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入手Nex 5N 來接 zm 鏡頭, 請問他如何測光呢? 機身是否能感應到我調整了鏡頭上的光圈環或是我只能用手動調整光圈個快門呢, 能用光圈先決模式嗎? 若是接老 M 鏡呢? 是否跟zm 鏡頭同樣呢,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惑?
轉接手動鏡, 縮放光圈與焦距調整都是由鏡身控制機身只是無法控制光圈與對焦而已, 測光當然沒問題A模式下, 你手動調整鏡頭光圈環相機會因為入光增減而自動變更快門值S模式下, 機身無法控制光圈會以變更iso方式配合入光增減(前提是你有設定為auto iso)M模式下, 由鏡身調整光圈, 由機身調整快門與iso
感謝各位前輩們的指導另外想知道有沒有大大比較過 ZM 25MM/F2.8 這支鏡頭與 ZA 24MM/F1.8 哪隻較優, 因為焦段相近所以想比較一下, 由於ZM 25MM/F2.8 這隻是全幅鏡還可以給 M6 用, 而ZA 24MM/F1.8 的價位又不便宜, 不知各位大大推薦哪一之鏡頭, 謝謝.
docs1 wrote:感謝各位前輩們的指導...(恕刪) ZA和ZM阿....如果一定要追求這個焦段理論上來說,G21才是王道,不論是二線性還是MTF或是變型,宮崎光學也有專門改的G21 to M Mount,不過那個價格太過於精美了....實際上G21的邊角因為後鏡組緊貼CCD所以畫面周邊約會有1/5有紅移的現象;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用Conner fix之類的軟體修正如果只是ZA Sonnar和ZM比,我應該只會選ZM 25廣角鏡,Biogon相對於其他結構有不少優勢如果加入G21,那我就只會選G21別忘了,日系廠商的MTF都是給你光學模擬圖,而非真正的實測結果ZM 25標示的則是實際值,那個MTF CUT到12mm的話,表現遠比ZA來的優秀
docs1 wrote:感謝 L 大精闢的分...(恕刪) 因為Zeiss直接掛保證並參與設計的關係只要是這樣的鏡頭,測試規範是依照Zeiss規範,此類包括哈蘇,古早的Contax Yashica,後來的Contax N, Contax G, Contax 645等等,以及最新的ZM ZF ZK ZS ZE之類的Sony ZA則是定位微妙的產品,設計是SONY,掛Zeiss表示蔡司認可(可以看看鏡頭的專利號所有權在哪)和Panasonic的Leica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敢掛保證,表示也是有一定以上品質--不過也因為如此,小弟不買Sony ZA,只買有實測MTF的產品實測MTF表示連組裝精度與材料都會列入考量簡單的說,如果有鏡頭當初是含鉛鏡片,改換成環保玻璃,其光學性能有異動是合理且正常的如果採用實測MTF,那可能就需重新驗證確認他的光學性能變異量是否在規格內以及是否需要換版號(因為性能與原本變異過大)Biogon系列邊角失光的話是一定會有的,根據chart,應用在NEX身上大概周邊會掉一級進光量,底片的邊緣大概是兩級,縮光圈會有改善Sonnar這系列的話有可能比較好,但是苦於Sony不給實測值,所以也講個不準
docs1 wrote:謝謝 L 大的指導,...(恕刪) ZM 21價格雖高,但是還是完敗給G21,買ZM21不如買G21買ZM21還是ZM25的問題應該是在於你需要多廣的視角如果可以接受視角稍窄,那就買25;因為邊角的畫質更好買ZM21 F2.8的話,則可以考慮光圈較窄的F4.5光圈全開就有一定水準外,廣角鏡最重要的依然是變型率的問題ZM 21 F4.5的變形率比G21還低ZM21/25 F2.8變形率都在1%G 21 F2.8是0.5%ZM21 F4.5則是0.2%值得一提的應該是,ZM21 F4.5有其歷史性在,這款是復刻1956年的Contarex的產品比起ZM21 2.8,我會比較推薦光圈小1.3級的ZM 21 F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