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R3) NEX7的Zeiss 24/1.8是鏡間快門?

SR3=50% chance it is correct

http://www.sonyalpharumors.com/sr3-a-nex-7-one-minute-hands-on-report-zeiss-with-leaf-shutter/

一位試用過NEX7、新Zeiss鏡prototype的使用者提供了新訊息,SR3的原因是NEX7與新24菜的試作型不

只一種,因此不確定該使用者試用的是否為最終決定版本。


簡易偷懶翻譯內容:

NEX7的手感很好,電子觀景窗棒到讓人以為是在看iPhone的Retina螢幕,雖然在拍攝全景的時候仍然

有點延遲,但進步了很多。使用新24菜的自動對焦速度幾乎要跟M43的機種一樣快;也許硬要比較起來有

一點點慢,但是在單次對焦上幾乎可以滿足任何人的需求。

關於新24菜方面,SONY花了很多時間與努力在把鏡頭變小,同時兼顧了品質。這是一支典型的蔡司鏡

頭,擁有漂亮的色彩與自然的反差。

由於是特製的感光元件,NEX7不會太便宜。SONY一開始只把NEX當成是消費型機種,並沒有料到會一

炮而紅,所以他們也在對於短鏡後距造成的邊角畫質問題上尋找解決方案,各位將可以看到鏡頭的進步。

最令人驚訝的消息是新24菜採用了鏡間快門,據此,SONY將以街頭攝影用的現代RF機來作為賣點;最

近將會有廣告在網路上釋出,但不會在電視上播出,因為他們認為一般消費者會購買的不是NEX7,而是

NEX3/5系列。

如果要買X100的讀者們可以先等等,因為當你聽到X100的對焦馬達聲的時候,新24菜的對焦仍是安靜

無聲。NEX7仍然保有翻轉螢幕以便從不同角度取景。


附註:這位試用者本身擁有X100,而他正考慮賣出改換NEX7。

--- 以上為SAR網站資料來源者的意見,本人僅略為翻譯,與本人立場無關 ---

感想:

1.NEX7+Zeiss 24/1.8對焦很快

2.300萬的EVF很讚

3.全新設計的Zeiss 24/1.8鏡間快門又快又安靜,光學表現可以期待

4.市場定位已經不是入門機種,價錢不會太佛
2011-08-05 3:54 發佈
不是針對一般消費者

那感覺應該不會賣太好
我習慣著,你的習慣。
fujifilm x100規格一發表說甚麼ovf+evf合體

一片歌功頌德

真的出來了有多少人用過

根本就爛爆了

x100對焦速度差強人意

想不到evf更慢

最可笑的是

在evf時'對焦過程'全被略過

也就是對焦時evf內畫面會暫停約1~1.5秒

然後你會聽到鏡頭和相機對焦的機械運作聲

此時evf畫面完全靜止

然後等個1~1.5秒終於對好焦了

突然evf畫面一暗再一亮呈現對好焦的畫面

無言

爛爆了

有用過S或P的evf就會知道fujifilm的完全不行

還好x100用的感光元件不是panasonic生產的

不然會更爛

Urahara wrote:
fujifilm x...(恕刪)

Panasonic的感光元件是怎樣爛?如果爛的話怎麼GH2錄出來的影片畫質硬是比VG10好咧?

Pannasonic爛的是jpg直出好嗎?(說實在我很懷疑Panasonic處理顏色的工程師眼睛比較特異)

NEX-7出來很棒的話我也想買一台,實在受不了VG10就只有錄音很好及續航力很長......
collective wrote:
Panasonic的感光元件是怎樣爛?如果爛的話怎麼GH2錄出來的影片畫質硬是比VG10好咧?

Pannasonic爛的是jpg直出好嗎?(說實在我很懷疑Panasonic處理顏色的工程師眼睛比較特異)

NEX-7出來很棒的話我也想買一台,實在受不了VG10就只有錄音很好及續航力很長......


GH2錄出來的畫質好,那比它差又貴的又專司錄影又該怎麼形容出比爛還要差的詞。
P家以往都是RAW表現最佳,但G3的jpg直出有改善不少。
S即將推出VG20了,或許可以改善一些VG10的不理想處(抱怨)吧。

他的論點就是M4/3差而SONY最強,偏偏也不敢去C/N版為S嗆聲,S版的人都不管他了,其他人更不用理。


NEX7正面很好看,側面或背面還不確定是否像之前流出的那樣,價格不便宜...
從GF2開始之後的我不知道,我拿L1、G1、G2的時候真的是RAW比JPEG好很多
而這三台用的LMOS還是Kodak+Oly開發的那片
畫質表現上的確是勝過APSC的
但是也遺傳到CCD的缺點,過了ISO800後的雜訊大增,頂多只能到ISO1600
不過慶幸的是雜訊不再是嚴重的王力宏,而是類似底片顆粒的雜點
想看到王力宏的話至少要超過ISO1600才會出現
這表現在LV時也同時受惠,夜間LV時不會看到滿畫面的王力宏只有顆粒雜訊,在MF對焦上幫助很大
之後我就為了x1.5的等效換NEX5+LeicaM鏡了
同時LMOS被Panasonic改良,出了S-LMOS跟B-LMOS
優異的畫質表現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就連RAW都NR很大的平面影像
低ISO下沒有光影的立體感,超過ISO極限馬上爆出來的大量王力宏
Oly大概也是無法接受新LMOS的表現所以在EP三代系列改用自家開發的感光元件吧...?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collective wrote:
Panasonic的...(恕刪)

kanako0605 wrote:
GH2錄出來的畫質好...(恕刪)

奇怪!那為什麼許多Oly 用戶一直在批評Pana 感光元件,希望Oly 改用其它廠家的感光元件
(跟Pentax 用戶批評三星的感光元件,希望Pentax 改用其它廠家的感光元件一樣)
大家對Pana 感光元件的批評都集中在噪點表現不佳、動態範圍不夠的問題
畫質比較好?恐怕還是靠大幅抹除噪點、做各種「數位修正」...看起來比較投人所好而已
對比、層次、立體感、通透感... 好像都不受到重視了

jack03150315 wrote:
對比、層次、立體感、通透感... 好像都不受到重視了...(恕刪)


壓一下光這些都出來了,通透感除外,但我不認為GF1/2有所謂的通透感,Panasonic
寬容度窄到離譜眾所皆知,後台接到GF案子想砸電腦也不是新聞,G3讓我對Panasonic
撿回一點點好感,反而是P家一堆人嫌G3出圖太淡 !

好像想知道Panasonic真相都要來S家挖寶 ? 真害 !
這一篇應該討論蔡司的鏡間快門
而不是m43的感光元件

為什麼這顆鏡頭採用鏡間快門
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好像有分鏡前、鏡間、鏡後.........等等快門,搞不清楚也。
這鏡間快門有何獨特處??

讀了一些資料,還是霧煞煞,好像是這樣,但是還是不太懂。

鏡間快門就是快門做在鏡頭裡面,稱鏡間快門,一些傻瓜相機就是這麼做法。

單眼鏡間快門,是一些職業攝影師用的中片幅像機有這種做法,好像是要改善閃光燈同步快們的限制。

哇咧,霧殺殺 ~~

反正就是快門在鏡頭裡面啦,高手大大們趕緊來說一說吧,霧殺殺,但是感覺好像滿高級的樣子,中片幅也,是這樣嗎??? 我也不知道。。。。。

在將理解的整理一下,如有錯誤,高手大大請不吝指正。
傳統簾幕快門是前簾全部開啟時觸動閃光燈,而後後簾會放下來。
鏡間快門是在鏡頭中有個可能是5片的葉片快門閥門,當對焦時這葉片是全開的,當拍照時才關閉,這時簾幕升起,葉片快門才依快門速度做開啟關閉動作,當葉片全開時觸動閃光燈。

所知道的就這樣而已,還是霧煞煞。。。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