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機身防手震與鏡頭防手震的差異?

其實加入sony家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
就是因為「機身防手震」
因為c&k家的防手震都在鏡頭上
要擇選防手震的版本免不了又是一筆開銷
在s家就沒有這個問題

最近看到了一個說法
「鏡頭防手震的效果可以直接在觀景窗中感受到,對構圖比較有利。」
是說鏡頭防手震在構圖時會比較穩定嗎?

請問還有哪些差異呢?
機身防手震的優勢在哪
還請各位高手指點一番
2011-09-29 0:59 發佈

nodoubtfish wrote:
其實加入sony家的...(恕刪)

景觀窗取景時,如果輕微晃動,透過鏡頭防手震就可以把這個晃動抵銷掉,所以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晃動的畫面,對構圖有利沒錯;如果是機身防手震,雖然你眼睛看到畫面在晃動,但感光元件會把這個晃動抵銷掉,所以拍出來還是清楚的畫面。
鏡頭防手震不是每顆鏡頭都有,且構造較複雜,價格較高昂
機身防手震就是什麼鏡頭接上去都有防震效果,鏡頭價格差距有機會很大
機身防手震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散熱,A33、A55有這個問題,但『相信』已經在A35/A65/A77解決了
大概這樣,做個參考

nodoubtfish wrote:
機身防手震的優勢在哪


機身防手震最大的優點就是...
不管你手上的是什麼古怪鏡頭,
貴的便宜的輕的重的老的舊的大的小的德國的日本的俄羅斯的大陸的...
只要你可以接的上去機身,
都可以防手震...
我手上一堆老鏡頭也都是靠它...嘿嘿

有比這個更大的優點嗎?
我想不到了...請其他大大補充吧~
鏡頭防手震的效果比較好啦~
但是價格卻都很驚人
感覺就像廠商撈錢的工具

所以我還是會選防手震的機身就好
這就像是你要選擇效果比較好但用途很窄,或者是用途很廣但效果也許沒那麼好的,各有優缺點。機身防震最大優點就是無防手震鏡頭也可以防震。
但機身防震比較容易發熱與耗電,鏡頭防震則是鏡頭體積與價格會比較高。

鏡頭防震對拍照或錄影的效果比較好,機身防震對錄影效果比較差。
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望遠端,通常容易晃動,一個可以穩定取景構圖對焦,一個只能拍了才知道構圖與對焦有無正確。

nodoubtfish wrote:
其實加入sony家的...(恕刪)

樓主:

可以看NIKON VR介紹

實際上,就像以前NIKON MINOLTA PENTAX使用機身,但後面大局都是推鏡頭馬達,否則只要花費一次機身馬達費用就可以應用全部,但實際上最後大家還是都往鏡頭馬達方向走,NIKON是只推超音波鏡頭馬達,SONY則是有分SAM鏡頭馬達,SSM超音波鏡頭馬達。

鏡頭防手震是量身訂作,機身防手震是通用全部,道理是類似,也就是鏡頭防手震是需要一顆一顆鏡頭更新,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機身防手震是一次就更新機身。

SONY ALPHA順延MINOLTA使用機身防手震技術,但新NEX系統卻是使用鏡頭防手震,這個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

nodoubtfish wrote:
請問還有哪些差異呢?...(恕刪)



可以參考一下Carl Zeiss官方代表Bertram Hoilnger的說法
鏡頭防手震必須對光學質素做出妥協,Zeiss不屑這麼作,所以選擇機身防手震。



Urahara wrote:
鏡頭防手震必須對光學質素做出妥協...(恕刪)


這是指犧牲畫質嗎?
1.鏡頭防手振多少會減少銳利的..
2.防手震鏡頭比沒有防手震的貴
3.鏡頭防手震的效果比機身防手震效果明顯

有些人不接受半透明反光鏡造成的銳利度下降還有進光量下降,還有多片鏡片多片鬼這種說法,但卻可以接受防手震鏡頭造成的銳利度下降,甚至多片防手震鏡片也不會多片鬼這種道理

Urahara wrote:
可以參考一下Carl Zeiss官方代表Bertram Hoilnger的說法
鏡頭防手震必須對光學質素做出妥協,Zeiss不屑這麼作,所以選擇機身防手震。...(恕刪)

zeiss現階段沒有做中長焦段的鏡頭(最高135mm),本來就沒有特別高的防手震需求,他家也沒有做防手震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