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前陣子不知怎麼搞的無意間看到a850的毒照被毒到,決定把整個系統上ff
上次經過洋森大和幾位前輩的開導和建議小弟也決定走上ff的不歸路
不過,由於手上現有鏡頭的關係可真是沒辦法說換就換,只能一步一步來
於是,開始先從手上有的鏡頭著手.....
最近整個頭腦也一直繞著機身像素、鏡頭解像能力、高iso可用性這幾個問題轉
之前也讀過洋森大和魯獅大針對機身需不需要高像素這個問題討論的文章
今天心血來潮決定拿出手上現有的鏡頭來比一比,
小弟在比較後順便把照po上來跟大家分享,
或許能讓對這些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多一點思考的方向與空間

比較條件:
`a77 2400像素 iso100-3200
`Angenieux 28-70mm f2.6 (70mm端 f8) 圖左
`Minolta 24-105mm f3.5 (70mm端 f8) 圖右
`中央對焦 中央部位圈測光
`ev0(較亮級)
`隨便打燈、上腳架
`JPG (上) & RAW (下)
`Photoshop 100%放大對焦點裁切
`要照這幾張像前小弟特別對兩顆鏡頭做移焦微調,以便確定精準對焦。

mino這支整個黑成一片,剎看之下mino好像細節比較多,其實不然。同焦段ang這支其實把整個畫面拉近,讓人有點身歷其境的放大還原感,紅布纖維和整體的立體感也較強、由於照片較亮整體通透感較佳,或許該說鏡頭本身的透光性較好,這或許是電影鏡廠的特性吧。相對mino雖然在毛刷暗部細節表現好點但是在紅布纖維的表現空有細節(這點先保留,上了高iso就不一樣!),卻因透光性不佳而產生嚴重色差,同焦段整個像完全出走,而且如果放大看上方淺白圈已經tmd給我變形啦~挖勒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到iso200 mino變暗的色差問題依然嚴重,可是ang放大看在紅布纖維的立體感卻更加強烈。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到iso400 mino還是暗,紅布纖維整個平掉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到iso800 angen放大看紅布纖維的立體感依舊勝出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到iso1600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到iso3200 ang依然可以勉強看出一些顆粒,但是mino已經完全上水彩做起油畫來了!@_#$*%&...
Minolta 真是喔密碼~
大圖

但平心而論,mino這支也不是完全不可取,至少在raw整體表現是比ang好一點。
不過無論如何,小弟還是決定把這兩支留在身邊用嚕
2012-03-22 4: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inolta 密碼
快門速度2者有落差唷,這樣評判24-105拍出來較暗不太公平,不過Angenieux的細節保留確實比較好,高畫素的機身對鏡頭的解析能力要求蠻高的,目前用過的是小銀G的表現不俗,ISO 6400下的細節保留還不少
關於這點小弟倒是忘了提...
不過小弟當初的想法是要測整支鏡頭整體包含鏡身設計結構面的細節,也因此小弟決定用P程式讓同一部機身在同樣的情況下自行判定,因為畢竟在照相時不是每次都要用M手動模式,反而P模式的機率高一點(雖然小弟也是常常手動)。

因此這次測試小弟也有發現同樣的焦段光圈同部機身卻在ang上開較慢的快門,而在mino上開較快的快門。
至於同快門小弟有空會再補上,可是ang把整個像都拉近了這是小弟在尚未做這次測試以前就發現了,而且在同焦段上ang這支的景也比較淺

小銀G小弟已經相過嚕 的確粉棒 銳利度真的沒話說
MINOLTA 24-105 F3.5-4.5這顆就算早期SONY復刻版,一樣只是一般鏡而非G鏡,有此表現已算OK了,用過恆定光圈鏡時會發現用恆定光圈鏡亮度會較亮一點,而非恆定變焦鏡會較暗一點,使用的經驗是如此,也不知為何?

有某位知名前輩早在A900上市前後就多次說過要撐得住未來的高畫素,只能選擇G或ZA了,以SONY+MINOLTA鏡組來說,差不多就是如此吧

有次一位朋友帶顆M42的東德135MM蔡司鏡,拍出來的畫質表現完全不輸SONY自家的135 F1.8 ZA,這顆少說也20年了,銳利度很強,細節呈現也很優,所以為何不管哪一家的用戶,總是有那一些喜愛使用它牌老鏡頭的愛好者存在,Angenieux也有不少愛好者在收藏,好鏡不寂寞
Minolta 24-105 這隻本來就不怎麼樣
有機會請試試 28-105 or 28-135, 光圈全開銳利度就很夠了! 尤其是 28-135這隻, 不嫌重的話堪稱FF首選, 焦段與畫值兼顧. 不過缺點也是有, 1.5的最近對焦距離蠻遠的...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為什麼Sony佈局135FF機身的時候. 卻要把唯一一隻通用變焦24-105給停掉
不是沒有理由的....
日本camera雜誌上也不只一位攝影師提到
很多人都有Minolta舊鏡頭. 24-105就是想留在Sony全幅機上用的
結果後來還是去買了ZA24-70

嗚啦芭樂萬 wrote:
MINOLTA 24...(恕刪)

jessechao wrote:
Minolta 24...(恕刪)


兩位樓主所言甚是,其實小弟正是Minolta的擁護者,小弟手上兩支M家的MC Rokkor-PG 50mm f1.4和MD 24mm f2.8天星鏡更是讓小弟瘋狂愛不釋手。

其實會留這支24-105mm是因為要補焦段上的不足,加上小弟又偏愛M家的發色,正如j大所說這支實在不怎樣,充其量只是方便隨拍一支到底,發色整體又不會太差而已。

至於會看上ang這支完全是因為這支鏡頭出像時能把現場感覺那種fu也表現出來,否則這支真是tmd的貴,可以買一台a850啦~嗚~老板出價完全不手軟xd

加上未來a99大概也確定是36mp,市面上說真的沒幾支鏡頭可以配得上了... 買這支ang差點跑路~
這裡有篇MFC前輩寫的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1172029&p=4

第32樓中提到愛展能這顆還有旋轉散景

28-135這顆雖然銳利度不錯,但抗耀光能力很差,又無原廠遮光罩,就算不在畫面裡的光源都可能會有光斑跑進來

如果預算沒問題,就上24-70ZA,不然至少28-75 F2.8 SAM這顆,這顆銳利度比28-135略優,當然價格$27,880...是比當年28-135新品價還高出許多(據前輩提供28-135當年要價17800附近,有錯請指正),而28-135這顆目前的二手價差不多從8000~10000都有,應該是過遠的對焦距離及耀光問題造成它下滑的二手價吧

嗚啦芭樂萬 wrote:
快門速度2者有落差唷...(恕刪)


另外,小弟澄清一點關於快門...
小弟是設在M模式,手動調快門讓機身ev到0的較亮端,此時機身會因為小弟手調光圈快門自行測出ev值。
那這麼說,是ang光圈同在f8開比較小嗎?...真是納悶

小弟會找時間再測一次補上跟各位分享,也請各位前輩幫忙分析嚕

嗚啦芭樂萬 wrote:
這裡有篇MFC前輩寫...(恕刪)


同意! 28-135 很適合錢都拿去砸機身然後沒什麼預算買鏡頭的人生(抖)

只能安慰自己其實光斑有時候還蠻漂亮的。不然用手擋一下遮光效果也是不錯啦。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