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操作上還是有幾點可以改進的想提出來分享一下
1. 開關方式: 如果能像C3或是其他DSLR的設計那樣用食指撥不是很好嗎? 5/5N這種沒辦法單手開的感覺很不俐落
2. 螢幕: 除了希望能直接透過觸控符號調整設定之外, 從上一代NEX就很希望能有關閉LCD的選項(小DC都有了), 在盲拍或者固定腳架縮時攝影的時候可以節省電力, 或者錄影的時候也可減少發熱
3. 對焦環: E鏡的對焦環是電子連動而不是機械連動, SONY可以考慮把他設計成可自定義功能, 這樣就等於多了一個轉盤可以用, 例如模擬光圈環之類的, 有些類單眼機種已經有這樣的設計
4. 操作介面: 這個我就不得不說, NEX的介面搞得我好亂阿...

很多類似的功能, 出現在各個不同的地方, 讓我搞不清楚他們的差別
像是「防止移動模糊」跟場景選擇的「手持夜拍」都是多框合成
場景選擇裡面有「人像」模式, 可是PASM裡面風格選擇也有「肖像」風格, 在menu裡面還有一個「柔膚效果」
還有HDR, 在相片風格裡面有個HDR繪畫(可以選強中弱), 可是D-RANGE也有HDR可選(正負1~7EV)
相片風格跟場景選擇的模式又有部份重疊, 不知道有什麼差別
i模式(智慧)跟SCN(場景選擇)裡面可用的模式又不完全同步(例如場景選擇就沒有三腳架夜景跟嬰兒模式)
搞得我好亂阿...
讓我拍一張照片都要重新想一遍, 哪邊有哪個模式, 我應該切這個模式還是切那個模式
比方說拍黃昏, 我到底應該用場景選擇的黃昏, 還是相片風格的黃昏, 還是進白平衡調整色彩平衡呢?
直接切PASM或者拍RAW或許就不用煩惱這些, 但感覺就沒有善用到相機的全部功能
希望將來可以把各種功能好好的整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