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amolly wrote:35f18 用在 a...(恕刪) 記得35/F1.8是顆DT鏡,不管用在FF或APS-C等效焦段都是35x1.5的52mm。所以你裝a900或a55或NEX-5全都是等效52mm。
鏡頭上標示焦段是以135相機規格為主,所以在FF(全片幅)機上固定是x1倍,只是DT35 F1.8它是專門為APS-C片幅規格設計的,所以搭在FF機上雖然還是35焦段,但是因為鏡片設計的關係,當光線穿過鏡片之後會有些地方被裁切...簡單的說這種鏡頭是專為APS-C片幅會x1.5倍而放大之後,針對放大的部分有特別優化而設計的.(因此可以節省成本)而NEX系列跟各家廠牌入門+中階單眼一樣都是採用APS-C片幅,所以都是x1.5倍(Canon系列的APS-C需要x1.6倍).所以如果只看鏡頭標示,只要看目前自己採用的機身是哪種片幅,再來依據片幅去乘上相對應的倍率才是真正的焦段...而不是看這種鏡頭專為哪種環境設計所以35 mm鏡頭搭配下列片幅有下列焦段換算:搭FF = 35x1 = 35mm搭APS-C (canon之外中階+入門單眼/包含NEX) = 35 x 1.5 = 52.5mm搭APS-C (canon中階+入門單眼) = 35 x 1.6 = 56mm搭m43 (GF-1 /GF-2/EPL-2等) = 35 x 2 = 70mm
belamolly wrote:35f18 用在 a...(恕刪) 前面大大們觀念是被誤導!1.焦距是只會因為光學鏡片改變而改變,並不會因為片幅而改變焦距,這兩者是沒有直接關係。(變焦距就是變焦鏡頭,那樣移動一些鏡組來改變焦距)Nikkon 24mm f/2.8H就是主點F是焦點Bf就是鏡後鉅f就是焦距這個是在對焦無限遠狀況,焦點就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主點相當是薄透鏡的中央,只是鏡頭是複透鏡片其類似是薄鏡片的中央分離,有入射和出射。主點到焦點就是焦距,也就相當是薄鏡片中央到焦點的距離。2.所謂廣角 標準 望遠就是指視角大小來分類,但視角是由焦距和片幅相關,兩者才能決定。(焦距是物距無限遠標準下,像距=焦距訂出,所以規格視角也是在無限遠定出。)(在近距非無限遠之下,由於對焦動作造成產生不同放大倍率,會使得看起來好像鏡頭拍攝範圍是腳大小不同,實際上並不是廠商縮水或如何,就只是定義與規格上就是如此)3.不同片幅的視角和焦距關係是不同,一般換算關係都只是換算成為數眾多的35mm片幅,其等視角的等校焦距,並不是焦距有所改變,只是像幣值兌換。像是標準鏡頭來說,大型相機需要用~150mm,120片幅需要用~90mm,35mm(135或FF全片幅)片幅需要~50mm,APS片福需要~35mm,4/3需要用25mm,這種情況下,大家的視角都是~46度。4.攝影世界並不是繞著35mm片幅在轉,鏡頭從來也不是以35mm片幅當做設計標準,只是35mm片幅是其中較多人熟悉,而各家DSLR卡口規格就是真的是延續35mm底片,所以後面推出和35mm一樣大的感光元件才稱之全片幅簡單講光講50mm焦距,您是不知道拍攝範圍視角大小,必須要知道是在何種片幅才知道。所以不管APS專用35 f/1.8 DT或FF設計35 f/1.4G鏡頭,對於APS來說,就是標準鏡頭。大約是要用135片幅~50mm才可以獲得。NIKON原廠鏡頭與焦距視角模擬器而DT鏡頭在 FF機身上,就只是成像圈設計可以投影APS片幅範圍而限制視角。反之35 f/1.4G成像圈夠大,在FF身上,就可以投影整個FF片幅範圍,視角就可以達到預計小廣角。
可能 是我辭不達意我要問的是:alpha相機 + 35f18 = 焦段是52.5mmnex 相機 + 轉接環(厚度約2公分) + 35f18 = 焦段還是52.5mm嗎?因為接寫環 一樣是裝在相機 跟 鏡頭中間 而因為接寫環的厚度好像會影響到 遠本的鏡頭焦段.nex 給a mount的轉接環 目測 大約也是有2公分左右 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疑問.(各位大大都有回復 但是我中文還是很差....辭不達意 小抱歉一下)
belamolly wrote:可能 是我辭不達意我...(恕刪) 每種接環系統,鏡後距的設計都不同,轉接環的厚度,只是要補足鏡後距的差距。讓轉接後的鏡頭,能正確的將影像投射在感光元件上。所以不管是 E-mount 或轉接其他鏡頭,焦段都要 x1.5 才是實際焦長。
喬瑟菲 wrote:所以在FF(全片幅)機上固定是x1倍,...(恕刪) 我都說【等效焦段】了不是嗎?你只要是DT鏡裝在FF機上就會自動變成【等效焦段】,不會有成像圈。其它家的FF怎樣我不曉得但是SONY a900、a850裝上DT鏡就是直接變成沒有成像圈的【等效焦段】。你拿小菜裝a900他的【等效焦段】就是24-120,絕不會是16-80。(當然裝APS-C更不用說)所以基本上是你誤會我說的話了。
belamolly wrote:可能 是我辭不達意我...(恕刪) 樓主:您這個部份是卡口距的問題,這部份和焦距是無關。卡口距只是會決定一顆鏡頭對焦到無限遠,剛好焦點是在感光元件上。這個和轉接或接寫環的觀念都是一樣!NIKON DSLR的卡口距為46.5mm,鏡頭的設計也是這樣卡口距。CANON DSLR的卡口距為44mm,鏡頭也是如此。所以今天拿NIKON鏡頭(卡口距為46.5mm),那CANON原本卡口距44還要加上2.5mm,才會是44+2.5=26.5,而可以像裝在原本NIKON機身那樣剛剛好的位置,無限遠的焦點位在感光元件上,也就是對焦到無限遠。反過來,CANON鏡頭(卡口距為44mm),那要裝上NIKON機身上,那就得把CANON往裡面塞2.5mm或著加校正凹透鏡片延長光路,這樣才可以剛好對焦無限遠。所以這也是為何接寫環裝上之後,就變成近視眼,只能對焦近處也是同樣道理。簡單一句話,轉接環就只是恢復原本該鏡頭設計,焦點應該投影的正確位置,其誤差大小並不會影響焦距,會影響放大倍率,也就是改變像距。