此產生嚴重的色差問題,而且這次更有了讓人跌破眼鏡的驚人的發現是......先說好手上拿Sony或卡爾蔡司鏡頭的同好不要怪我啦~

Sony 卡爾蔡司 16-35mm f2.8拿來和 Angenieux 28-70mm f2.6同在35mm端 f8 同級快門比,從iso100到iso3200也發現同樣偏暗導致色差的問題(但細節度比Minolta好太多了,幾乎和Angenieux差不多了,只是因為進光源較暗打了折扣,用放大鏡看的),sony 16-35mm f2.8甚至比下面所看到的Minolta 24-105mm f3.5更暗。小弟甚至拿過去用Sony G 鏡的經驗推測,合理懷疑G鏡如果拿來比可能會更暗。只能說電影鏡製造大廠設計的af鏡可能也會有著傾向偏於電影鏡頭的特性吧。

經過這次抽絲剝繭的比較,小弟也終於聊解為何這支鏡要價57k(唉~能買一a850),同時也奉勸大家如果想花大錢買機身,不如花在鏡頭上。一台高像數的感光元件機身如果沒有一顆好鏡,還真的是撐不起場面。

不過心裡還是有個疑問,這樣的比較結果是 Angenieux 在同光圈快門所收進的光源比較多嗎?所以照片才會比較亮嗎?真希望有哪為懂鏡頭光學結構來為小弟指點一下...感恩~

下為此次比較條件:
Angenieux 28-70mm f2.6 右
Minolta 24-105mm f3.5 左
50mm/f8 (上次用70mm端,這次前後除以2取靠中間焦段)
上次是以ev0較亮端做基準,這次以快門數做基準,結果Mino這支的ev0在同光圈快門卻自己降到較暗端
iso100 1/3s
iso200 1/5s
iso400 1/10s
iso800 1/20s
iso1600 1/40s
iso3200 1/80s
a77 24mp jpg only
同光源 上腳架
老鏡難免會移焦,因此這次兩顆鏡頭都用光學儀器對焦點相機上腳架取f8做移焦偏差校正

ISO100 ang立體感足、整體較為通透明亮、紅白相間陰影細節佳、毛刷與紅布相間陰影到高iso也撐的起來、黑毛刷上的反光也可清楚帶出、整體出像拉近較有現場還原感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ISO200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ISO400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ISO800 Mino來到iso800已經徹底破功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ISO1600 Ang來到iso1600、3200還勉強撐得起來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ISO3200
Angenieux 28-70mm f2.6 vs. Minolt 24-105mm f3.5 (釐清篇)
大圖

歡迎各位前輩高手分享您的批評指教 感恩
2012-03-25 2:30 發佈
將兩次的測試反覆看圖比較思考.....

這支號稱 " 陰天神鏡 " 的鏡頭,真是當之無愧

手上的鏡頭進進出出也有超過二三十支,這次算是真的開了眼界
如果不考慮光圈的誤差,的確這樣測試出來的就是兩鏡進光量的差距

不同的光學結構、鍍膜和鏡片材質都有可能造成進光量的差異
少數的鏡頭評測也有去測到實際進光量的部份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感謝某大提醒小弟
由於比較過程繁雜手續漫長

Angenieux 28-70mm f2.6 是左圖
Minolta 24-105mm f3.5 是右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